解析食品国标:要符合国情也要照顾企业

2013年08月06日10:34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30期封面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30期封面报道

  中国标准为何爱“打架”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  王山山  实习生  刘坤|北京报道

  5月初,就在同仁堂国药香港上市当天,同仁堂集团旗下产品“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遭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召回。日前又被爆旗下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 事实上,陷入重金属超标漩涡的远不止同仁堂一家。此前,“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汉森四磨汤等均被卷入重金属超标的争议风波。

  “食品中三聚氰胺没有检测标准”、“乳品新国标是全世界最差标准”、“包装饮用水标准之争”、“某些食品标准20年未修订”、“中国的农药兽药残留标准数量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一”……

  此起彼伏的质量安全事件背后,“罪魁祸首”往往都被锁定在了标准身上。

  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中国的一些标准似乎难以承载其规范作用:有时候,它滞后、不符合实际情况;有时候,它们互相“打架”、令人无所适从;再不然,就是根本找不到标准可依。

  从1963年第一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建立“中国标准体系”以来,中国标准化工作已经走过50年历程,但比起发达国家还是有数十年的发展差距。更何况,标准化工作还与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在全球化时代,标准不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制度,而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1978年8月,中国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国,2008成为ISO六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就是追逐世界标准的30年,是追求在统一游戏规则下进行经济竞争的30年。

  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国家标准总数达28749项。国家标准和备案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合计达9.7万余项,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但标准管理层级过多,部门交叉、机构重叠,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在客观上造成了标准混乱的现象。

  目前,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制造”遍布全世界,中国应该在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占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位。

  而这一切,都要首先从完善我们的标准体系、理顺标准的层级管理、提升标准化水平开始。

  食品标准“大扫除”

  列入清理范围的标准有4934项

  6月上旬的一天,北京广西大厦,经过一天半时间的紧张讨论,由卫计委举办的一次关于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的研讨会已经接近尾声。研讨会的成果是对100多项食品标准提出了专家评价意见——未来它们应当被整合、修订,还是废止。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抱着厚厚一摞评价表轮流签字,一边“签字签到手软”,一边与即将返程的同行们道别。

  今年1月,卫生部启动了食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全面清理工作,计划于2013年底完成标准清理,2015年底完成标准整合。

  2月,卫生部成立了食品标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现任卫计委副主任陈啸宏为领导小组组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为专家技术组组长。

  专家技术组由148位来自农业、质检、卫生、商务等部门和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的专家组成,分为食品产品组、食品添加剂组、微生物检验方法组、生产经营规范组等8个组,每组根据侧重点又分成若干小组来开研讨会,之后再汇总意见。

  6月上旬在广西大厦召开的这次研讨会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研讨会,数月以来密集召开,一个小组平均每月5~8次。

  这是一次食品标准领域的“大扫除”,旨在改变目前食品标准存在的散、乱、差,各标准间层次不清、交叉矛盾,部分标准老化、缺乏前瞻性等现象,通过整合建立起一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下称“国标”),作为唯一的国家级食品强制标准。

  据王竹天介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收集到5000多项现行有效的食品标准文本,这些标准来自15个国家部委。在剔除不属于食品标准的条目后,可列入清理范围的标准有4934项。

  “我们的原则是要建立适合国家现状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这个体系争取涵盖生产源头到终产品整个产业链。在标准框架中,包括重要食品原料、操作过程、检验方法等的标准,也有针对乳品、饮料、蛋制品等产品的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工作专家技术组成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部副主任王君说。

  事实上,上述问题并非食品行业独有。“标准清理,大家呼唤很长时间了。食品安全是公众最关注的,把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放在第一位,是可以理解的。”长期关注标准制定的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1988年发布的《标准化法》,历经20多年,亟待修订,修订后,其他行业的标准清理也应该陆续展开。

  “如果其他行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那我觉得食品安全标准清理的这种工作思路和模式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借鉴。”王君说。

  标准为什么爱“打架”?

  各部门、各地都在根据需要制定标准,仅食品安全中关于理化检验方法的标准就有2223项。

  标准“打架”在国内并不鲜见。

  不久前发生的“农夫山泉事件”,就引发了一场关于标准的大讨论。事实上,针对包装饮用水的国标就有4项。另外,各地还对除天然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之外的其他包装饮用水制定了部分地方标准(下称“地标”),浙江省的地标《瓶装饮用天然水》(DB33/383-2005)就是其中之一。

  再如,卫生部关于干菜类食品含硫量标准,规定不能超过0.035毫克/千克;而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脱水蔬菜标准》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卫生指标不得超过100毫克/千克。两者相差2857倍。2004年3月,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参照卫生部的标准,认定了24.5吨“毒黄花菜”,称其二氧化硫残留物超标近200倍,菜农因此遭受巨额损失。后来在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下,卫生部制定了黄花菜中二氧化硫残留标准不得超过 200 毫克/千克的新规定。

  在今年的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工作中,列入清理范围的4934项食品标准中,关于理化检验方法的标准就有2223项,关于食品产品的标准有1163项。“我们统计过,来自15个部门,其中,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的最多,其他还涉及卫生部、工信部、林业、粮食等部门。”王君告诉记者,在这次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工作中,标准中重复、交叉、矛盾的现象都有存在。“比如说检验方法领域,各单位纷纷出台相关标准,重复的比较多,具体到产品标准,也有指标矛盾的现象。”

  “这首先会引起生产企业的无所适从,到底该执行哪一个标准呢?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王竹天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以前没有标准,市场乱,现在有了标准,市场更乱。”业内人士指出,各种名目的标准充斥市场,性质不一,消费者反而难以分辨。

  “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工作一度是分段管理,各个部门根据需要来制定一些标准。A部门可能参照B部门的标准来制定,之后B部门修订了标准,A部门没修订,就会出现矛盾。还有一种情况,一个部门在制定标准的时侯,不管别的部门有没有同样的标准,这也会导致标准间的重复和矛盾。”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4月25日,卫计委下达《关于开展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到2013年12月底,完成食品地标清理工作,强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交叉、重复和矛盾”。

  当然,类似情况不只出现在食品领域。

  曾在某行业协会工作多年的艾莹,曾作为专家被邀请评审一项产品的标准。她发现,生产者和使用者(不包括普通消费者)的想法根本不同,生产者更多考虑自己的技术能实现的程度,使用者更多考虑自己使用的方便,两者制定的标准也就很难一致。“下游通常不会去征求生产行业的意见,自己组织制定使用标准,这很正常,因为用户是上帝。但上游行业应该主动去找下游部门沟通,哪怕是公关,都是应该的,这样才能使自己制定的标准更有价值。” 艾莹表示,坐下来商量是很有必要。

  “同一个行业,有很多协会来做行业标准(下称‘行标’)。地标也很多,最多的省份有几千项地标,全国加起来,地标远多于国标。这些标准之间可能会有矛盾,甚至跟国标也有矛盾,这是咱们国家特有的情况,需要整顿。”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前国务院参事郎志正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标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只看国标,应当把国标、行标和地标结合起来管理,避免出现混乱。

  针对相关问题,《中国经济周刊》与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称“国标委”)联系采访,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领导不便接受采访”。

  标准为什么容易“老化”?

  按规定,每年要复审5000多项国标——无法承受的重负

  在郎志正看来,“标龄过老”也是中国标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以公众最为关心的食品标准为例,据《2011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统计,在我国现有的食品及相关标准中,标龄在5年以上的占了一半以上,标龄在10年以上的占了1/4,个别标准甚至已经超过20年未修订。

  业内专家表示,标准的修订周期一般以4到5年为合理,10年乃至20年得不到修订的标准,其适用度必然会下降,进而严重影响标准的有效性。

  “我国标准化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标龄太长,有的是几十年不变,一般要求5年至少要修订,但是现在做不到。”郎志正说。

  就国标而言,制定程序划分为九个阶段: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复审这一项很关键,在标准化工作中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标准制定了一段时间以后,要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跟上产品生产的需要,需要对标准进行复审,周期一般掌握在5年左右,对其不适应的内容进行调整。”国标委副主任孙晓康在2009年7月做客中国经济网访谈时说。

  谁来复审,复审工作为何容易被忽略?

  曾任国家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的标准化问题专家李春田在《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方法——关于标准复审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标准怎么复审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像标准制定那样被高度重视,同时,对于标准复审,也拿不出像“如何制定标准”那样的一整套方法。

  李春田指出,如果按5年一复审来计划,我国每年列入复审计划的标准都将在5000项以上,这是个无法承受的重负。他举例说,2004年国标委对现行的国标进行了一次全面复审,动员了6800名专家,历时17个月。复审结果为:继续有效的仅占44.15%,急需修订的占44.20%,应予废止的11.65%。复审的主要方法是专家评审法,主要依据是标龄和技术水平。“先不说这种方法和依据是否科学,就是投入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资源就令人望而生畏。”李春田说。因此,他认为,在标准基数庞大、技术进步加快的今天,复审不是确保标准先进性的理想办法,而应该以实践来检验,也就是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来具体判定标准该不该修订。

  一些“老龄化”标准形同虚设,与此同时,标准在某些领域仍显缺乏,甚至是空白。比如,5月1日重新解禁放行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就没有自己的行标或国标,在检验时依据的还是原料行业的标准。但从原料到产品,中间经历的各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都是无法检验的,这也是很多专家激烈声讨的原因之一。

  而检测方法的缺乏和空白更为严重。比如,《南方周末》曾报道称,农业部发布了140多种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规定,但目前仅发布了其中50多种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再如,国家标准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中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但业内专家表示,到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检测方法,只能靠企业在生产时控制配比,靠企业自律。

  “不是光有标准就行了,还要有检测手段。现在,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规程的标准,我们还是很缺乏的。”郎志正告诉记者。

  “国家检测任何成分都要有依据,使用任何检测方法都需要通过多次实验论证,最后把检测方法列入国家标准。但是判定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比较复杂。”央视曾引用一位原卫生部工作人员的话报道称。

上一页12下一页

看新浪新闻赢iPad mini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国外长访东南亚绕开菲律宾 菲让越捎话
  • 体育亚锦赛-中国男篮苦战胜哈萨克斯坦 视频
  • 娱乐李天一案细节曝光:第一个施暴 曾引群殴
  • 财经中央巡视组进驻江西稀土商人闹得凶
  • 科技多部委摸底互联网金融:企业求明确监管
  • 博客琼瑶:《花非花》会是我封笔之作吗
  • 读书寻花问柳寻常事:文人雅士为何喜欢狎妓
  • 教育福建“被调包”试卷作文空白 考号有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