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聚焦后世博:我生命中的上海世博会(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16:13  CRI透视中国
聚焦后世博:我生命中的上海世博会(组图)
要在中国当模特的美丽加拿大女孩——黄婷佳。摄影:林路

聚焦后世博:我生命中的上海世博会(组图)
上海世博会汉堡馆馆长安可先生(右)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林路采访

  国际在线报道 (记者 林路、刘轶瑶、卜卫军):上海世博会的宏大和成功举世公认,但对游客、志愿者、参展方等等每一个与上海世博会有关的人来说,这次盛会更是他们生命中最美好与玄妙的机缘之一——他们的人生经历、职业选择甚至看世界的角度和态度,都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内,因为种种因缘巧合而发生了改变。

  站在寒风中用四国语言说谢谢上海世博的女孩黄婷佳是一位美丽的加拿大华裔姑娘。她曾多次参加选美比赛,获得了蒙特利尔华裔小姐、北美华裔小姐、全球加拿大小姐的称号。在上海世博会的184天会期内,她在加拿大馆向全世界访客介绍加拿大的风土人情。在她的世博记忆中,是一个中国小男孩让她对祖国有了更多的认知。她说:“我们坐火车去少林寺的时候,在火车上有一个小朋友(一路上)8个小时不停地问我加拿大风的俗习惯,比如在加拿大吃什么看什么。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回到世博来,他(居然专程)来上海,来世博会,来加拿大馆为了看我。他说谢谢姐姐回答我的问题,他的全家人(都特别感谢)这样的交流。”

  上海世博会让海外华人黄婷佳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中国人,人们对她的热情和关爱也让她感受到来自祖籍国的温暖,更影响到她的职业规划。黄婷佳大学毕业后想做模特,现在,她梦想的工作地是中国。

  而黄婷佳,只是众多通过上海世博会而第一次接触祖国、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海外华人之一。

  除了职业规划,上海世博会还改变了不少人的人生轨迹,比如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美国小伙子冯杰明。他是美国馆的工作人员,“世博经历”让他觉得自己此次中国之行毫无遗憾,他的理想也由此孕育。他说:“我很喜欢中国,我以后要在美国找一个跟我们两国有关系的工作,给美国政府工作。美国政府这代人没有多少人会讲汉语,而我们这代人越来越多的人会讲汉语,我要当一个跟中国有关系的外交官。”

  上海世博会期间,他已经开始为自己将来到中国当外交官“做准备”了——抓住每个与中国游客合影留念的机会,让人们留下对美国的好印象。他说:“经常有游客问我可不可以抱他们的孩子照相,我抱着这个可爱的小孩子,就会觉得很开心,我想等他长大的时候看到这张照片,就会回忆小时候跟这个老外合影,就会对美国有更好的印象,他的家人可能就会让他来美国留学或者更努力的学习英语。我每次跟中国的年轻人合影,我就希望他们会对美国的印象会更好更深刻。”

  世博园里有多少故事上演,就会有多少人的人生像黄婷玉和冯杰明一样发生改变。比如那些被称为“小白菜”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除了大批的中国志愿者外,还有来自西班牙、哥伦比亚、孟加拉国等各国的“环球志愿者兵团”,他们义务为7000多万游客指路、解答、排忧解难。

  黄婷佳:上海世博会184天会期中她与加拿大工作人员一同带来精彩的文化展示。摄影:林路

  美国馆工作人员冯杰明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林路采访后合影露出“招牌”美式微笑。

  这些外国志愿者为什么会来世博园工作?答案各不相同,“大热门馆”沙特馆的志愿者哈利德·阿拉哈德是因为被中国志愿者感动。他说:“有一天在世博园参观,我碰到了一个上海志愿者,我问她,你为什么那么那么开心,志愿工作不感觉累吗?她的回答给我很深刻的印象,那个女孩说因为我爱上海,所以我尽量希望能做好。那个女孩说的时候并没有犹豫,让我感受到志愿者们很爱这个城市,很爱他们的志愿服务工作,很爱帮助别人,我觉得所有中国人都应该为有这样的志愿者而感到骄傲。”

  接着哈利德就冲向了沙特馆周边的一个志愿者服务站点,申请参加服务工作。中国志愿者们热情地接纳了他,并帮他进行了世博知识的“快速培训”。原本哈利德最担心语言问题,但中国游客的热情和包容、中国志愿者的大力帮助让他即使不会中文,也觉得自己也是中国人。他说:“我今天觉得自己不是外国人,我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非常热情,希望以后再来中国参加活动。现在我与中国志愿者不仅仅是普通朋友,而是特别好的朋友,我打电话告诉我的家人,我在中国已经有了家人。”

  除了成年人,对许多孩子而言,上海世博会更是梦想的起点。根据上届世博会的官方统计,年龄在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占世博会参观总人数的六成。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说,世博会就是为孩子们的未来所准备的礼物。他说:“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大阪馆设计师,他现在身上钥匙圈上还有1970参观大阪世博会的纪念品,他是十岁参观大阪世博会的。四十年后,在上海世博会成为主要的设计师,(世博会)影响了他的一生。所以说今天来看世博的孩子,我相信三十、四十年后你就是我们中国的设计师。”

  在世博园区中,总会遇到由学校组织来参观世博会的孩子们,他们手挽手走进集结世界智慧的园区。来自上海宝山区泗塘新村小学的袁旭东老师说,让更多的孩子通过世博会开眼界、长知识,这也是当地政府的意愿。他说:“因为我们这里面很多外来务工子女,有很多孩子父母不一定能带他们来,我们教育局带所有的孩子来参观世博会,让他们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打动了很多外国展馆的负责人,德国“汉堡之家”的安克先生就认为,中国人渴望了解新科技和新理念的那种热情是最让他难忘的。他说:有很多中国的观众对于‘汉堡之家’的能源标准以及环保和城市规划表现了很大的兴趣,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到别的地方没有像中国观众这么大兴趣去了解。在世博期间,我们召开了学生联谊活动,来自德国和中国的中学生到汉堡之家,大家一起合作。中小学生他们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和创造者,通过这样的学习让他们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没有人说得清上海世博会给了孩子们怎样的启示和指引,将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世博会的小参观者,他们还只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惊喜,比如小学生袁一静。她说:“我觉得世博会很精彩,可以不出国门就看遍世界。我今天去了太平洋联合馆,主题馆,感觉我看到了我以前从没看到的东西,很新奇的。”

  上海世博会已经落下帷幕,在世博园里,有人收获感动,有人重塑理想,有人邂逅初恋情人……与盛大规模和宏大主题相比,世博会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最微观的,却是最直接的。正是这些影响,承载着这个时代人类所共同追求、共同珍惜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