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首席记者 刘科 发自福建平潭
汽车在空旷寂静的平潭海峡大桥上疾驰,风从耳畔呼啸而过,带着海的腥味与濡湿。一掠而过,数个商住办大盘正在路两旁拔地而起,大坑、脚手架、轰鸣的打桩机、空空的厂房和满载着淤泥的运土卡车穿行其间。
这是自福建福清市进入平潭岛的金井湾地区。11月立冬已过,寒风料峭,但平潭岛难掩热气腾腾。
过了金井湾地区,进入平潭县城深处腹地,摩托车穿行而过,内部隐藏着一条条九曲回肠的古老的商业街,红白喜事功能一应俱全。
与中国许多个骤然因政策聚焦而改变原有运行轨道的城市一样,平潭至今仍保留着传统海岛和现代城市的双重面孔。
自201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这个贫瘠的岛屿城开始重新进行自我评估。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工程,正是最集中的政策体现。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来到平潭调研—此前,习近平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其间20次到平潭调研,有很深的“平潭情结”。
如今的平潭被定位为对台特区。习近平在平潭调研期间,亲自为其定位:平潭综合实验区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他临别叮嘱:实验区是全国独创,要继续探索。
在习近平到访平潭后,包括国台办副主任、国家标准委主任在内的多位高级官员陆续到访,中央和省市已经给平潭赠送了礼包,11月4日,福州海关宣布,将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全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的创新机制,实施单一窗口、跨境电子商务等改革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平潭的未来,是成为新时代的另一个垦荒点。
政策掉下来
拥有40万人口的平潭是座贫瘠的岛屿,常年以来土地难以耕种。在过去,平潭人只能外出谋生,一是海运业,二是隧道业—由于在过去经常挖防空洞,平潭人由此掌握隧道施工技术。
平潭虽然缺乏良好的生态资源,却握有一张任何城市都不具备的王牌—与台湾新竹县仅相距68海里,相当于2小时的船程,去台北也只需3小时。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注定其成为探索两岸区域合作的实验区。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福建一直希望平潭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等待着中央政府为平潭“正名”,使其成为一个国家级战略,并纳入国家区域总体发展规划。
直到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由国务院批复的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意平潭实施全岛放开,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金融保险、对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赋予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加优惠的政策。
平潭实验区沿用了中国开发区在借鉴蛇口模式后走的另一条道路—以上级政府的特别授权,组成工委与管委会,代表地市级别的政府行使权力。
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王开明关注平潭发展已多年,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王开明认为,平潭最吸引商业资本之处,在于其政策优势。
在税收政策方面,平潭目前实行特殊的15%企业所得税政策—2014年3月25日,平潭综合实验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优惠目录发布,符合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类、农业及海洋产业、生态环保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五大类127条优惠目录的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税。该项政策起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这意味着当特区已取消这项优惠政策的时候,中央赋予平潭的这项政策,让平潭能在引进外资上可以大显身手。
除此之外,中央赋予平潭的免税、保税、退税和选择性征税等一系列特殊政策开始渐次落地。今年7月,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式封关,在这个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域,企业的进出口货物一进入,就视同已经进口或者出口。由此,324多平方公里的平潭岛,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惟一拥有区内居住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另外一些与地市级政府配套的红利也开始下放,一个最好的佐证是,2014年年初,公安部交管局同意授予平潭设市级车辆管理所权限,福建省由是决定将“闽K”号段部分下放给平潭管委会。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平潭实验区成立之后,仅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00亿元,而未来的五年,则计划投资3000亿元—这显然是一个宏大的计划。
台商真来了
台湾金门人薛德清到平潭已经13年,算是第一批到平潭投资的台商。现年50岁的薛,担任着平潭台商协会副会长的职务。
“我算是最早来平潭吃螃蟹的台湾商人,2001年到平潭时,整个平潭就几个台湾人,现在平潭的台商有200多个,以后肯定会更多。”薛德清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如今与台商们一同到来的,还包括夜市在内的台湾生活方式的进入。今年7月,台湾夜市来到平潭。8月,一些公交车上开始用台湾话播报站名,甚至全程播放闽南歌。
对平潭这几年的变化,薛德清最深的体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上的变化,这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另一个变化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这需要用心去感受。过去平潭是离岛,进出要坐船,有点‘天高皇帝远’的感觉,现在政府是服务型的,整体投资环境比原来加分了。”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是习近平在离别平潭时,向平潭实验区负责人的嘱咐之语。现年55岁的潘莲琴不愿意夸自己为凤凰,笑称自己“最多只是一只小鸟”。
潘来平潭已经半年—这位台湾宜兰县人和她的两个儿子目前在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台湾免税市场”)经营着一家名为三优商行的免税店。
台湾商品免税市场在今年6月开业,这个由38座闽南古厝风格建筑组成的市场,坐落在平潭岛东南侧距台湾最近的澳前镇,离两岸直航的澳前海峡客滚码头大约1公里。
此前的2013年3月,平潭成为继厦门大嶝岛后批准建设的大陆第二个对台小商品免税市场。该政策免税范围包括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医药品等六大类。
潘莲琴是免税市场里少有的台湾土著,她的店位于市场二楼电梯口处,今年7月和8月,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和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到平潭视察期间,与潘均有过交流。“苏省长来视察的时候,我跟他有个约定,在平潭至少待满五年。”潘莲琴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她略觉遗憾的是,这一次习近平来平潭没有到访台湾免税市场,“不然可以与习主席有沟通”。
潘莲琴经营的台湾货物,从台中港到江阴,走的是货物航线。如今,包括像她这样的中小商家在内的台籍经商者,在平潭有1000多名,落地的台商企业则近260家。
跟潘莲琴一样,元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政言也是新入场的弄潮儿,这位台湾高雄人来平潭已经一年,目前主要负责商业综合体的,此外还在着手运作一个新的电商项目。
“很多台湾朋友这几天都给我电话了解平潭的情况,过去觉得可能只是‘喊喊口号’,现在看来平潭发展会很快。”吴政言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他看来,受限于平潭目前的城市规模,一些细分行业要扩大市场规模仍有待培养。
更大规模的企业也已经抵达平潭。2013年,全球最大的触摸屏制造商台湾宸鸿集团入驻平潭,总投资约30亿元。今年7月1日,台湾IT产业巨头台达集团决定正式入驻平潭,成立台达集团平潭子公司,负责台达集团在整个华南地区的运营。
各地资本暗潮涌动
马冬根很忙,自11月以来,这位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招商局局长,每天都要接待大批来自各地的客人,因公务过分繁忙,时代周报记者与其联系的11月9日(周日)下午,他正在补觉。
招商局是平潭实验区管委会今年最新成立的一个部门,旨在借鉴香港招商局的经验,面向内资、台资和其他外资全方位招商。
在马冬根的理解中,平潭招商工作的一个时间节点是今年7月平潭海关封关:“之前以基础设置建设为主,之后转到建设、招商、产业发展并重。”
在习近平离开的11月2日下午,平潭已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选资、选商、选项目”的要求,“全面梳理各类招商项目,选出一批符合平潭定位的项目,加大对接力度,力争招商取得新突破”。
效果已经逐步显现。马冬根称,今年以来,平潭已在台湾、深圳、昆山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目前正在洽谈的42个项目投资超千亿元,其中吴钢集团、利嘉物流园、嘉园农副仓储等12个项目有希望近期落地。
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大力组织招商外,嗅觉灵敏的各地商业资本也是暗潮涌动。这几天,陆续有一些台湾朋友给薛德清打电话,向他咨询来平潭投资的想法,“很多台湾商人想来平潭,我当他们的顾问,帮忙做市场摸底调查。”
11月4日这天,一个由深圳市台协常务副会长叶宋芳带队的25人次的企业家考察团,专门到平潭考察了三天。
“平潭的潜力很大。”叶宋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老实讲,我对平潭的印象,跟20多年前刚到深圳的感觉差不多,还是一块没有完全开垦的处女地。深圳的发展得利于邓小平先生在这里划了一个圈。现在习主席到了平潭,未来30年这里会有大发展。”
“但平潭目前只是初步具备了投资的硬环境,等基础建设完全完工后,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叶宋芳判断,平潭更大的投资机会将是在2018年前后。
之所以作出上述预判,叶的解释是,平潭的北通道,往福州、长乐方向的公路和铁路的两用跨海大桥,要在2018年才能落成。届时,从福州到平潭的高铁仅需半小时。
即便如此,在叶宋芳的视角里,一些传统行业,仍存在继续投资的空间,“比如像来自台湾的水果,平潭现在还没有大型的冷冻库,所以不能把来自台湾的水果批发做到很大规模。如果解决了冷冻问题,平潭的水果批发市场完全可以做得更大。”
来自深圳的台商的投资判断仍在总结中,“对平潭的投资应该提前布局”,叶宋芳称,“我们过来考察的企业家看法不一致,像一些零售百货型企业到平潭投资的时间点会更近。”
除了像叶宋芳这样来自广东的台商之外,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在习近平视察平潭的前两天,来自江苏淮安的一个企业家考察团也专门来到平潭,意图寻找投资机会。
不只是在粤和在苏的商人,在全国都活跃的浙江民间资本也注意到了平潭可能出现的商机。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这几天陆续有企业家朋友跟他联系,表达想去平潭考察的愿望。
“浙江与福建山水相依,尤其是温州市,更是与福建省接壤,现在国家已经在平潭释放出了政策优势,浙江民营资本对前往平潭寻求投资机会的兴趣很大。”周德文说。
天毕弗中国CEO冯洁靖正是其中一位,这位浙籍企业家过去几年一直在蒙古国从事煤炭投资生意。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平潭的定位来看,未来会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而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如果能找到一些不错的新能源项目,我们非常乐意过去投资。”
与时间赛跑
如果说招商工作是平潭发展的“矛”的话,那么目前制约平潭发展的“盾”是生态环境建设。
在王开明看来,平潭生态环境建设的困难,主要集中体现在水资源严重不足、易受大风灾害影响和局部防护林体系退化这几个方面。
淡水资源匮乏是平潭发展长期以来的瓶颈,在升格为实验区之前,平潭的水能力远不能满足需求,其人均水资源、年人均综合用水量、地下水资源和供水量,均为福州各县(市区)最少。除了三十六脚湖外,几乎无淡水水源可用。
为解决饮用水问题,平潭近年来实施了从福清市闽江下游的调水工程,由于该取水水源受河口河道下切、海水咸潮上溯、污水回荡等因素影响,仍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除了受制于淡水资源外,平潭的风害也是突出。由于平潭岛临海岩岸山地长期受风雨冲刷和人为干扰,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石砾堆积。
尽管在过去的五年里,平潭已经投入6亿元植树造林5000万株,森林覆盖率从29%提高到39%,但面积达七八千亩的石漠化山地,仍是平潭生态建设的薄弱点。
为改变这一状况,今年5月,平潭已启动为期3年的“岩质海岸石漠化山体植被恢复”试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了,平潭发展会提高一个台阶。”王开明说。
在努力改造生态环境的同时,平潭正在建立有台湾民众参与居住的两岸共同生活家园,意图创造适宜台湾人生存生活的环境,以吸引更多台商投资平潭。
高度发展的平潭,与福建省其他区域也有了隐性的竞争。“厦门有泉州、漳州及龙岩等地支撑,特别是泉州的民营企业。与厦门对比,平潭腹地只有福州地区的经济支撑,辐射力还不够。”王开明认为,平潭的下一步发展,关键还是将对台优势用好。
位于金井湾片区的台湾创业园,目前正在加紧装修,创业园由2-10层不等的18栋建筑组成。今年6月,台湾创业园已全面封顶,按照计划,部分楼层将于近期投入使用。
“既然中央允许平潭先行先试,那么步子可以迈得再大一点。”王开明说,“思想要放开,不要有太多束缚,比如可以允许在平潭岛内兑换台币,允许台湾金融机构在实验区设立经营机构,这些政策可以推进平潭与台湾实现经济全面对接。”
在中国,中央和地方的互动关系一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为地方政府提供机会,而地方政府的响应能力决定着区域发展的水平。
如今,在平潭县政府大院的宣传栏里、商场大楼的外立面乃至街道巷子的墙壁上,都悬挂着诸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平潭开放开发”之类的标语。
平潭人正在赶进度,在和时间赛跑,和国家政策赛跑,希望尽快将政策红利变成开放红利,也许所有的特区都是这样,要与时间赛跑,这正是区域竞争继续存在的机制。
入夜后的平潭略显荒凉,但财神爷正在向这里的人们招手,在万宝中路路口,当地一位摩托车司机告诉记者,他打算告别摩的工作,在平潭台湾创业园区附近开家小商店,按照可预期的规划,那儿将有一个生活区,言下之意,他打算“做台湾人的生意了”。
(原标题:暖岛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