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的一周前,袁隆平率团主持的湖南省龙山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亩产突破千公斤。
10月10日下午,也就是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前两个小时,农业部通报称,10日上午组织专家对由袁隆平领衔的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进行测产。结果显示,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稻百亩方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这位被媒体称为“国民科学家”的84岁老人,在数十年间一次又一次在田间打破记录,“他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他必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1953年8月,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在国家统一分配的号令下,他来到沅江之畔、雪峰山下的安江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平时担负着三门课的教学任务。就在这个湖南有名的穷乡僻壤,袁隆平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农业科研的18个春秋。
1961年,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株型优异,穗大粒多。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数了数稻粒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长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
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根据蒙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
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1964年,他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将其命名为“野败”,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1年,袁隆平无私地将“野败”材料提供给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研究。
1973年10月,在全国杂交水稻会议上,袁隆平发表论文《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全国达到208万亩,增产全部在20%以上。1981年,袁隆平被授予新中国第一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96年,袁隆平又提出中国的“超级稻计划”。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要是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了,我就心满意足了。 ”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实现了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他对身边的学生说:“要是第二期亩产目标800公斤实现了,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
等到2004年,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实现时,他又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
“我是一个从小喜爱跳高运动的人,现在搞科研,也是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如果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袁隆平说。
从1964年开始研究“三系法”杂交水稻开始,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至今已经有50个年头了。至今袁隆平还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只要田里有稻子,他几乎每天都下田。
他说:“我的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杂交水稻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播种到收获,我只要有时间,都要到试验田里去看一看。它长得好不好,要不要肥料,要不要水,有什么虫,有什么病。每天看着它成长,心中无比欣喜”。
今天,在中国4.4亿亩稻田中,杂交水稻面积已超过57%。“用7%的土地,解决了20%的人口吃饭问题”。
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中国也以国家的方式“回报”了袁隆平。
他是现今中国最有地位的科学家,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科研领域,无论是在高层还是在民间,他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影响力。
他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第4秒,穿着格子衬衫,神情严肃,出现在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级别为副省级(享受正省级待遇)。以“隆平”命名的包括一条马路、一个高科技开发区、一所大学的学院、一家注册资本1.05亿的上市公司,以及一颗小行星。
然而谈及最幸福的时刻,袁隆平提起的则是自己曾经做过一个梦。他梦见杂交水稻的茎干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一串串葡萄那么饱满,籽粒像花生那么大,他和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袁隆平说那个梦真是太美了,“梦见禾下乘凉,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这个梦,我做过两回。”
(梁超)
综合新华社、《人物》、《中国青年报》、湖南卫视、《环球时报》《湖南日报》等媒体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