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_马怡敏 插图设计_李晓倩
64岁的盛智文(Allan Zeman)在香港有个花名:“扮嘢文”。因为每逢海洋公园有庆典活动,这位曾经的海洋公园主席都会扮鬼扮马,吓大家一跳。
“其实每次我都是与同事们一起讨论,希望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让媒体朋友更好交功课。”盛智文在接受采访时打趣道。
当要求他在自己多个独特造型中选出最爱的时候,他再三犹豫,挑了两个。其中一个是“跳舞女郎”,虽然是他人生感到最尴尬的一次,但是很有宣传效果;另一个是粉红色的“水母装”,连泰国、澳洲的报纸都有报道。
这位有“兰桂坊之父”之称的经营大师,是一个很愿意为大家提供开心的人,也正因此,今年6月他卸任海洋公园主席前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显得格外伤感。
离任并非盛智文本人的意愿,根据香港政府的规定,委任公职的年期一般不超过6年,而盛智文出任海洋公园主席已经长达11年。
这位有着犹太血统、生于德国、成长在加拿大、成名于香港的老人,为香港带来了举世闻名的兰桂坊,也带领海洋公园扭亏为盈。
很多游客想要去香港,都是为了一睹兰桂坊的夜景或是去海洋公园游玩,如果没有盛智文,可能香港就没那么好玩了。回顾他长长的履历,可以发现这个快活、灵敏的老人,从很小便展现了亮眼的商业天赋,他天生就是个商人,一个贩卖开心的商人。
“can do”之地
盛智文在8岁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他和母亲辗转来到加拿大生活。由于家境清贫,他很小就学会了谋生自立。
当时,10岁的盛智文每天白天上课,晚上便出去派100份报纸,周末依次去各个大楼收订报费,还要到牛排餐馆擦桌子。16岁时,高中尚未毕业的盛智文,就已经买了一辆车,成为了全校第一个靠自己的劳动拥有汽车的学生。
中学毕业后,盛智文没有继续学业,而是选择虚报年龄去女性内衣公司打工。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自嘲道:“当时去应征是因为对‘女性内衣’四个字抱有幻想,结果做了一年的装运员,什么都没看到。”
19岁的盛智文因为服装公司业务来到香港。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街头,穿长衫的妇女,赤裸上身的男人等新情景让他印象深刻,他觉得“香港有一种魔力充斥着整个城市,这里的人都充满干劲,所有的人都停不下来。”他一眼就爱上了这座自由与活力之城。
而作为商人的盛智文,也喜欢香港的低税率政策,他敏锐地感觉到,香港将成为他梦寐以求的“can do”之地。
在他的如意算盘中,香港成衣厂成本低廉、劳工勤奋、质量正不断提升,如果将香港的衣服卖到加拿大,一定利润丰厚。盛智文的勇气也得到了公司老板的欣赏,后者直接给了他一笔投资,帮助他成立了Colby服装贸易公司。通过将香港成衣出口到加拿大,盛智文很快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在那之后,盛智文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大,1980年,他在中国湖南开设了办公室,到内地寻找成衣厂专攻中高档时装,经香港出口至北美与欧洲。
盛智文说他当时选择湖南长沙完全是误打误撞,“长沙是毛泽东的出生地,所以我以为长沙就是中国的head office(总部)。”盛智文笑着说。
盛智文的货物从长沙搭火车到香港,他自己则坐飞机。有时买不到飞机票,盛智文要从黑市上买火车票,再和穿着蓝灰色工装的中国人排长龙挤火车。
14个小时10个站,盛智文至今也无法忘记火车上的绿皮硬座和厨师黑黑的围裙。车窗外的异国风景也让他心驰神往,“到处都在建设,人人充满动力,都在发愤图强。”
80年代台湾的纺织业成本逐渐上扬,大陆低廉的成本让台湾纺织品配额拿到了很好的市场价格。Colby逐渐成为港台两地极为知名的大公司。等到2001年11月,盛智文将Colby转卖给他的竞争对手利丰的时候,这家小贸易公司的价值达到了22亿港元。
亚洲夜店第一街
1983年的香港,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占据了黄金时段每户人家的电视机,这正是香港影视业蓬勃发展的好日子。
在盛智文的记忆里,那个时候的兰桂坊,有很多的故事。“王菲刚刚起步,常来到兰桂坊;陈百强几乎每天都来,曾经都睡在兰桂坊里的;还有杨紫琼,兰桂坊伴着她的成长,她曾经就坐在靠里的座位……”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兰桂坊曾经是香港中环皇后大道后面的一条脏乱差小巷。当时的香港还没有酒吧,要喝酒只能穿西装打领带,正儿八经地踱去酒店。
盛智文在经营服装贸易生意时,偶然听到美国买家朋友的抱怨,他灵机一动在兰桂坊地区一间原先是杂货店的铺面里,开了他的第一间餐厅California。“我想,美国有Soho,加拿大有蒙特利尔,香港也可以有兰桂坊。”
这间普通的餐厅极擅长迎合改变,为了留住晚饭后的客人,盛智文参考英国人下班后在街上站着喝酒聊天的习惯,在餐厅门口放了几张桌子,将California变成了餐厅+酒吧。
为了进一步留下10点后去各家Club的客人,盛智文决定在10点半之后撤走餐厅里的桌椅,请来DJ播放音乐,人们再也不用换地方消遣,California摇身一变成为餐厅+酒吧+Club的一条龙天堂。
California开张一年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买家、模特开始频频光顾。因为兰桂坊与中环的心脏地带皇后大道只有一街之隔。
“我知道东京的地价和香港一样很贵,所以餐厅和卡拉OK都开在大厦里。”因为这样的判断,盛智文花了3200万港元在兰桂坊买下了一栋大厦,并将原来的大厦办公室翻新成餐厅,并出租出去。
整个80年代,盛智文都在不断收购兰桂坊区域的地产,到现在,兰桂坊70%的物业都在他的名下。灯红酒绿的酒吧从来是黑社会觊觎的场所,盛智文不否认,作为外国人在香港经营酒吧业有一些优势,比如,香港黑社会就不会把向当地酒吧营业者收取保护费的“行规”强行用到他的头上。
在兰桂坊,盛智文见过美国越战大兵、英国殖民政府官员、担忧香港97回归而夜夜买醉的人、香港本地人和内地游客。三十年间,兰桂坊成了香港当代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在这些年中,兰桂坊不止一次地被香港人批评为“今不如昔”,不过盛智文每次都能迅速反应。他曾推倒了自己在兰桂坊街区最早购买的两栋楼——加州大厦和加州娱乐大厦,重新修建一栋25层楼高的新楼,以确保兰桂坊作为“亚洲夜店第一街”的宝座。
在香港人还不过万圣节的时候,兰桂坊就已经引入了万圣节。第一年,外国人打扮起来,中国人只是看看。第二年,盛智文便引入了中国的鬼,很多的中国人也随之加入到了万圣节活动中来。从此兰桂坊的夜晚属于年轻人,兰桂坊的白天就成为了祖父母和小孩子的狂欢之地。
除此之外,步行街、街头嘉年华,也都是盛智文带给80年代的香港的全新概念。“过去30年里,这样的事情我经历得太多了。每一回出现什么新地方、新变化的时候,他们都说:‘噢,这下子兰桂坊可完了’,可是,兰桂坊到现在还没完。”
2010年,成都兰桂坊开幕,海口、无锡的兰桂坊也在筹备之中。成都兰桂坊拥有三倍于香港兰桂坊的规模,但它并没有传承香港餐厅+酒吧+club的风格。
在成都兰桂坊,盛智文抛弃了一贯的西餐烤肉,坚持引入川菜、茶馆和火锅。一家谭鱼头火锅却成了兰桂坊的人气商户。此外,成都组织的演艺活动,除了香港、国际明星外,川剧变脸、本土乐队、杂技表演也是兰桂坊的座上宾。
盛智文对中国文化差异的理解源于20多年前数次挤火车的经历,“内地和香港的文化很不同,这些是很多年形成的,很难改变。你要尝试去理解别人的文化,将自己融入进去,如果你想改变别人,你必定会失败。”
之所以选择二线城市拓展兰桂坊业务,是因为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大城市已经有太多类似的场所,而对盛智文来说,他希望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中国新的十二五计划,目标是提高内需,兰桂坊在内地的发展正好赶上了这个好时机。”香港过去的经验让盛智文明白,即使经济放缓,人们还是会花钱喝酒,兰桂坊一样会热闹。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