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起源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 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 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 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 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年”的由来

年是汉族民间传说的凶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一样,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要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敲锣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