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释放什么信号?

十九大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释放什么信号?
2017年12月19日 07:36 解放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基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论断。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而不强”常常困扰着中国经济。目前,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居世界首位,而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是发达经济体的四分之一;中国用不足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不足其五分之一;中国在世界500强公司中的数量居第二位,但企业投资收益率却低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收益率的平均值。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中国经济跨越关口的重要方向。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相对比,与市场经济相联系,可以从时间维度、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来认识。所谓体系,则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制度相互联系的系统而构成的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系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从以下几个层面推进。

  第一,建设现代要素体系。

  生产要素是生产效率的基本单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从生产要素着手。企业是各类要素的集合或载体,产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国民经济则是各不相同产业的有机集合或集成。生产要素的质量、配置结构与方式直接影响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影响企业与产业的效率。经济学家波特用钻石模型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得出的结论是拥有的生产要素有差异。决定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多种,首位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可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与高级生产要素。其中,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或专业生产要素,包括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现代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专业生产要素更多依靠自身投资来创造。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其拥有的现代通讯、信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设计等高级生产要素不同。

  以现代生产要素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来提升国家、产业或企业竞争力、来支撑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加大对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品牌、文化创意的投入、运用与开发,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强专业化生产要素的开发与使用,深化专业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促进要素市场的“结构化”升级,促进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着力打造对高端产业与生产要素具有更强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形成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富有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环境。

  第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产业是供给体系的载体,产业既是企业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的基本与主干。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需要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就产业维度而言,一是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其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通过推进制造业强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依托积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加快科技金融、消费者金融发展,促进现代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四是加强水利、铁路、公路、航空、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这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与保障。五是推进产业协调、融合发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让先进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各个产业,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之间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如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设计、制造模式,以及众筹、分包、众包等新的商业模式的渗透融合,促进产业价值链转向中高端,并发挥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协同强的优势,着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第三,建设现代经济动力体系。

  目前,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现代动力体系,这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水平是衡量世界各国先进程度、现代化程度的标准。创新是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把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促使创新引领发展。

  要通过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配置,提高配置效率;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跨越“技术创新陷阱”;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在人力资本服务领域培育新动能,提高教育与研发生产力,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势在必行。

  第四,建设现代经济体制。

  现代经济体制应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与保障。这是因为,现代经济体系背后的、能驱动经济增长的,是由制度派生出来的激励结构,而这种激励结构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产权安排与有效的市场机制。

  这要求,完善产权有效保障机制、发挥产权创新的激励效用。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要遵从法律、完善契约、诚信、公平的市场文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完善市场主体秩序与交易秩序,促使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政府不缺位、不越位、有作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现代金融制度、信用制度和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不断进行创新实验的风险投资机制、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相对完整的资本市场等,能把技术创新和市场的需求有效沟通起来,推动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从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运用好财政、货币等政策对生产、流通、交换与分配领域的调节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打造一大批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国际一流的企业。

  第五,建设现代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供求结构性不平衡不匹配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体系质量难以满足人们消费升级与转化的需要,供给量有余,而质不足,供给体系升级赶不上消费升级,出现了产能过剩,出现了消费外溢的“海淘热”。改善供给体系的结构、质量与效率,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如今,现实中的各种初级要素成本上升,如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不可逆性,土地、环境成本上升的趋势业已形成,迫切要求提高供给端的效率,促使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生产率提升,促使要素效率高于要素成本,否则,集成这些要素的企业就难以消化,难以生存。可以说,当这些变化推动要素成本上升时,其效率能否相应提高就成为突出问题。这些迫切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迫切要求增长动力由低成本要素的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为此,需要加快建设现代政策体系。这包括,加快建设创新政策体系建设,支持创新、引领发展,支持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协调政策,促进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产业布局、实施竞争导向的产业政策;实现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政策。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有众多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的复杂系统,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形成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新的要素体系、新的产业体系、新的动力体系、新的体制安排与政策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人工系统。其中,要素体系是基本单元,产业体系是有效载体,现代经济体制是基础,政策体系是保障,它们有机构成发挥整体效应,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教务部主任,长三角研究院执行院长何立胜)

责任编辑:桂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