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尖企业家谈法治:制度滞后让创新者有风险

0

中国顶尖企业家谈法治:制度滞后让创新者有风险

第63期

2015年03月01日10:14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今天中国经济进入改革关键的时刻,法治更加重要。如果法治不到位,市场对财产权利的保护,对公平竞争的实现会存在很大风险。

开篇语

1“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五届年会”于2015年2月28日-3月2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

  2月28日晚7时,2015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在黑龙江召开。今年是该论坛的第十五届,主题为市场、法治与企业创新。

  当晚的主题论坛上,6位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经济学者,以各自的经历,围绕过去15年中国法治的变化依次发言。

中诚信创始人毛振华:作为企业,为法治进步慢担心

  资本市场的每一步发展都依赖于法律的调整,监督执法机构和整个运行的规范。如果没有法治的进步,没有司法体系的跟进,资本市场是无法运行的,会成为一个骗子的世界。从这一点来说,进步还是很大的。比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这些领域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监管部门还存在一些潜规则,让我们感觉到还不是一个高度法治的社会。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它的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企业,还是为进步的步伐慢了一点感到担心。所以现在党中央提出来建设法治中国,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只有中国成为一个法治国家,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国家。

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有的官僚意志凌驾法律之上

  从无到有,过去15年中国的法治建设有长足的进步,特别表现在立法方面。比如与金融有关的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劵法、公司法等,都陆续公布,填补了空白。从立法的角度说,体系、种类应该比较齐备。

  但在执行方面还有很大的空白。法治建设对市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法治建设中政府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立法部门要立法,司法部门要执法。但是我们看到,这1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司法形成了很大的冲突。很多时候,政府的行政意志和官僚意志去凌驾于法律之上,导致法律不能够有效的执行和贯彻。

  今天中国经济进入改革关键的时刻,法治更加重要。如果法治不到位,市场对财产权利的保护,对公平竞争的实现会存在很大风险。

东软董事长刘积仁:法治建设对法律制定者挑战更大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有一个很担心的事情。就是你可能在当时做了一个正确的事,但后来法律说明这是个错误的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所以,今天的法治建设,更大的挑战是对法律的制定者。特别是,今天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产生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现在看到的,往往是先有创新,后有制度。这样对于创新者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比如如何在互联网上从事医疗,它的合规、合法性的问题。像这些新生的问题,在法律的制定方面会远远落后于商业环境,或者市场的发展。

  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意味着我们的法律的制定者要领先于社会发展对趋势的预断。要跨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规则,这是对未来创新、知识产权、新的商业业态很重要的问题。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政府和企业不是对立关系

  法治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公平透明的秩序、规则,也就是我们讲的游戏规则。实际上,在亚布力早前的一次年会上,我们讨论市场规则,很多企业家认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对立的。

  我举个实践中的例子。中国的艺术品拍卖,过去是没有的,嘉德是第一个做的。这就就涉及到跟限行的文物法律的冲突,怎么走过去?

  实际上是,政府也在学习市场经济,我们也在学习。市场经济过程中,有一句话,创新是率先模仿。遇到问题后,我们就看国际上的拍卖是怎么做的。我们和文物局反复讨论,我们提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再来形成条例规定,最后再修改文物法,就形成今天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制度。

  所以我说政府和企业都在学习市场经济,只有这两个共同学习,相互促动,才能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的进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过去的法治环境不好

  企业家经营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过去中国的法治环境不是很好,造成交易成本非常高。我举个例子。哈尔滨一家林业公司分公司的一块地,有人想要拿到,他不在哈尔滨起诉,也不在哈尔滨的上级公司北京起诉,他到吉林起诉。法院判他有利,最后又判了个强制执行,完全没有经过任何正常手续。最后因为职工的不断上访,终于有了一个反转。这个事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个法院居然可以完全不按程序来做事情。

  我特别高兴的是去年以来,中央做了两个决定,一个是司法体制改革的试点,确定了框架,在六个省市开展试点;第二个就是公安改革,这两件事情在做的都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有了法律,谁来保证社会的司法公正,谁来维护治安。公安、检查和法院这套系统也在改革。公安改革,现在确定了待遇、职级,明确了他的责任。如果说这两件大的事情做好。司法改革做好,公安体系做好,100多项改革措施能落实,那依法治国才有一个基础。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用法治解决政府企业对立

  最开始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源自于计划经济,那时我们觉得市场经济好,因为有价格作为信号,可以配置稀缺资源,更加有效率。这就是200多年前亚当斯密讲的看不见的手。

  后来我们又深化了,市场不光是资源配置,很重要的是要解决激励问题,我们就知道了产权,所有制很重要。后来又知道,光有这个还不行,产权还要有政府保护。市场有规则。这就出现问题,制定规则是政府,政府和企业之间就出现了对立问题。

  怎么解决市场能够非常好的运行,又能起到资源配置的有效的作用,还能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政府在里面就做好事不做坏事?人类想了这么多办法,西方探索了这么多年,只有一招,就是法治。这就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是所有的经济人,包括政府,都接受的这种规则之下,让市场发挥作用,让所有人都有积极性。

  政府也做他的事,保护产权、建立规则,保护竞争,但是他又不去干预企业家不希望他做的事。这就解决了对立的问题,也解决了人们在设计上根本的两难,就是你希望一个政府是强有力的,制定规则、实行规则,你又不希望他强有力到干预你的市场活力。

  最后大家高度认可的是法治(rule of law)。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依法治国(rule of low)和以法治国(rule by low),现在看来仍然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这个概念,从思想的源泉上本身不是中国文化产生出来的,是人类文明长期的演变,发现法治有一系列的规则。在这种治理之下,大家按照共同的规则来运行是效率最高的,也是最公平的。

  (新浪网 刘洋 根据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五届年会实录整理)

  (新浪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文章关键词:亚布力企业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