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蒋介石士林官邸开放民众参观(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8日10:47  国际先驱导报
1月2日,士林官邸正馆开放给民众参观。吴景腾/供图 1月2日,士林官邸正馆开放给民众参观。吴景腾/供图

正馆的小客厅墙上,挂着蒋介石母亲的照片。吴景腾/供图 正馆的小客厅墙上,挂着蒋介石母亲的照片。吴景腾/供图

蒋介石与宋美龄做礼拜的“凯歌堂”。吴景腾/供图 蒋介石与宋美龄做礼拜的“凯歌堂”。吴景腾/供图

  蒋介石的台北旧居正逐步脱去最后的“神秘外衣”,从一个历史场域变为一个文化场域,向民众敞开大门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鑫发自台北 水泥构造、墨绿色的外墙,西式建筑体、中式家具陈设。走在池塘、假山、小径边,更能感受到一种中式园林的意趣。

  这就是蒋介石夫妇位于台北的旧居“士林官邸”正馆。历经数年整修后,今年1月2日,神秘的“蒋家”首度曝光,正式开放民众参观。

  士林官邸原为日本侵占台湾时期的一个园艺试验所,蒋介石夫妇于1950年迁入,至1975年蒋介石去世,共在此居住了26年。1996年,士林官邸中蒋氏夫妇做礼拜的教堂凯歌堂和蒋介石为怀念母亲所兴建的慈云亭以及周边部分园区对外开放,而作为蒋介石家庭起居、会客重要场所的正馆一直不在开放之列。

  本次开放的正馆位于士林官邸西北角,一楼主要用于家庭聚餐和接待宾客;二楼则是蒋介石夫妇的日常起居场所,包括卧房、书房、画室和办公场所等。不过由于二楼物品多且未完成整理工作等原因,本报记者只能先入一层一探“蒋家”究竟。

  并不富丽堂皇的正馆

  士林官邸所在地在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是园艺试验所,始建于1908年。这里环境清幽,三面环山,1950年被选为蒋介石的官邸。

  蒋介石夫妇来台后先是居住于阳明山上的草山行馆。士林官邸竣工后,蒋介石夫妇于1950年3月搬进官邸的正馆,草山行馆随后成为蒋的夏季避暑行馆。直到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士林官邸成为岛内的权力中心,也是见证台湾当代历史的一个重要场域。

  1996年,士林官邸公园对外开放,但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正馆始终没有揭开“神秘的面纱”。

  熟知士林官邸历史的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在正馆开放日当起了各家媒体记者的“导游”。在一楼入口的穿堂可以看到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几幅画作,这也是官邸访客等候接见的地方。据邵铭煌介绍,宋美龄是来到台湾以后才开始师从名家学习绘画的,不过现在展示的都只是原作的复制品。

  从穿堂进入,再往里面走是小客厅、餐厅及大客厅。餐厅长桌可以坐16人。小客厅是蒋家家庭聚会的主要场所,壁炉上方挂有蒋介石母亲王太夫人的遗像。据说,蒋介石每天都要到这里向王太夫人遗像行礼。

  特别的是,餐厅和小客厅可以合并打通,成为家庭电影院。邵铭煌说,蒋介石夫妇都十分喜欢看电影,当年热映的一些片子他们常常先睹为快,像1963年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映前就在这里播放给他们夫妇欣赏。据邵铭煌介绍,蒋介石对电影类型的爱好比较广泛,从剧情片到纪录片都有涉及,甚至还看过卡通电影,而宋美英因早年留学美国的原因,偏爱美国的西部片。

  最里边一间十分宽阔的大厅是大客厅,这里是当年蒋介石夫妇会见重要宾客或举办大型家族聚会的主要场所。大客厅由多个不同的区块组成,整体上以宋美龄十分钟爱的“牛舌红”为主色调,只有屏风、画作、花瓶点缀,没有繁复的华丽装饰。

  邵铭煌告诉记者,正馆内的装潢尽管并不富丽堂皇,但别具美感与品味。这里的摆设还保持着当年的格局,家具中少数从大陆带来,大都是在台湾新做的。大客厅有4个圆形窗是宋美龄特别设计的,其中3个为玻璃透窗,可将户外的景色“收入”,而另一个为“假窗”,因为设在与餐厅相隔的墙体上,宋美龄特意亲绘画作于圆框中,这也成为如今正馆中罕见的宋氏原作。

  步出大客厅,转个弯就来到楼前的小花园,一片绿地,几株绿树,还有一个不大的鱼池和一个大鸟笼子。据说,当年蒋介石闲暇之时会在院子里喂鸟,饲鱼。

  在主人离开之后的日子里,沉寂下来的士林官邸正馆也并非一直都平静如水。2009年9月,正馆在整修期间曾遭遇一场火灾,包括蒋介石寝室及前方回廊的一部分被烧。所幸的是,因为扑救及时,正馆的主体结构并未受损,经过一年多的整修,在这次开放之前已经完全修复如初。

  三面环山利于部署安保

  如今,已开放了十几年的、正馆以外的部分园区已成为台北市民假期踏青、赏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也是来自台湾各地以及大陆来的游客到台北后探访的热门景点之一。历史在这里,已经成为过往的注脚。

  据工作人员介绍,士林官邸整体上可分为山区和平地两部分。历史上,山区为警卫地带,平地则是蒋介石夫妇的宅邸及侍卫人员的住所。平地面积为5.2公顷,山区面积约20公顷。就山势而言,士林官邸三面环山,一面朝向马路,形状仿佛一个口袋,据说这样的地形有利于部署安保。

  蒋介石夫妇居住的正馆前面有内、外两个花园。内花园中,鱼池、假山、凉亭分布其间;外花园较大,分别种植了梅树、芒果、杨桃、玫瑰等花木。

  在官邸旁边的士林园艺所,栽种了多种花卉,凯歌堂就坐落其间。据介绍,凯歌堂的名字取自圣经,每到星期日,蒋介石夫妇会固定前往凯歌堂做礼拜,通常是驱车前往,有时也从官邸步行前往。

  工作人员也引领记者到凯歌堂参观。记者看到,这里如今已经是一座十分普通的教堂,因为是星期日,很多民众正在里面参加礼拜活动。看得出来,当年冠盖云集的凯歌堂也如同整座士林官邸一样,早已洗去繁华,回归民间。

  现在,在士林官邸范围内,以前属于保留区的正馆、招待所、内花园及部分房舍均逐步对外开放,使这里彻底脱去了最后的“神秘外衣”,从一个历史场域变为一个文化场域,向民众敞开大门。

  普通民众走进历史现场

  历史的繁华落尽,士林官邸回归民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游客来台旅游之后,两年多来,士林官邸公园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孙中山先生纪念馆等一样,是大陆游客们热衷造访的景点之一。一位大陆旅游团的导游说,不少中年以上的大陆游客对跟蒋氏父子有关的历史景点很有兴趣,如今士林官邸最核心的正馆对外开放,估计会吸引更多的大陆游客前来。

  事实上,在正馆开放当天,就有不少台北市民和游客前来先睹为快。据台北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天士林官邸公园开园还不到1小时,参观正馆的预约券就全数发放完毕,不少晚到的民众只能在外围观看,遗憾不已。

  台北市长郝龙斌在正馆开放仪式上致辞时,还饶有兴趣地谈起自己17岁到士林官邸参加宴会时“第一次穿西装”的情景。他说,士林官邸正馆作为园区内最核心的地点,经整修得以顺利开放,让人们有机会“走进历史现场”。台北市文化局长谢小韫则表示,今天官邸的主人虽然已经不在,但人们进入他们曾经居住的家,目睹其家居的一面,了解历史,这也是开放的意义所在。

  不过前来参观的台湾年轻人更多把士林官邸仅作为满足好奇心和游赏闲憩之地。一位30岁出头的林姓民众向《国际先驱导报》坦言:“像自己或者比自己更年轻的台湾人,对威权时代的人物并没有多少兴趣。相形下,历史不如房价受关注。”

  尽管有如是表述,在正馆开放首日,前来的民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二楼暂时不开放参观,但整理工作完成后,也将评估开放二楼的时机。

  此外,士林官邸正馆为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在今年1至6月试营运期间接受游客免费参观,但7月开始正式运营后,将收取100元新台币的入场费,用于正馆的日常维护支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