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情爱报告:非婚男性多 高富帅并不缺爱

2014年01月27日09:12  新周刊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2013年,爱情依然很忙。

  爱情赢得了收视率。婚恋交友类节目仍是电视台标配,荧幕上的爱情导师急剧扩编。婚恋剧占据了电视剧半壁江山,优质圣斗士们竞赛着“脱单”之道。

  爱情赢得了票房。票房十强里少不了爱情撑腰,而《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爱情梦,在帝国大厦实现了。《爱在午夜降临前》跑了十八年长路,见证了爱情的所有真相。

  爱情赢得了头条。影视歌艺人的情事婚事孕事让人应接不暇,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故事流传,普通人则经营“长发及腰”和“从13走到14”的浪漫。

  更多人在物质衡量成功的社会心态中,情海沉浮。不是没有机会,不是没有爱情,而是那个对的人还没出现。

  我们采访了一直爱到钻石婚的茅于轼和赵燕玲,他们一直是彼此“最大的幸福源泉”。我们拍摄了六对相爱的情侣,他们都是“爱了就会活过来”。点评爱情的编剧宁财神,收获爱情的嘉宾小德,两年多来享受“女友牵我走世界”的俄罗斯摄影师Murad Osmann,讲述着他们各自的爱情态度。有人问:女友到底要带他去哪儿呀?女友娜塔莉如此回答:带他走向光明的未来。

  2013年2月,《新周刊》情人节专题的主题是“爱过。。。”。一年已逝,对于爱过而无果、仍在寻找真爱的人们来说,“只有你未曾爱过我”(俞心樵诗)能道出他们寄予未来真爱的心声。

  2013年没能找到的爱情,愿你在2014年找到。

  大数据时代如何找到真爱?

  2013中国情爱报告

  这一年,爱情终于登上了头版头条。送不起土豪金,做彼此的爱情余额宝也不错。

  2013年,爱情终于登上了头版头条。

  影视歌艺人的情事婚事孕事让人应接不暇,《非诚勿扰》连换三任导师,电视屏幕上的爱情导师急剧扩编,都快赶上爱情的数量了。

  这一年,丈母娘的宾利车钥匙、未婚夫的18担钞票、演唱会上的8分钟爱情宣言,跟你我无关;有关的是,通过一场场约会相亲来脱单、用交友App展开罗曼史、在雾霾中找到对方。

  这一年,不送土豪金,做彼此的爱情余额宝也不错。

  怎样才能找到他?你得有4次失败约会,经历2次心碎,吻过15个男人。

  怎样才能找到她?你得谈8次恋爱,试过6次一夜情,吻过16个女人。

  情路何等艰辛,在一项英国调查中,甚至有60%的人认为自己不会再爱了。而在中国,如果选择比自己大2—5岁的配偶,80后女性将没有足够的适龄男性作为婚配对象。

  大家都说物质时代消费社会没有单纯的爱情,爱情总是被外化成其他东西:誓言、信物、文字游戏。追求浪漫体验是生物学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社会学的。男男女女有了爱想要钱,有了钱又想要爱。

  是爱情变质了吗?

  爱情既原始又精密,既古老又新鲜。它总是变化莫测,让每一种定义和坚持都显得机械教条。感人的爱有千千万万种,它可以是在100岁时还守在你的病床前,也可以是过马路时牵着你的手。

  再卑微的生命也受爱神眷顾,荷尔蒙是让生命发光的试剂。试图贬低或放弃爱情都是徒劳,你无法驱赶对爱的渴望,就像孩子忘不了柜顶的糖。

  大数据时代如何找到真爱?

  如果你不与人进行摒弃身份地位、物质要求、现实考量的交流,又怎能让灵魂坦诚相见?爱情是盲目的,但试错就是走向那个对的人的过程。

  “赢得爱情比统率军队需要更多的天赋”(《诱惑的艺术》),还有为爱付出的勇气,你爱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爱情导师,将帮助你体会爱的真意。

  爱情流派之现实派

  “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

  “我爱的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这句《大话西游》的台词放在今天的语境可改为:我爱的人是一个成功人士,有一天他会驾着劳斯莱斯来娶我。

  中国首富的独子在微博上说自己26岁了,下边评论近3万条,有求嫁的,有求捡肥皂的,有求发钱的。因为他的富二代身份,评论里半真半假地上演了一场求交往秀,既是世相,也是对世相的嘲讽。

  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IPSOS)的调查称,71%的中国人用物质来衡量成功(全球平均值为34%)。在婚姻方面,中国女人通常要求对方比自己年龄大、收入高。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向上找”使得70后、80后非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70后为136:100,80后达到206:100。而2012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她们中的很多人将是优质剩女。

  非婚男性多,高富帅却并不缺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发布的《广东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显示,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的中产阶层,80%的人已婚。

  父母催婚是来自现实层面的最大压力。在一个电视采访中,老大爷咬牙切齿地说:“不回家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

  上海人民公园里帮子女找对象已经从自发行为变成市场行为。跟二手房交易类似,适龄男女的个人信息被贴成一面墙,20块钱可以挂两个月。在自荐信息里,最受追捧的男性价值是有房、有车、收入高,最受追捧的女性价值是年轻、绝对好看。

  在成为情感共同体之前先要缔结利益共同体,这是当代的不平等条约,而主导者是父母。有女博士相亲带老妈出场,19次相亲其实是伯乐相了19次马。

  中国男人是全世界最慷慨的,大多数只要认定你是他的女人,就会心甘情愿为你、为你的家族买单。但是这项女人的福利同时也是女人的麻烦,人人都想找有买单能力的男人,甚至不惜当小三,宁财神将这种关系看作“三方角力和妥协的最终结果”。

  爱情流派之浪漫派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数字被玩味成概念,“201413”(2014年1月3日)因为与“爱你一世一生”谐音而被追捧成“万年真爱日”。这是偶然的浪漫。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一对在剑桥大学留学的中国情侣从中学一起走到本科毕业。这是青梅竹马的浪漫。

  广西大四女孩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背影与南宁各大地标的合影,希望找到男朋友陪她“从13走到14”,她的背影牵出了无数寂寞女生的背影。这是“背影女神”的浪漫。

  63岁的莱特与58岁的克里斯相爱20年后在马尔代夫举办水下婚礼,并卸下呼吸设备进行高难度的“水下激吻”。这是屏住呼吸的浪漫。

  上海外公为了让常州外婆不感到孤单,学了一口常州话;78岁的保罗·布罗克曼(PaulBrockman)永远记着妻子在校园舞会上穿裙子的样子,56年给她买了5.5万条裙子。这是细水长流的浪漫。

  听张靓颖唱《终于等到你》,看高圆圆在《咱们结婚吧》里披嫁衣,这不会是你2013年唯一的浪漫吧?

  爱情流派之数据派

  “我情愿做个犯错的人,也不愿错过你。”

  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总爱接电话或看短信的人比较不幸福。感谢手机应用,我们在不幸中也找到了不少乐子。

  2013年,社交媒体产生了很多针对两性交往的热门产品,Bang with Friends基于Facebook,你可以选择想跟哪位好友睡,一旦对方也选了你,那就直接约地方吧。而通过Snapchat发送的照片最多只能在对方手机上停留10秒,所以大家都用它来向心仪的那位发送限制级私密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日本家庭计划协会的调查却与虚拟世界的情况相反,16—24岁的女性中,45%对性接触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恶,超过1/4男性有同感。

  当日本的年轻人对做爱兴趣索然,中国正掀起一轮基于交友软件的荷尔蒙狂潮。

  跟约炮沾边的App几乎都能火一把,“陌陌”的用户人数已经达到8000万。新产品还在不断推出,有面向微博好友的“某某”,有针对校园恋情的“师兄帮帮忙”和tataUFO,有寂寞宅人专用的“有爱提醒”、“谁叫我起床”,有号称约炮成功率72.48%的“友加”,还有付费越多越好用的“宠爱”、“秀色”、“遇见”等。

  “某某”的宣传语写道:“我情愿做个犯错的人,也不愿错过你。”意思是约炮本身是个错?反正通过交友App展开罗曼史的用户之间很难有长期关系,一旦涉及到婚姻,就要考验整个家庭的线下投入了。

  目前比“摇一摇”更科学的寻爱手段是依靠大数据。《大数据云图》作者大卫·芬雷布相信,爱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比如说,运用代码名为Synapse的算法,就可以将社交网站上的用户精准配对。

  爱情流派之印象派

  “不要长时间盯着美女看。”

  世人都爱姣好的容颜,这有时也会带来麻烦。2013年12月,巴黎交通管理局公布12条地铁礼貌规范,其中一条规定:不要长时间盯着美女看。(英国《每日邮报》)

  弗洛伊德说:“禁忌意味着诱惑,凡是被禁止的都是被强烈渴望的。因此,你要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禁果。”

  成为诱人禁果的渴望让女人离不开镜子。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女人一个月要花12小时零4分钟来担心自己的曲线、体重或是该穿什么,一年有26天在为外貌操心。

  整容广告劝你新年换新脸,既招桃花又开运。整形医生擅长制造特定模式的外表——丰满的胸部、锥子脸、欧式鼻,这些器官组合似乎更能引起男人的兴趣,这也是为什么海天盛筵提供那么多一个模子的女模特。

  总是这几种人让男男女女神魂颠倒:妖女、浪子、领袖、影视明星。但如果那个人只给你看最完美的一面,关系往往没戏。

  爱情流派之学院派

  “我对你的感情,就像以自然对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

  爱情没有教科书,但学生还是爱听老师讲这个,以恋爱或情感为主题的课总是人气爆棚。华师大一位马哲老师开设的“婚姻与爱情”选修课,只招84人,报名接近500人。

  日本早稻田大学也有一门人气讲座“恋爱学”,开这门课的老师森川友义还把上课成果写成《结婚要从交往的第4人以后考虑》。他在书中给出公式:接吻价值=约会次数×饮食费,算出恋爱男女的平均接吻价值约为2500元。

  中国高校里的学霸也纷纷想出表情达意的妙招。哈尔滨工业大学男生张华州利用高数公式写下三行情书;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女生吴华杰用数学符号“-∞”、“+∞”和几个英文单词表示“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也出现了一封名为“爱情公式”的情书,把爱情比作高数极限公式,并把公式拆分成地域距离和心灵距离,最后用“我们的爱情e直都在”阐释公式结果。

  清华博士生王召健则用数学语言搭建了一个谈恋爱的目标函数:假设a为男生,b为女生。a在t1时间段喜欢b,b在T1时间段喜欢a。若t1∩T1≠φ(t1交T1不为空集),则a和b可能发展成为男女朋友,反之则不能。其实这个公式表达的意思是:在对的时间和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好消息是,他的高中同学已经成功应用这个公式脱光了。

  爱情流派之表现派

  “人家俩在离婚,就让人家好好离吧。”

  娱乐圈的爱情总是高调的,一边说“冷暖自知”,一边晒幸福,有时甚至连不幸也要大声说出来,见不得光才是最大的痛苦。不过,娱乐圈的分合故事是最吸引眼球的,也是最容易被忘记的。

  2013年,一大拨艺人扎堆公开恋情、发布婚讯、发表分手声明。男神女神,新欢旧爱,他们喜欢单方面表态,不喜欢公众指手画脚,一个男演员在回应绯闻关系时对媒体说:“人家俩在离婚,就让人家好好离吧。”

  谈到艺人的婚姻状况,新浪娱乐博主 @圈少爷 说:“《我不是明星》里的明星家长离婚率高达75%,不过我看《爸爸去哪儿》里的还好嘛,是因为孩子还小结婚时间还不长吗?”

  2013年,电视相亲节目、矛盾调解节目、社会话题节目统统带有婚恋服务功能。一批万金油嘉宾转型成情感专家,仿佛已经掌握了男女相处的诀窍。最不靠谱的是《非诚勿扰》的“痴情”男嘉宾,送上所谓“一生只能送一人”的玫瑰牵手成功,几个月后换了一把花又向别人求婚去了。

  爱情流派之野兽派

  “丘比特没有用弓和箭,用了一把SKS步枪。”

  基于虚拟关系的方便的性,使“以身相许”这个说法成为过去时,今天的年轻人喜欢说“肉偿”,其中最惨痛的偿还是人流。人流无痛是谎言,更不要说无害了。每年全球有8万女性死于流产,数百万人致病致残。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中国有全世界最高的人工流产率,每年至少1300万例。

  而在另一个虽痛苦却喜悦的时刻,宁波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却干了件粗暴事。他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陪妻子分娩时,抚慰半小时见她还是大哭大叫,一气之下竟然动手打了她。

  2013年11月29日,在广州打工的四川90后阿英,因为与男朋友吵架,一气之下往自己身上泼汽油威胁,没想到引火上身烧成重伤。2013年12月6日,只因为挂自己电话,广州大学生小茹暴打在顺德容桂打工的男友1小时,致他右手肌腱断裂,双手缝了40多针。

  以爱情之名行暴力之实,这么危险看来有必要买一份人身伤害险,而不是投资5年内与指定对象结婚的爱情险。

  唯一暴力却美好的消息来自美国,小伙子马修·泰勒·韦布猎鹿时擦枪走火,打中普通朋友奥德丽·梅奥,两人竟然因此谈起恋爱。梅奥的姐夫说:“丘比特没有用弓和箭,用了一把SKS步枪。”

  爱情流派之分离派

  “老婆,我有苦衷,也没快乐,奉上9000元。”

  2013年,82岁的默多克与邓文迪的关系“已经无可挽回地破裂”了;60岁的普京宣布与夫人柳德米拉因为聚少离多离婚;而白宫内幕人士称,51岁的奥巴马被妻子赶出卧室睡沙发。

  男的想尝鲜,女的想保鲜,男女在两性关系里的诉求完全背道而驰。66岁台湾新北老翁背着妻子与37岁的越南酒女交往,酒女怀孕后,他干脆留下“老婆,我有苦衷,也没快乐,奉上9000元”字条私奔了。

  平淡爱情总是比艰难爱情更考验人。曼德拉在狱中思念妻子温妮,写信说:“婚姻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互相爱恋,而且在于相互间的永恒的支持。这种支持是摧不垮的,即使在危险关头也始终如一。”但是出狱后两人却闹矛盾离婚了。

  分手亦是朋友那种事只可遇不可求,有人想到留一手。哈尔滨一对情侣同居三年后分手,拿着《解除同居关系协议》到当地公证处为“从此互不纠缠”申办公证,可是公证处还没有这项业务呢。

  2013年没能找到的爱情,愿你在2014年找到。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那些顽固的单相思

  文/谭山山

  戴望舒式的“苦恋”,就是“我爱你,必须和你在一起”;岩井俊二式的“单恋”,则是“我爱你,和你无关”。

  在41岁生日那天,作家R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是个陌生女人的笔迹,第一句就是:“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

  这是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开头。小说描述了一个绝望的爱情故事:无名女子用整个一生来爱作家R,作家R却始终对她一无所知,不记得她少年时曾是他的邻居,不记得她就是与他共度三个晚上的少女;在她生了她的儿子、与他再续一夜情缘后,他的老仆人认出了她,但他还是认不出她,甚至往她的袖筒里塞钱——把她当成妓女了。在他面前,她卑微到了极点——“是我自己挤到你的跟前,扑到你的怀里,一头栽进我的命运之中”,“所有的人都娇纵我,宠爱我,大家对我都好——只有你,只有你把我忘得干干净净,只有你,只有你从来也没认出我!”

  本来她是可以成为他的缪斯的——就像贝阿特丽采之于但丁、劳拉之于彼特拉克。但爱情就是这样不公平,你倾尽所有心力去爱一个人,有时却得不到任何回报。用东方的说法,这叫“业”;用西方的说法,则叫“命运”(fate)。

  “被爱的人意识不到爱,如同一颗星星意识不到发现它的天文学家一样。”

  丹·布朗的最新小说《地狱》围绕着但丁的《神曲》展开情节,其中一个解谜的关键地点,就是被称为但丁教堂的佛罗伦萨圣玛格丽特教堂。据说9岁的但丁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同龄的贝阿特丽采,对她一见钟情,并一辈子念念不忘。贝阿特丽采去世时年仅25岁,也葬在这座教堂里,所以这座教堂在后世成为单恋者的圣地。按照传统,人们在贝阿特丽采墓前祈祷,许愿尽早找到真爱,或者忘掉旧爱。

  在《新生》中,但丁描述了他初遇贝阿特丽采的震撼:“苦哉!苦哉!从此我将再不能安静了!”爱情从此成为主宰他灵魂的主人,但他一直不敢表白,只能远远地看着她,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故意装作喜欢上她的同伴。作家艾伯特·哈伯德在《爱情的肖像》一书中写道:“像但丁一样的爱情仍然普遍存在,并且会一直存在下去。单相思是永恒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从某种程度而言——让我们温柔地讲出这个事实,从此以后再不用窃窃私语了——所有善良的男人和女人在某个时间都会单相思,被爱的人意识不到爱,如同一颗星星意识不到发现它的天文学家一样。”

  也有人指出,但丁其实爱的并不是贝阿特丽采这个人,而是他自己塑造出来的贝阿特丽采的形象,他理想的爱情,其实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贝阿特丽采之于他,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是他的女神,他的创作之源;而所谓求之不得的爱情的痛苦,更多的是美学意义上的。

  但丁的后辈、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对劳拉的爱情,也是如此。他在23岁那年邂逅已婚的劳拉,此后,他一直爱着她,从23岁到70岁,专心致志地给她写诗。劳拉嫁的是一个为她所尊敬但并不热爱的男人,生活无忧,彼特拉克的爱慕对她来说不是不可或缺的,而是一种愉快的消遣、美好的致意,没有的话也过得去,她不需要为所谓“爱情”背叛她的丈夫;如果她是个未婚少女,遭到父母的反对,她可能会不顾一切地跟随彼特拉克。

  所以后世的歌德在《亲和力》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伟大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在一种情况下是可能的,即女人嫁给了一个有耐性的男人,而男人娶了一个他无法摆脱掉的女人。“因此需要四个人来创造奇迹。”歌德自己也经历过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和夏绿蒂·冯·施泰因夫人交往12年的他,对此是有切身体会的。

  对他而言是苦恋,对她而言却可能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

  饱受爱情痛苦的诗人不少,但像戴望舒那样自称“可怜的单恋者”,就显得分外有悲情色彩。在苦恋施绛年(作家施蛰存之妹)8年不果后,他写了一首《单恋者》:“在烦倦的时候,/我常是暗黑的街头的踯躅者,/我走遍了嚣嚷的酒场,/我不想回去,好像在寻找什么,/飘来一丝媚眼或是塞满一耳腻语,/那是常有的事。/但是我会低声说:/‘不是你!’然后踉跄地走向他处。”

  1928年,也就是戴望舒认识施绛年那一年,他写了《雨巷》。那个“丁香般的姑娘”,很多人猜测就是施绛年。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曾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即穆丽娟,作家穆时英之妹)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静美貌,但是个子很高,与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儿相似。”

  戴望舒痴恋施绛年,不惜以跳楼自杀表明心意,施绛年被逼无奈勉强答应,但条件是他必须出国拿个学位回来。几年后,远在法国留学的戴望舒听说了施绛年和一个冰箱推销员的绯闻,立刻赶回国跟施绛年摊牌,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但施绛年执意离去,戴望舒8年苦恋还是落空。此事给他后来的婚姻埋下了不安定的因子,跟穆丽娟结婚不久,两人就零交流了。穆丽娟到了晚年,仍然对此耿耿于怀,1994年她接受传记作家王文彬采访时,说起他们的婚姻:“我们从来不吵架,很少谈谈,他是他,我是我。……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给施绛年去了。”

  沈从文开始追求张兆和时,也是单恋。张兆和抱着沈从文给她写的一大堆情书去找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表示自己不堪其扰。胡适劝解说,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马上回了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事后胡适写信安慰沈从文:“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用错情了……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所幸的是,沈从文不顾一切的爱最后感动了张兆和。不过卞之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苦追张充和(张兆和之妹),走的是家人路线,希望张家人为他说好话,也下跪求过婚。但人人知道他喜欢张充和,张充和对他却没有意思。他自己也预感到无望,不会开花结果,但就是放不下,甚至在张充和1948年和傅汉思结婚后赴美定居后,他还不死心。多年之后,作家苏炜为编写《天涯晚笛》访问年已九旬的张充和,问起这桩著名的苦恋故事,张充和这样回答:“这可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

  谢谢你不曾爱过我,这样,我就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情书》,主题其实是单恋:男藤井树单恋女藤井树,秋叶则单恋渡边博子。岩井俊二在一次访谈中坦承,女藤井树也是单恋,渡边博子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单恋(因为男藤井树内心爱的不是她?)。

  岩井俊二似乎偏爱单恋的故事,像《花与爱丽丝》、《四月物语》,都是。因为“难以得到的爱情更吸引人,会有故事。而公园里搂搂抱抱的男女反而让人觉得没兴趣”。戴望舒式的“苦恋”,就是“我爱你,必须和你在一起”;岩井俊二式的“单恋”,则是“我爱你,和你无关”。而发展到如今这个网络时代,日本年轻人连恋爱都不感兴趣了。不要婚姻、家庭,乃至性爱,日本媒体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将之命名为“无性症候群”。作家新井一二三也说,现在的日本年轻人不分男女都以“草食系”为主,对恋爱、性爱不感兴趣,宁愿宅在家里和妈妈、姐姐吃甜品。那么,爸爸干什么呢?曾经以校服少女为最大卖点的日本周刊杂志,转做“中高年性爱”专题,吸引的就是被孤立的爸爸们。

  因为年轻人觉得投入一段爱情关系太麻烦了。就像日剧《电车男》中,宅男主人公和“爱马仕小姐”约会,出了状况,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上网向网友求救,而不是和就坐在自己对面的“爱马仕小姐”沟通。“你可以看一看,周围到处都是吸引人的东西,为什么你一定要陷入男女关系这么麻烦又繁琐的事情呢?如果乐意的话,你可以交一个虚拟女朋友,那种虚拟的经历甚至可能比真实世界的感情还要棒。在日本,有相当一部分男人就是这么想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色情产业的发展,他们宁愿用另外的方式去感受异性,而不是去尝试复杂的男女关系。”生活在日本的文化评论家罗兰·凯特这样分析道。

  以往的人们会为“你为什么不爱我”痛苦,现在的年轻人则像《情书》中的渡边博子那样,会说:谢谢你不曾爱过我,这样,我就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编辑:SN054)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卫计委:H7N9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人传人
  • 体育NBA-詹姆斯18+7+6热火大胜马刺 视频
  • 娱乐圈内人士证实伊能静与秦昊姐弟恋(图)
  • 财经EMS国际包裹被掉包 打开后只剩包装纸
  • 科技司机乘客利用打车软件漏洞骗补贴
  • 博客马未都:北京“军队大院”生活揭秘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恋爱近两成为满足生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