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9月3日,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上将离世。
张震将军戎马68年,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房峰辉上将在人民日报,国防大学校长张仕波上将、政委刘亚洲上将在解放军报发表了对张震的缅怀文章,追思将军对人民解放军建设的巨大贡献。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先要普及一个小姿势:公开发表对领导人的缅怀文章,并不是简单的抒发感怀,而是一项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活动。通常是由领导人家乡、曾经工作单位的现任高级领导作为代表撰文。张震将军担任过副总参谋长,又筹办了国防大学并出任首任校长,因此,房峰辉、张仕波、刘亚洲三位上将的缅怀文章,披露的细节自是最有权威性。
缅怀已故的领导人,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作风,指导当前的工作。三位上将在文章中就深刻阐释了这样一个问题:老一辈的军队领导人“对谁严,对谁宽”?
严,首先是对自己严。张震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一时一刻也不懈怠地为党和国家工作,1951年他劳累过度病倒,养病期间仍思考着部队的军事教育训练,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任总后勤部部长期间,他不顾年过六旬及高原缺氧风险,坚持去青藏高原调研,历时68天,行程8000公里,在军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国防大学的学员是建军治军的中坚和骨干,身后有千军万马,他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军队的形象和战斗力,而从严治校的良好作风主要是靠领导带。张震出任校长后提出,要把治“浮”和治“假”作为重点,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不能浮在上面,必须深入一线,问诊把脉。为了作出示范,将军经常到教研人员办公室,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例和从事院校工作的经验,亲自修改教材教案,给教研人员传授讲课方法;经常不打招呼听教研人员试讲,不带随从人员直接到课堂听课;亲自带队现地教学,重温战争经历,体悟指挥艺术,到革命圣地“寻根”“问祖”。
在回忆录中,张震写道:“7年间,处在校长兼政委的岗位上,我深知自己的行为对学校工作的影响。要求全校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决不因年龄大而有丝毫的懈怠。我家住在北京的东城,距红山口有几十里,加上那时路况也不是很好,往来时间比较长,但我始终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如果去学员队听课,也要争取第一个坐到讲堂。”
至今,学校的一些老教员说起老校长,还都清晰地记得:自己站在讲台上,讲堂最后排坐着高挑清瘦的老人,就是我们的老校长——张震!
严,还要对干部作风严,这是凝聚战斗精神的根本。房峰辉在缅怀文章中写道,张震将军公道正派,在选拔领导干部时,强调要严格掌握选人用人标准,不能把那些吹牛拍马、不干实事的提拔到领导班子中来。他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教育后人“要无愧于先烈、无愧于历史”。
张震将军这两“严”,是老一辈军队领导人共同的特质。近期因旧居被强拆而备受关注的开国上将刘亚楼,亦是如此。他的儿子刘煜滨近日接受采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上世纪60年代,一位领导前来拜访刘亚楼时带了“人参酒”、水果罐头等土特产,面对刘亚楼的质问,这位领导大言不惭道:“没有别的意思,每位首长来我们都这样招待。”刘亚楼愤愤地说:“请你拿回去,我没有这个习惯。”他还让空军后勤部认真检查这个疗养院的作风。调查结果证明,这个疗养院确实在执行财务制度方面有大问题。
很多年轻的小伙伴们可能不知道,刘亚楼上将是第一任空军司令,建设空军斥资巨大,刘亚楼正是这笔钱的管家。电视剧《东方》生动地记录了一个场景,毛主席在批示查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后,与空军司令刘亚楼交谈。毛主席让刘亚楼敬个军礼,刘亚楼手一抬,就露出了衬衫袖口的补丁。其实,主席早就注意到了,他对刘亚楼说,你这个空军司令,手里掌握着这么多钱,却连给自己做身新衣服都舍不得。
对自己严,对自己舍不得。但是,将军们对有的人确实非常舍得,这是宽的一面。张震将军任国防大学校长期间,制定了《尊师重教细则》,要求在政治待遇和生活保障方面向教研人员倾斜;任军委副主席时,要求部队保证战士一天必须吃一个煮鸡蛋,来提高营养。他对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从未忘记,几十年来,每年节假日都要去探望烈士遗孀和遗孤。他尊重老同志,尽力解决好离退休干部的工资、用车、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
严和宽的问题,是治军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全军正在肃清郭伯雄、徐才厚的流毒,近期陆续又有部队高级将领因贪腐的消息传出。他们与老一辈军队领导人的作风恰恰相反,对自己宽,对跟自己一条线的人宽,对扎根一线的“老实人”严,对守规矩但不给自己好处的人提高标准。这样的人治军,寒了军心,乱了队伍,可谓军贼。
好的作风是靠领导带出来的。在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关键阶段,我们纪念张震将军,就是要把他身上的好作风传下去,重塑军魂。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