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科院在逃避责任
特约撰稿张涛甫
在中国学界,两院院士已成为令无数学者竞折腰的顶尖荣誉,同时也因为公众对科学之仰望,使“院士”这个称号负载了超重的声望和利益诉求,不但荣誉已经完全变形,还反过来使得科学本身变得可疑。近年来,关于院士丑闻的舆论话题一直没有消歇过,诸如“烟草院士”事件、饶毅落选事件,还有坊间流传的评选黑幕传闻,都在侵蚀院士的这一称号背后的寄托。张曙光案审判只是在骆驼上又加了一根稻草而已。
庭审中,张曙光称花了2300万元用于参评院士。在中科院2007年、2009年两次院士增选中,张曙光都位列技术科学部的候选人名单中。 2007年因少了7票落选,2009年以1票之差再次落选。有趣的是,烟草院士谢剑平也是在2007年、2009年接连落选,但2011年12月如愿入选工程院院士。张曙光没有谢剑平幸运,没等到他问鼎院士,就栽倒在腐败的路上。
作为张曙光涉嫌受贿案的“案中案”,张曙光索贿2300万为参选院士铺路,如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公共事件。这笔钱花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已在公众的心中激起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处在舆论中心的中科院对此的反应是远不能令人满意的。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发表声明说,在张曙光参选院士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关于“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看似巧妙的语言游戏背后,科技官僚机构的搪塞用意昭然若揭。
中科院对危机的这种应对方式,显然与公众期待存在极大的落差。中科院向公众提供的释疑信息如此有限,致使关于院士评选黑幕的传闻就在公众心中发酵升级,激起了公众的丑闻想象。张曙光贿选院士的信息正处在高度活跃状态,舆论的指向已经发生了转移,从张曙光腐败转向院士评审黑幕。中科院处在舆论的风暴眼中,却试图逃避责任,置基本的科学精神于不顾。中科院的这种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
公众对院士的要求不言而喻:科学当独立求真。作为个体,院士应该有独立的精神;作为机制,院士的评审应该和腐败保持距离。但院士们显然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关于院士评审的负面传闻,已经让作为个体的院士和作为体制的院士评选留下了巨大的道德伤疤。
与其让外部力量介入,造成不可逆转的被动,还不如自我清理,把评审的各个环节检修一遍,不留死角地大扫除一次,不姑息,不留情,不论是老虎还是苍蝇,一起打,最后将自己承诺的“彻查”结果告白于天下。对待内部丑闻,掖着盖着,可能会侥幸于一时,但不可能一路畅行。为了学术共同体的生命存续,刮骨疗伤,是必需的。时不我待,就从这次张曙光的院士贿选问题展开调查,究竟张曙光以“参选院士”之名索贿的2300万是不是真的用在了评委身上?中科院的院士评审机构对此应有一个明确的交代。若公众的质疑不虚,即发现在院士评审中真有传言所指的评审黑幕,比如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输送,就应该彻查到底。
我们倒乐见,这次张曙光索贿的巨款能被学术殿堂的防火墙挡在外面。但截止到目前,中科院没有拿出扎实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甚至连真诚的态度都没有,而是目睹乃至放任那些用黑手投票的院士评委正撼动中国最高学术殿堂的合法性根基。这恰恰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是中科院所不能承受的,也是中国科学学术的整体性沦落。
院士的评审制度必须修正。现行的评审制度是不是具有足够的硬度,可以防范评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阳光是不是照进了每一个评审环节?如何解决类似“烟草院士”这样的问题院士?只有把制度的防火墙加固得足够牢靠,才能经受住张曙光之流的侵蚀,才能禁得起公众的质疑、拷问。(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张曙光坐实了院士评选黑幕?
评委更黑?
这可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本来是审判贪官,却让貌似“浑身不搭界”的中国科学院“躺”了“一枪”——近日,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因涉嫌受贿受审时,却在北京市二中院法庭上供述了行贿:受贿的巨款用于为参评院士做“准备”,这个事情“需要用钱”。
好比天文现象,亮星旁不经意间暴露了一个黑暗的伴星。
原来“院士”也可以买?!而且投入几千万连个水花也不见?
侯门深深深几许。
一条消息活活地毁了多少人的“三观”?相当于中科院院士的“法兰西院士”在西方可是列入“不朽者”行列的啊!
于是“小伙伴们”只好再次“惊呆了”!医院售假药,我们认了;婴儿奶粉下毒,我们居然也认了;“红十字”墨黑,我们又认了;全运会冠军“以钱内定”,我们也认了;甚至,就连“以房养老”我们也快认了——独独“中科院评委纳贿”我们难以吞咽……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研系统最权威的机构,院士被看做中国最顶级的科研荣誉,毫无疑问,那是学术的最高圣殿。
院士制度本身无错?院士制度能否“自净”?院士制度会否“取消”?钱,到底花到了哪里?
解疑释惑,且看本期封面《院士制度搅局者》。
(主笔/胡展奋)
张曙光坐实了院士评选黑幕?
8年前,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就曾对媒体披露说:不少增补院士候选人,由“单位”出面四处活动,大肆送礼行贿,有的甚至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往一个人身上堆,或者举全系统之力包装候选人。
两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等4名院士联名撰写了《我们的心声》一文,明确指出:“有些单位不惜出资‘公关’、‘包装’,以获得一名院士入选作为‘工作重点’。……尤其在中国工程院已经发出信函后,‘助选’人员仍不放弃活动,甚至以主管部门的身份向院士‘推荐’,继续拉票,令人不能忍受。”
2013年,贪官张曙光在庭审中,把过去近十年对院士评审中的那些“无实据”指责,直接“落实”为2300万受贿款。
记者|黄祺
本来是审贪官,却让风马牛不相及的中国科学院“恶心”了一把——近日,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因涉嫌受贿受审。9月10日,张曙光在北京市二中院法庭上供述,他将受贿的巨款用于为参评院士做准备,因为这个事情“需要用钱”。
张曙光身居要职,曾经是铁路系统“明星”,也被认为是已经被判处死缓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心腹”。因为案情重大,对张曙光的审判备受公众关注;而他所牵扯出的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研系统最权威的机构之一,院士制度被看做中国最顶级的科研荣誉。因此,张曙光“花钱参选院士”的说法,激起千层浪。
其实,对于院士制度以及院士评选制度,多年来舆论批评不断。2005年,一批老院士在一次会议上,无意间“扯”到当下院士制度的弊端,当时,老院士们就已经对院士评选中拉关系、贿选,院士特权、特殊待遇等不正之风进行了批评。
为了回应老院士们的批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都曾表达过开展改革和整肃的决心。但是,近十年过去,不正之风显然并没有多少改观,从张曙光的供述可知,参选院士“需要用钱”,并不是什么秘密。
有学者批评认为,期待院士制度“自净”并不现实,唯有取消这一制度才可能斩断庞杂的利益网络。但也有不少人争辩认为,院士制度本身无错。
总之,因为张曙光的出现,院士评选过程中的混乱一面再次被曝光。
“硕鼠”自然可恶,但比“硕鼠”更加可恶的,是明知粮仓千疮百孔却视而不见。
张曙光也有求人的时候
站在法庭被告席上的张曙光,尽力保持着自己的形象——白衬衫、黑夹克,头发纹丝不乱。至少从外形上看,张曙光身上颇有学者风范。在成为被告之前,张曙光是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前者代表他在专业上的权威,而后者则是官衔。
事实上,张曙光自己也很在乎自己在专业领域获得的认可,因此,他曾于2007年和2009年两次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参评专业都是“铁道车辆”。如果不是在庭审中自曝贿选,张曙光参选院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明确定义: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当上院士,是国家对一个科研工作者专业能力上最高的肯定。像张曙光这样希望在专业上获得权威认可的高官,这些年并不鲜见。
愿望正确是一回事,行为正确又是另一回事。尽管两次参选院士,但张曙光最终未能获得院士资格,在努力争取获得院士资格的过程中,张曙光动用了一切可能的资源,目前他供述的,主要是钱。
在庭审中,张曙光称,他先后3次向今创集团总裁戈建鸣索取钱款共计人民币800万元、两次收受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共计1000万元、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丙玉钱款人民币500万元,均与参评院士“需要花钱”有关。
除了这些赤裸裸的数字,张曙光还回忆了相关细节:2006年他为参评院士做准备,戈建鸣得知后主动找到他,表示需要用钱、用多少就跟他说。张曙光回答“200万元差不多”。大约2006年底2007年初,戈建鸣第一次给张曙光拿来了200万元。
2007年参评结果出来,因少了7票落选,张曙光多次和戈建鸣电话沟通参评院士一事,主要商量“如何花点钱”促成此事。“戈认为是钱花得不到位,不是想象的这么简单,下一次要早做准备。”此后,戈建鸣两次从常州开车到北京京都信苑饭店,每次将300万的现金用纸箱装好后交给张,用于张曙光参评院士开销。
王建新在接受调查时称,“2008年7月、8月,张曙光找我去他办公室,当时他正在准备第二次申请院士,需要组织科研成果,而为了让院士们了解这些成果,还要打点评审,需要一些费用。”王建新立即表示可以:“赞助一部分”,第一次给张曙光送去500万。
2009年3月、4月,张曙光的初评挺顺利,在他的办公室,王建新表示“评上了还得感谢评审”,自己可以再赞助。王建新说,2009年,张曙光在第二轮评选中以1票之差落选,很沮丧。王建新则表示,即使落选了,也得感谢评审,当年11月份,他又给了张曙光500万。
对于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丙玉钱款人民币500万元,他同样表示:“当时正是第二次申请院士,需要花钱。”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要想评上院士,并不是那么容易,像张曙光这样在庞大的铁路系统可呼风唤雨的高官,也有求人的时候。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院士评选过程显然已经是一只“有缝的鸡蛋”,如此,张曙光才可能四处索贿,用于“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