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到2013年,《人民日报》中提及法治词汇173461次,如图1所示,“法律”最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少。
结合图2我们可以看出在1978年是数据变化的分水岭,图2上的几个主要峰值分别对应法治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1982年,现行宪法——“八二宪法”审议通过;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2011年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议题。
1978年之前,《人民日报》上并没有“依法治国”的叙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可以说是中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准备和初步实践阶段。
1985年,《人民日报》上开始逐渐提及“依法治国”;
1997年,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数据图上出现的几次峰值对应着“宪法”的大事记:
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
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颁布;
1982年,现行宪法——通称“八二宪法”通过;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修正,2004年的宪法修订,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2年,现行宪法公布30周年时数据到达最高峰值。
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对“宪法”的描述也不相同。
1954年,大部分文章是各地人们如何讨论和歌颂宪法及宪法草案,而不是宪法本身和宪法精神。
1957到1976年间,《人民日报》中提到的“宪法”也不全是真正的宪法。如饼图所示,这期间《人民日报》提到“八字宪法”1604次,“鞍钢宪法”689次。“八字宪法”指的是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而“鞍山宪法”是指鞍山钢铁公司的一套企业管理经验。
经过30多年的法制建设,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地位和力量保障国家和个人发展。道路漫漫而曲折,每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通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辛求索。
“法制”和“法治”虽是一字之差,却截然有别。法学家们形象地把“法制”称为“刀制”,将“法治”称为“水治”,刀者,专政工具;水则寓意“法之公平”。
“法制”在《人民日报》的描述充满变化。
建国初,“法制”出现最多的语境是“法制委员会”;
60、70年代,法制的固定搭配往往是社会主义法制;
80、90年代,对“法制”的描述开始同公民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相结合,更贴近公民的生活。
“法治”目标的确立也充满波折。
从数据图上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对于 “法治”的描述到90年代才逐渐兴起。
1997年,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报告将过去通常讲的“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
结语:“法治替代法制”,“权利约束权力”,正如一句话所言:中国的法治“进化史”也是“治民”到“治权”的历程,这条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