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独家对话刘少奇俄籍长孙:中国对俄的友谊弥足珍贵

0

新浪独家对话刘少奇俄籍长孙:中国对俄的友谊弥足珍贵

第220期

2015年05月07日20:24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他是刘少奇的俄籍长孙,48岁才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他的俄罗斯名字叫阿廖沙,中文取名刘维宁。在他敞亮的广州办公室里,与新浪新闻的对话持续了近4个小时。

开篇语

阿廖沙在广州的办公室阿廖沙在广州的办公室

  5月9日,俄罗斯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60岁的阿廖沙将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广州通过电视观看这场庆典。

  接受检阅的队伍里,有他88岁的“爱琴姑姑”。

  满头银发的她将举着父亲刘少奇的肖像,与朱德外孙女刘丽,以及李多力、刘霞等4位中国代表,跟随“永存方队”走过红场。

  作为军人,曾在前苏联和俄罗斯军方工作近30年的阿廖沙知道战争的代价。在那场战争中,中俄是亚欧的两个主战场,千万生命为胜利付出巨大代价。

  作为亲人,阿廖沙更清楚这对曾在前苏联生活并经历二战的姑姑刘爱琴意味着什么,“经历过那么残酷的战争,70年的经历到现在还闪耀着光辉。”

  生于战乱年代,刘爱琴和14岁的哥哥刘允斌被送往前苏联。他们是赴苏的中共第一代领袖子女,同行者还有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等人。

  儿童院、集中营、逃亡、胜利,他们经历过九死一生。

  1955年,在中苏关系最好的时候,刘少奇迎来了出生在莫斯科的长孙,31岁的刘允斌和俄罗斯姑娘玛拉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他的俄罗斯名字叫阿廖沙,刘允斌还给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刘维宁。

  与幼年合影中明显的中国男孩特征不同,已花甲之年的阿廖沙,鼻梁挺直,蓄着一丛俄式小胡子。

  在他敞亮的广州办公室里,与新浪新闻的对话持续了近4个小时。阿廖沙说话时会直视对方,他认真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常常陷入对记忆的遥想。说到父亲去世26年后才得到消息,他低着头,苦笑了一下。

  中苏断交家庭离散、文革中爷爷含冤离世,父亲卧轨自杀,回归故里定居广州,时代的车轮碾过个人命运。

  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刘家的历史照片,写字台墙上悬挂着刘少奇的画像。阿廖沙说,这幅画像是他在街上卖旧货地摊上看到的,花了20块钱,“我在这个办公室里工作,累了看到它们,就有新的力量。”

“我会在中国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阿廖沙和妻子冬妮娅(左)、女儿刘丽达(右)阿廖沙和妻子冬妮娅(左)、女儿刘丽达(右)

新浪网: 今年4月15日,俄罗斯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你的亲友中谁获得了奖章?

阿廖沙: 爸爸的很多朋友、同班同学都获得了这个奖章。4月初,我从姑姑刘爱琴(刘少奇长女)那里听说了这个事情,爱琴姑姑也获得了奖章。

新浪网: 听到姑姑获得奖章,你当时什么感受?

阿廖沙: 非常高兴,看到了很多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和照片,里面有很多熟人。他们经历了那么残酷的战争,70年的经历到现在还闪耀着光辉。

第二天,我打电话给爱琴姑姑,姑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授章仪式。大家都很兴奋,很高兴。姑姑说,授章仪式很隆重,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作为代表授予奖章,很多媒体出席了活动,对老兵进行采访,献了鲜花。我爸爸的同学陈祖涛(红军著名将领陈昌浩将军之子,11岁到苏联)也在活动上发了言,回忆了那场战争,并对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行这个活动表示感谢。他的俄罗斯名字叫雅沙(音)。

新浪网: 俄罗斯5月9日在红场举行阅兵,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你参加吗?

阿廖沙: 我没有受邀去参加红场阅兵,因为红场面积有限,参加的人数也有限,只有5个中国老兵受邀参加,我会在中国庆祝这个节日。爱琴姑姑收到了邀请,她会去。

爷爷的拥抱,让我知道我是真正属于这个家庭的

1960年刘少奇在苏联,抱着5岁的阿廖沙(左)和姐姐索尼娅(右)1960年刘少奇在苏联,抱着5岁的阿廖沙(左)和姐姐索尼娅(右)

新浪网: 你的父亲刘允斌离开前苏联时,你多大?

阿廖沙: 爷爷让爸爸回国时,我两岁。那是1957年,爸爸结束了在莫斯科大学的学业。爷爷让自己所有在苏联的孩子回到中国,用在苏联学到的知识,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浪潮中。

新浪网: 母亲是如何向你描述父亲的?

阿廖沙: 那时候我很小,对爸爸的记忆只是他很善良。妈妈形容爸爸是一个很正直、很诚恳的人,是个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妈妈说我的性格也遗传了很多爸爸的性格。妈妈写了很多信,里面有描述爸爸的性格。

新浪网: 哪些性格很像爸爸?

阿廖沙: 一个是善良,一个是审慎、郑重,我女儿说是聪明。我的学习能力很强,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习考试都很好,这些是遗传父母的。

新浪网: 在你的印象中,父亲是什么样的人?

阿廖沙: 我对爸爸的印象有两点,一是父亲永远是一个很公正公平的形象。因为爸爸是刘少奇的儿子,是革命先驱的后代,在苏联接受的教育,既是共青团员,又是共产党员,随时都是刚正不阿的形象,不让任何人受委屈。另外一个印象是,他无时无刻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这也是日后驱使他做事业的使命感和动力。

新浪网: 你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中苏关系恶化对你的童年生活有影响吗?

阿廖沙: 我的童年生活很普通,和其他苏联儿童一样,在体制下长大,上幼儿园上学,惟一的不同就是没有爸爸,被妈妈一个人带大的,当时很多小朋友也是没有爸爸的。

新浪网: 1960年秋,刘少奇带队到莫斯科参加81国共产党工人代表会议期间,看望了你们一家人,你还能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阿廖沙: 那时候我5岁,爷爷来看我,我也留存了一些照片,印象很深刻。和爷爷见面非常高兴,他热情的拥抱我,很真挚的感情。长大后回想起见面的情景,觉得爷爷真的很疼爱我们,感情非常深,让我觉得我是真正属于这个家庭的,是家庭的一份子。这也激励我继续做一些事情支持这个家庭。

新浪网: 那次见面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阿廖沙: 那次大会以后,中苏关系恶化非常快,信息沟通越来越少,交流也越来越少。直到很多年以后,中俄建交才有一些信息慢慢浮现出来。这次会面的确影响到了很多以后的生活,尤其是在我成年懂事以后才慢慢意识到这次见面的影响。

当时爷爷参加共产主义大会,赫鲁晓夫和毛泽东有很多分歧,他去调和,位置很尴尬,要调和中共和苏共的矛盾。他几次去莫斯科都是为了减弱这个矛盾,特别忙。但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孙子孙女还有儿媳见面。

“母亲不来中国的决定,救了自己也救了两个孩子”

1960年刘少奇在苏联与儿媳玛拉(右一)和孙女孙子合影1960年刘少奇在苏联与儿媳玛拉(右一)和孙女孙子合影

新浪网: 1957年,父亲回到中国投身原子弹建设。1958年,母亲玛拉曾独自一人来中国看望父亲。她为什么没留在中国生活?

阿廖沙: 1958年,妈妈来中国和爸爸住了一段时间。其实,妈妈也不想和爸爸分开,也不想家庭离散。开始的计划是爸爸先回中国,然后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来到中国生活。但是,妈妈最后一次来到中国以后,内心有一种无法解释的感觉,觉得来中国对孩子不是太好,当时就做了决定,孩子们先不来。

新浪网: 她有什么顾虑吗?

阿廖沙: 她自己也没办法解释为什么要作出这个决定,可能是自己的预感。那时候,爷爷是国家副主席,爸爸也有很好的工作,报酬很好,如果来中国,生活不会有什么问题。后来的事实证明,妈妈的决定其实是救了两个孩子,也救了她自己。

新浪网: 1958年母亲回到苏联后,他们就分开了吗?

阿廖沙: 他们没有分开,彼此还是很想念对方,给对方写信。那些信现在还放在莫斯科,爸爸还是希望妈妈能把孩子带过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因为命运的安排,他们还是分开了。

他们没有离婚,他们从来也没有离婚。妈妈1964年把婚姻状态改成离婚,因为当时中苏关系破裂,为了孩子不受到牵连,必须把姓改成母姓,让别人不知道我们有中国血统。

新浪网: 为什么要隐姓埋名呢?

阿廖沙: 1965年前后,妈妈被问话、姐姐被监视。当时中苏关系在恶化,文化军事经济关系很差,很多苏联高官利用一切渠道获取中国的信息。妈妈刚好在他们感兴趣的圈子,苏联官方认为她在中国有一些朋友,会得到一些讯息。

那段时间,妈妈过得很不容易,要带两个小孩,还有很多工作。即便如此,她还是给了我们应有的教育。直到我长大毕业开始工作,妈妈也退休了,情况才开始好转。

26年后才知道父亲在文革中卧轨自杀

刘允斌(左一)和妻子玛拉(右一)一家四口的合影刘允斌(左一)和妻子玛拉(右一)一家四口的合影

新浪网: 父母分开后,你们和父亲或中国方面还有联系吗?

阿廖沙: 文革开始以后,父母基本不联系了,没有和爸爸联系的可能性,没有任何信息,也不知道爷爷和爸爸怎么样。

新浪网: 你们什么时候恢复了与中国亲友的联系?

阿廖沙: 1991年前苏联解体,妈妈与一些在中国的朋友陆续恢复了联系。1993年,爱琴姑姑来到莫斯科找我们,告诉了大家中国发生了什么。

关于爸爸和爷爷去世的细节,是爱琴姑姑告诉我们的。在爱琴姑姑来之前,我们已经知道爸爸和爷爷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不知道该不该信。

关于爷爷的死讯,我们是在报纸上看到的,只有四行字,大意是“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逝世”,也没有说什么原因,也没说什么时候。

关于爸爸,更加没有任何官方消息放出来,爱琴姑姑来到莫斯科,我们才知道细节。1967年时,受到牵连的爸爸在包头卧轨自杀。

新浪网: 你们当时很难过吧?

阿廖沙: 对,肯定的。那年我38岁。妈妈也非常难过,很忧伤,爸爸刚过世时才43岁。比我当时只大了一点。

新浪网: 得知爷爷和父亲的遭遇,你对文化大革命怎么看?

阿廖沙: 在前苏联时期,国家的观点和民间的观点都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不对的,评价都是负面的。但不是对中国人民有看法,因为不是人民造成的。

这个事件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影响到我家人的命运,我所看到的文革后果,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形象,都是一个负面的影响。我个人很难对这个事情有一个正面的评价。

作为红三代,我得到了帮助也被要求更多

5月5日联合会在广州举办纪念二战伟大胜利七十周年音乐晚会,阿廖沙和妻子合唱《斯拉夫送行曲》5月5日联合会在广州举办纪念二战伟大胜利七十周年音乐晚会,阿廖沙和妻子合唱《斯拉夫送行曲》

新浪网: 很多人认为,你父亲这段跨国婚姻的失败是时代造成的。你怎么看?

阿廖沙: 这段婚姻并不是不成功,爸爸妈妈很相爱,有小孩,也一起工作过、一起生活过。只是说是那个时代造成了那个结局,没办法评价。

新浪网: 父亲选择回到中国,是出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选择牺牲了自己家庭的幸福,回国报效祖国。你能理解他的做法吗?

阿廖沙: 很理解,毕竟是不一样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把国家的利益放到最高。

新浪网: 如果是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阿廖沙: 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毕竟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如果是同样的条件,我会和他一样,作出一样的选择。当然,感情上我希望我的家庭和我一起回到祖国,利益上我不想这样,有这么一个悲剧的结局。这个问题,在现在这个时代很难有答案。

新浪网: 对于爷爷和父亲这两代人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你怎么看?

阿廖沙: 我对他们非常尊敬,爷爷是红一代,在革命中做出了贡献,做出了伟大的事情,需要强大的意志才能打败敌人,他有惊人的毅力。我的父辈算是第二代,我也非常尊敬他们,像爱琴姑姑,在战争中受到很多考验。

新浪网: 你对父辈的红二代有什么看法?

阿廖沙: 非常尊敬,经历了中国最艰难的时期,他们都熬过来了,并且取得了成绩。

新浪网: 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中坚力量,比如你的叔叔刘源。

阿廖沙: 他也是这样,经历过很困难的时刻。不管他们之前经历过多少磨难,他们都隐忍下来了,成为国家的支柱。

新浪网: 你如何定义自己红三代的身份?

阿廖沙: 我自己没有觉得不一样,长孙也好,红三代也好。中国人对伟人的后代,有特殊的感情,我认为自己应该做一些工作,对中国人民、对国家做一些自己的贡献。

新浪网: 你和其他红三代有接触吗?

阿廖沙: 有接触,但是不经常。因为大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像一些纪念日、活动,家庭聚会时有见面。比如毛泽东的孙辈,包括毛新宇,朱德的孙子、孙女等,但并不是很熟悉。

新浪网: 作为红三代,你是否有很大的压力或者使命感?

阿廖沙: 这个身份有压力,也有职责。对我来说,会得到一些帮助,也有一些别人对我们监管的作用,对我有更高的要求。

未来中俄关系会越来越好,发展会越来越好

新浪网: 为什么决定来中国?

阿廖沙: 妈妈给我讲了很多事情,看了很多照片。我也想看看爸爸的墓,想回到爷爷的故乡。我1998年退役,2003年才能来中国,那时我48岁,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当时我也没想过要来中国定居,每次来一周两周,渐渐来的时间越来越长,几个月甚至半年。对我来说,中国和俄罗斯是不可分割的。

新浪网: 没来中国之前,你想象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阿廖沙: 我对中国很有兴趣,之前大多数信息来源是电视和报纸,以及听妈妈讲中国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我知道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很多,穿着一样的衣服,也是农业大国,人民吃米饭。俄罗斯每天吃小麦粥、面包。

新浪网: 第一次来到中国,印象如何?

阿廖沙: 看到一个很大的现代化国家,很吃惊。看到大家穿很潮流的衣服,很好客,很多高楼大厦,柏油马路,印象深刻。我一来就喜欢上了这个国家,很亲切。对我来说,相当于回到自己国家一样嘛。我现在常住广州,每年回俄罗斯两三周,有时也去中国别的城市出差。

新浪网: 你为什么选择在广州生活,而不是北京,毕竟你的很多亲戚都在北京?

阿廖沙: 和城市属性没有关系,我第一次出差到了广州,我很喜欢广州的气候,节奏也比北京、上海慢一些。虽然北京有很多亲人,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在广州生活。

新浪网: 为什么要成立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

阿廖沙: 来到中国以后,我非常热爱这个国家,就想做一些事情,利用联合会帮助中国和俄罗斯的商人,因为只谈商务是不行的。两国人民思维习惯不同,要将商贸和文化并驾齐驱,将商贸和文化联合起来。让两国人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多沟通多交流,多了解中国是怎么样的民族。联合会是在2011年成立的,现在在俄罗斯有近400名会员。

新浪网: 在你看来,近年来中俄关系有什么变化?

阿廖沙: 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越来越多,经济战略伙伴关系越来越紧密。

新浪网: 普京说过“现在是中俄关系历史上最好的时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阿廖沙: 普京总统说的非常对,现在这个时期是中俄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态度并不是太好,这种情况下,中国对俄罗斯的友谊显得弥足珍贵。中国是俄罗斯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在未来中俄关系会越来越好,发展会越来越好。

(新浪网 刘洋 广州报道 实习生李尹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