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自杭州、深圳发起“闪电式”汽车限购之后,太原也玩起“狼来了”的游戏吗?
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太原市政府近日提出,到2015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要控制在110万辆以内。
据中新网报道,太原几家4S店工作人员均表示近期确实有限购传言,店内顾客流量明显要高于以往,消费者听信传言,纷纷购车“占指标”。
而记者拨打太原市政府热线电话咨询是否限购,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相关文件和通知
一个在限购出现之前完全算不上新闻的“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提法,现在已经足够让市民慌了神。
而这种恐慌情结恰恰源于地方政府屡见不鲜的“爽约”,一边辟谣“绝不限购”,一边搞“闪电突袭”,广州、天津、杭州、深圳莫不如此。
法治国家,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引导公众行为预期的基本方式,地方政府利用政策的灵活性大玩“狼来了”,迫使公众自发摸索出潜规则恐慌性购车,这到底是走的哪条路呢?
据郑州晚报报道,北京在出台限购政策之前也多次辟谣,成为日后民众不相信“辟谣”的最初范例。
早在2008年11月,曾有官员透露北京可能限制小汽车总量,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每年限发10万牌照”的传言当时甚为流行。
不过,北京市发改委迅速出面澄清。
当时的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明确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已作出决定,不会采取控制机动车总量、限制居民购买机动车、限发车牌等措施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
而随后两年,北京市交通委、发改委和环保局官员多次表态不会限制机动车数量。
据新京报报道,2009年10月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表示,北京近期还不会出台限制机动车购买的相关政策。
2010年9月,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对媒体表示,虽然机动车数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但市环保局没有控制机动车增速的计划。
直到2010年12月13日,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发布的还是“单双号限行、收拥堵费”等。
但是,部分北京市民先知先觉,在各个车管所分所排起长龙,二手车过户、新车上牌的数量比往日增加了一倍以上。车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而车管所工作人员则称限牌是“谣言”。
2010年12月23日,北京正式公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自2011年开始对小客车实施数额调控和配额管理制度。
在北京刚刚限购不久,2011年1月9日,广州就公布了《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讨论稿)》,提出“年内提高停车费”、“研究收取交通拥堵费”等30多条措施,并在全国邀请了几十位专家进行讨论。
据郑州晚报报道,2011年2月,广州市副市长甘新明确表示,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私家车数量算比较小的,“到目前为止,广州没有限购私家车计划”。
广州日报报道,在2012年3月,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表示 “目前广州汽车不限购”。
仅仅半年,汽车政策便出现大逆转。
2012年6月30日晚,广州市交通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广州市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的通告》,“限购令”第二天起立即生效。
广州实施限购之后,国内大中城市是否会限购引起了更多的猜测。
2013年3月,天津各大经销商中就流传着天津会在2013年5月份限购车辆的传言。
2013年8月,天津发布了《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其中提出,应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趋势,适时考虑采取限购、限行等办法,控制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纲要》并未给出明确机动车限行、限购时间,但也引发普遍关注。
2013年12月15日19时,天津市政府突然宣布对小客车实行“限购、限行”新政,被消费者批称“没有北京的命,得了北京的病”。
2014年3月25日19时,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26日起开始限牌。留给公众5个小时的反应时间。
2014年12月29日19点40分,深圳市政府突然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限购令和限外方案,宣布当天18时开始执行,留给市民20分钟时间紧急抢购,将“闪电战术”发挥到极致。
不仅如此,杭州、深圳两市还屡屡投放“烟幕弹”。
新华网报道,杭州市治堵办对于限购多次辟谣,表示杭州公共交通体系以及路网建设尚不具备限购条件,并认为这是车商为了刺激消费进行的炒作。
京华时报称,早在杭州发布限购令之前,杭州媒体统计2013年已经辟谣了10次限购令。
2013年3月25日,限购“狼来了”的故事再度上演,没想到来真的。网民只好幽怨感慨“杭州,你欠一个承诺,更欠一个解释!”
在深圳出台限购令一周之前,深圳市交委负责人还在首届北上广深交通会议上明确表态,如果出台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广泛听取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不学北上广。
南都记者去年12月29日下午向深圳市交委求证网络传言,交委工作人员答复称,至南都记者向交委求证前,他们没有听到任何关于深圳今天将限号限牌的消息。
然而当天傍晚,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闪电召开发布会,推出了限购令。
如今太原又说控制机动车总量,虽然太原政府尚未就是否限购公开表态,但那么多城市都有前车之鉴,政府的治堵招数越来越高,民众也不能跟不上形势啊。
2014年3月 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说,“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总理是北大法学的正牌法律专业出身,所谓“法务授权不可为”,针对的是公权力,法律没有允许公权力做的,都是不能做的。
可是中国哪一部法律规定了地方政府可以随意出台限制民众购买和使用机动车呢?没有。
四中全会再次提出“依法治国”,但一些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依旧喜欢使用灵活多变的政策治理模式,不喜欢死板的法律治理模式,让政府公信力屡屡受挫。公众在屡次受骗之后,自行摸索出“狼来了”的游戏规则,有网友调侃“哪个城市辟谣说不限购,你就赶紧买车吧”。
(新浪 晓航 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