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副部长:不要企图消灭农民农村达到产业化

2013年03月15日09:59  半月谈
不要企图“消灭”农民、“消灭”农村 不要企图“消灭”农民、“消灭”农村

  ——专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中,农村向何处去?村庄会不会走向消亡或变得与城市一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合理控制建设强度,注重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这又当如何理解?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记者:有观点认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搞大规模农场和机械化种植,因此村庄建设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是这样吗?

  仇保兴:必须强调,现代农业并不是一味的规模化、机械化。事实上,精耕细作能提高农田的有效耕种面积和产量。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丘陵、梯田、地头、地尾、地边等都要弃耕,同时机械化收割收获还有不可避免的浪费,农业机械化只是节省了人工,对提高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作用不大。

  精耕细作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多丘陵的地理自然环境。在这些地区,与传统村落相依托的规模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比规模化的耕作方式更有利于实现高效农业。

  我国大部分农村只有精耕细作种植养殖结合的田园式有机农业,弘扬小而精、高品质的特点,才能与美国机械化超级农场式的农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否则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永远落后。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荷兰的设施农业、法国的葡萄酒和香水傲视全球,对我们就是一种很好的启示。

  因此,单从农业发展的角度讲,也应该重视村庄建设。如果在农村连路都不好走,喝的水不干净,电与通讯又不稳,你说这种环境农民能待下去吗?农民待不下去的地方,生产能搞上去吗?所以,越要发展现代农业,越要把村庄建设好。

  记者:村庄该怎么建?有的地方为了改善村庄环境,把村庄建得跟城市的小区一样,有的甚至把整个村庄都搬到城镇里去,对此您怎么看?

  仇保兴:首先要指出,不要企图通过“消灭”农民、“消灭”农村来达到所谓的产业化目的,即使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如丹麦、瑞典,也有2%~3%的人直接是农民,而为农业、农村服务的人占整个人口的16%,甚至20%多。

  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哪怕农业占GDP的份额很小,它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只能巩固不能消灭的。农业如果不能被消灭,那么农民的家庭经营就会长期存在,那么农村就会与城市长期共存。

  现在一些地区的农民财富是多了,但集中居住还是超越了发展阶段,不符合农村农业自身的规律。农民都住进多层公寓,但还要务农,还有承包地要劳作,就需要农机具、肥料、种子等,那就只好在公寓房下面乱搭房子放置了,这些地方就会变得脏乱差。

  冬天来了,原来的小院子房子很矮,后面不开窗,前面朝阳,太阳可以晒进来,家里建有土炕,暖烘烘的还节能。现在住到多层公寓里,一个冬季要交几千元的取暖费,农民说这么多钱我哪里拿得出来?不交钱,也就没法供暖,结果冬季比过去还挨冻。人们应该明白,许多貌似漂亮的东西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

  记者:不过当前确实有一些地方在村庄建设中热衷于大拆大建。

  仇保兴:大拆大建是村庄建设中的一大误区,一定要避免。有些基层干部热衷于对村庄进行撤并、迁移和重建,其理由一般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可以节约土地;二是能够让农民树立集体土地集体所有的观念;三是促使村容村貌整齐划一;四是改善卫生条件。理由似乎很充分,但错误更明显。

  一般的村庄集镇都有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果推倒重来,那就可能毁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关系、环节、格局和脉络。

  实践证明,村庄能够整体更新、合并重建的前提:一是自然形态已经消失的城市近郊区村庄,已没有值得保护的古迹;二是由于原来错误的规划,导致农民多次迁移,至今还没有永久的定居点;三是以务农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模式已经彻底转变,村民们的就业已基本转移。

  只有具备这样的前提,才可以对村庄进行规划撤并。而实际上,一般只有大城市郊区的村庄才符合条件。

  随意“并村上楼”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假如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尤其是一些以基础设施与地产投资为主的三四线城市发展放缓,就业机会就会减少。这时候农民若大规模聚集于社区,而不是分散在与耕地临近的村庄,并生活在熟悉的社会关系中,那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记者:那么政府在村庄建设中应该做什么呢?

  仇保兴:无论是我自己的感受,还是先行国家的经验,都认同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主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农产品的补贴和科技信息服务等要到位,帮助农民通过生产经营来致富;二是对乡村的公共产品提供要到位,切实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的事。

  这就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具体到村庄建设,我认为就是要帮助农民解决“喝干净水、用卫生厕、走平坦路”等现实问题。这些是农民在现阶段最希望解决而自身又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有的基层政府什么都管,要求村庄要整齐划一,农房设计要多现代化,要建几层的楼房等等,大包大揽。

  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劳民伤财。所以在村庄建设中,政府一定要摆正位置,应该体现村民自主、自愿、自立,自我组织、自我觉悟、自我改善环境这样一种原则。世界上没有愚蠢的民众,只有愚蠢的政府。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村庄建设要重视规划,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仇保兴:村庄建设确实应该编制规划和落实管理机制先行。没有规划的村庄整治,就是瞎整治;不编制规划的村庄建设,就等于乱建设。我认为,村庄建设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解决所规划村庄的实际问题;二是延续特色,继承文脉,保护和延续整体的景观,千万不能推倒重来,不能打乱原有的村落空间格局;三是节约用地;四是体现生态优先,因为生态是“三农”的命脉,不仅关系当代,而且关系子孙后代;五是群体参与,要鼓励农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六是简单明了,不仅要画规划师看得懂的图,还要画一张模拟图,让农民看得懂,便于他们实施和整治;七是突出重点,明确建设、整治的时序。

  另外村庄建设的规划与实施,还要坚持“超前适度编规划,统筹协同定项目,量力而行搞建设,先易后难来整治”的要求,并体现“三尊重”的原则——

  一要尊重自然。因为村庄是与自然结合得最紧密的人工建筑群。二要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农民和旅游者就喜欢与城市存在差别的传统文化。三要尊重普通农民的利益、愿望和城乡的差别,不要以城里人的意志来剥夺农民的意志。

  记者:农村农业现代化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这当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仇保兴:城乡差别之所以越来越大,是因为城市有集中的二、三产业,大量的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方式,有成熟的市场机制,还有科学技术、教育卫生优势,以及国内外投资等方面的优势。而农村没有形成这样一种公共产品的提供机制和财富集聚机制,所以才有盖新房没有新貌的现象,才会出现生活、生产环境条件越来越恶化的困境。

  这是农村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找对了这个主要矛盾,就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因此,村庄整治不仅是一揽子项目的建设,更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村庄公共产品供给和维护的新机制。(《半月谈》2013年第5期,记者 高远至)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 李源潮当选副主席
  • 体育欧联-国米4-1仍出局 切尔西3-1翻盘晋级
  • 娱乐老戏骨江毅肺癌辞世 演TVB经典柯镇恶
  • 财经315随手拍维权活动启动 第五届网络315
  • 科技三星发布Galaxy S4 图文实录 评测
  • 博客投票选举过程中不寻常一幕(图) 两会博客
  • 读书成败得失:辛亥革命功臣精英们的局限
  • 教育微博热传大学殡葬专业“最恐怖课程表”
  • 育儿1岁孩童吞西瓜子 10厘米肠子被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