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疆喀什市人民广场高高矗立的毛主席雕像下方,电子横幅上打出的标语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向深圳学习 向深圳致敬”——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这座西北边陲小城终于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节点上。在中央19个内地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计划中,喀什的对口支援城市就是深圳,喀什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东有深圳、西有喀什”的标语,那座遥远的气质迥异的现代海滨城市,似乎已经成为喀什将要复刻的模板。在毛主席挥手前进的巨像下,这一行取代了往年“春节快乐”一类字眼的鲜明口号,无声地宣示:喀什,不一样了。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喀什仍然只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存在于各种传说与游记中的城市。当年的“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在此汇聚成一点,再穿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喀什的传奇应当始于那一刻。来到这里的人多半先被各种描述异域特色的游记和图片催眠,等下了飞机,到了市区,看到满街模样相差无几的楼房,多少又有些失望。
在一个清真餐厅的露天葡萄架下面,小老板张江盘腿坐在维吾尔族的土炕上,嚼着烤羊肉串。他说:“羊肉已经涨到了一公斤50元了,连羊肉串都涨价了。”羊肉价格在喀什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这里的消耗量太大了。
涨的还不只是羊肉。
环疆是喀什最繁华的地段了。虽然喀什经济特区的发展规划还在调研、制订之中,但房价已经率先启动了。“年初一千多还能买到房子,现在不到半年,均价都涨到3000左右了。”刘勇是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在喀什度过了童年。刘勇非常看好喀什的将来,去年从上海回到家乡来发展。“从我离开喀什到现在,十几年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两年的变化,超过了以前的十几年,以后,变化可能更大。”
喀什变化最大的可以算是东湖公园,原来收门票,现在不收了,围墙也拆了,修建了适合散步的环湖小路。灯光、喷泉、音乐,一样一样布置起来,原来停放一辆前苏联T34坦克的地方,现在是一片笔直的杨树林。每到黄昏,一对一对汉族或者维族的青年男女们,来此谈情说爱,互不干扰。
站在东湖南岸向北眺望,老城区的土房子倒映在湖中,水波荡漾。一起晃动的,还有高高的摩天轮以及现代的居民楼。从位于市中心的宾馆高层向东北方向眺望,是一大片黄色的老城区,土木结构的房子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地向远方延伸,和远处崭新的灰色城市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将视线向更远处推去,则是包裹着这片绿洲的灰色山脉,那就是亘古以来一直耸立的喀喇昆仑山。
作为中国进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国际大道以及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交通和邻国政治问题是喀什发展边贸必须要面对的。因为巴基斯坦一方公路塌方,中巴陆路贸易已经中断了将近半年;吉尔吉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口岸贸易也几乎停滞;阿富汗内战还未结束;而其他几个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和中国的贸易量并不是很大。
《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第一个中国城市就是喀什:“这里的居民大都从事商业活动,很多人都是熟练的手工业者,不少外地商人在此地经转周游世界各地做贸易。”今天,当你走在喀什东门大巴扎的商业街上,你会惊奇地发现,时光过了700年,这句话竟然一点也不过时。喀什,一方面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似乎还在按照自己的轨迹缓慢前进,对于此刻的熙熙攘攘毫不在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