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981”技术帖

2014年08月11日10:23  瞭望东方周刊 收藏本文

   “海洋石油981”技术帖

  空调通风

  为满足卫生要求,“海洋石油981”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30立方米。送风换气次数最多的是洗衣间、烘干间,每小时33次;最少的是配电板间,只有1次。

  牺牲阳极防腐

  为了防止风浪以及海洋生物、细菌对钻井平台的腐蚀,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办法——以船体作为阴极,表面附加其他金属作为阳极,通电后使阳极吸收导致腐蚀的电子等快速氧化。

  防火区域

  国际海事组织等对钻井平台的不同区域划定了不同级别的防火要求。整个平台有超过800个火灾探头以及200多个气体探头。火灾探测系统使用了“表决逻辑”系统,在一块安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探头的区域内,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探头报警时,系统才确认并激活消防动作。

  集装箱加热 

  “海洋石油981”的很多部分使用了特殊的玻璃鳞片涂装。这种涂料物质要求环境温度必须高于10摄氏度。“海洋石油981”离开船坞准备进行这一环节工作时,正是2011年2月,温度无法保证。于是在现场放置集装箱并加热,使涂料物质在其中保持足够温度,即刻涂装。

  铺设管缆 

  “海洋石油981”中安装了7万米多芯管,为了防止受到焊接损坏,安放多芯管是在焊接基本技术之后。最关键的是,整个过程都由人力完成,这使得它必须成为一项极其有序的工作:每天拉放多少、位置、顺序以及安排的人员,都需要详细计划,否则就会出现交叉和冲突。 

  每根管子两端都要标识好接驳的阀门号,并用塑料胶带包好;安放过程中严格禁止转弯和碰撞硬物,防止多芯管破裂变形。

  安装结束后,要用氮气自一端吹入,达到清洁多芯管内部的作用。这个过程要连续而有技巧,使杂物能够一步步被吹送至另一端口,然后立刻封死。

  包括多芯管、电缆等在内,整个“海洋石油981”上有3.5万根各式管线,甚至要160人同时安放一根电缆。

  天车补偿

  “海洋石油981”在海上工作时,由于海浪等因素影响而上下运动,从而使钻井杆也随之升降,影响钻进。严重时,钻头可能脱离井底,无法工作。“海洋石油981”采用了天车补偿装置,当船体随海浪下沉时,计算机操纵气缸膨胀推动天车向上运动,从而保持钻杆在垂直方向处于稳定状态。当船体随海浪上升时,同样通过计算机操纵天车向下运动。

  不为人知的海洋卫士

  1974年6月,它在黄海开钻,成为中国第一次在外海进行海洋钻探年

  78岁的萧汉强,原地质矿产部南沙勘察办公室主任、国土资源部海洋办副主任,看到“海洋石油981”的消息总会心跳加速。

  20年前,他曾向国务院提出在南沙勘探打井。如今,在强大的海洋装备支持下,这个愿望终于开始实现。

  回顾并不漫长的中国海洋油气开发历史,一系列几乎未被国人知晓的装备,曾经奠定了中国人维护海洋权益的基础。

  如今,以更坚定的高层决心为后盾,海洋工程装备正在为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贡献更多力量。

  第一次探入外海海底

  时间回到1977年底,“十年浩劫”接近尾声。原地质矿产部联合原石油工业部等,打算组织一次南沙勘查。

  报告一度被批准,海洋调查船、测量船以及测量仪器准备齐全,正要出发,一封上级信件疾驰而至。

  虽然已过去30多年,萧汉强仍然清晰记得这封信的内容:南沙即使有资源,我们也开采不了,建议不要去了。

  此次勘查随即取消。

  有关领导对装备缺乏信心,毕竟那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刚刚起步的岁月。

  新中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勘查长期是一张白纸,仅在1958年开展过一次海上地震试验。

  当时以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教研室教师刘光鼎为领队,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部物探局、石油工业部及其石油科学研究所、北京地质学院等青年科学家,组成中国第一支海上地震队,借鉴陆地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将炸药包投向大海,第一次记录下人工激发的地震波穿过海水、透过海底表层的反射信号,迈出了中国认识海洋深处的第一步。

  到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公布了在中国东海的一系列勘查成果。高层领导由此意识到开发海洋工程装备的重要性。国务院最终决定改装、建造和进口钻井船各一条。

  刘光鼎等人受命在上海参与成立“627工程”筹备组,即后来的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之后还成立了第三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作为专业海上钻井队伍。 

  刘光鼎本人则任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

  这位地球物理学家、海洋能源开发专家、中科院院士向本刊记者回忆说,早期的海洋勘探、勘查十分困难。由于美国和苏联都对中国封锁,无法从国外购买先进仪器,只能自己想办法,比如把陆地地震仪改装为海洋用设备,“今天看水平确实很低,但总是一个创新、一个开始。” 最终,中国人决定用交通部提供的两条3000吨级旧货轮拼装成一条钻探船。 

  “就是将两条船平行,焊接钢板固定后,在中间架上一台陆地钻机,建成后叫‘勘探一号’。”萧汉强说, 

  1974年“勘探一号”正式服役,虽然只能在水深90米以内的海域工作,6年中还是在南黄海区域钻出7口油井。 

  特别是1974年6月,它在黄海开钻,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外海进行海洋钻探。 

  但是受到建造和设计水平的限制,该船平衡能力较差,无法承受稍大的风浪。加上服役不久船体就严重变形,以及受到腐蚀等问题的干扰,“勘探一号”很快就退役报废了。  

  用几千万美元认识南海 

  在这段时间,原国家计委也打算从国外引进海上钻井平台,经过调研国际市场后,得知每个平台价格约为四五千万美元。 

  通过华侨介绍,一个新加坡船厂老板答应帮助中国制造钻井平台,“他也没有技术,雇美国人帮他设计,还从世界市场上买了钻机。” 

  这个产品就是后来的“勘探二号”。 

  几千万美元的数额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难以想象,“当时的广交会上,一个用玉石雕刻的鸡蛋那么大的鸳鸯,才卖1美元。”萧汉强说,而当时粮食的价格只有七八分钱一斤,鸡蛋大约4分钱一个。 

  相对于拼装的“勘探一号”,由美国技术制造出来的“勘探二号”显然更加先进。这是一座自升式钻井装置,虽然作业水深仍然不超过100米,但已经可以在东海区域较大风浪的条件下作业,于1977年春末到达珠江口万山锚地开始服役。 此后两年,“勘探二号”一直在南海珠江口盆地作业,共钻井7口,并打出了珠江口盆地第一口工业油气井“珠海五井”。 

  在珠江口盆地的钻探,为后来中国与国外合作开发这一区域的谈判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1980年之后,“勘探二号”自南海北上,在东海开钻“龙井一井”。

  当时在钻进过程中发现多个地层含有油气,但即将突破3500米时发生故障不得不结束。这也是中国在东海完成的第一口井,至今仍在工作。 

  1981年夏天,“勘探二号”完成井深4200多米的“龙井二井”,1983年完成井深4600多米的“平湖一井”,这是中国在东海油气勘探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奠定了平湖油气田的基础。它一直在东海服役,直到1992年退役。  

  壮志未酬的“勘探四号” 

  “如果我们自己有更好的钻探船,就可以更准确地评价海里的油气田。”萧汉强说,有了“勘探一号”和“勘探二号”的经验,中国决定自己建造钻井平台,也就是2.5代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 

  经历约10年的努力后,该平台终于在1984年交付使用。在吸取“勘探一号”以及“勘探二号”的经验教训后,“勘探三号”当时达到国际上同类型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水平,并拿到了中国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的入级证书。

  在萧汉强眼里,造价1.5亿元人民币的“勘探三号”,不仅承担了到东海进一步勘探的任务,还为去南海勘探做好了准备。 

  为了进一步勘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上世纪90年代,原地质矿产部向国务院报告,希望购买更先进的钻井平台。

  这份报告被批准,并获得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经费。随后,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向美国西方海洋有限公司购买了后被命名为“勘探四号”的半潜式钻井平台。 

  “勘探四号”由新加坡一家造船厂建造,自带助推器,工作水深达到600米。

  据萧汉强介绍,购买“勘探四号”后,他们在南沙区域选好了井位,但一直没有得到开钻的批准。

  “从1995年往后我们变换了十几个井位,但一直没有获得批准。” 

  “勘探四号”于是一直停留在挪威海域,再后来划归中国石化集团用于出租经营。

  如果从原地质矿产部在1970年开始筹备海上钻探算起,到2000年,其间30年的中国海上钻探,被业界称为“惨淡经营、艰苦创业”。

  虽然钻井平台一度有所突破,但其他配套装备、船只几乎一片空白。

  刘光鼎回忆说,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有一家美国企业将船开到珠江口推销仪器,中国的科研人员才发现差距巨大。

  他曾到法国购买了一条正在维修的地震勘探船,也就是“奋斗七号”,“主要是看中了他们船上的设备仪器,包括地震检测仪器,包括炸药等,都拿来研究。”这条船买来后再去曾经勘查过的海域进行测量,数据差异巨大。 

  刘光鼎说,包括意识在内,很多基础的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油气勘探,甚至也会影响国防。 

  中国油气的出路在二次创业

  2001年8月17日,刘光鼎给国务院领导写了一份关于中国油气资源第二次创业的报告。 这份报告的背景是:1993年成为石油进口国后,中国的石油消费年均递增6.7%,而同期国内石油生产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6%。

  就在1993年,中国进口石油3000万吨,其后能源成为国家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瓶颈。

  而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中国曾完成了油气资源的第一次创业,使原油年产量达1.67亿吨,天然气产量达241亿立方米,分别位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十五位。

  另一方面,虽然上世纪末预测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量都很大,其中石油940亿吨,却只探明了22%;天然气38万亿立方米,仅找到了7%。中国油气的出路在二次创业。

  刘光鼎认为,除了陆上油气资源可以采用新理论,海洋将成为中国能源二次创业的基础。

  此报告发出十天后,就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批示。

  此后,一系列围绕深海开发的课题、项目在多个部委立项,包括为南海勘探定制的“海洋石油981”。  不过,在萧汉强看来,之所以造成目前周边国家掠夺南海资源、侵占南海岛屿、“小国欺负大国”的尴尬局面,原因首先仍是中国人海洋意识的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海洋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直接后果就是忽视海洋权益,当然也就忽视了海洋装备的发展,“包括当时一些系统内的干部,也认为我们国家根本顾不上这些事情。”萧汉强说。

  刘光鼎耿耿于怀的则是,“文革”结束后,他曾给上级写信,认为虽然简陋、落后,但毕竟有了船和基本设备,可以到南沙、曾母暗沙去勘察,结果没有得到支持。 

  “如果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能挺近南海,进军东海,并坚持下来,今天肯定是另一番局面。”萧汉强说,“周边国家已经在南海开采了12亿吨以上的油气,那里有我们的资源。”

  几十年后的今天,看到“海洋石油981”终于“钉”在西沙,萧汉强很欣慰。他说,这是几代人的梦想。 

  (本文参考了《海上钻探三十年》(《探矿工程》1999)等公开资料)

(原标题:为南海而生——你所不知道的“海洋石油981”)

上一页123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石油钻井平台 海洋石油981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本外相称与王毅长时间会谈 从后门离开
  • 体育中超-国安2-0 社区盾阿森纳3-0曼城夺冠
  • 娱乐徐静蕾:王朔舒淇粉丝 与黄立行不婚不生
  • 财经福建投放救市猛药背后:房地产大而不能倒
  • 科技联通收入增幅剧降:FDD牌照发放过晚
  • 博客红烛:中国古代杀人刑场揭秘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家长PS孩子进风景伪造旅游“晒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