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福建南普陀放生鸽引环保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14:03 东南快报

  昨日,南普陀寺的鸽子更少了,相信再过几天大部分鸽子都会主动“搬离”南普陀寺。经本报和广大读者努力后,南普陀寺鲇鱼搬了家,鸽子也搬家,无序放生给南普陀寺带来的困扰暂时解除了。但是,放生活动还会继续,广大市民和南普陀寺的工作人员开始思考另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如何让放生不再带来这样那样的难题。

  大众放生 很少考虑后果

  为积公德而放生,在南普陀寺僧人眼里,是很平常的事。但放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却出乎他们的意料:放生鱼和放生鸽,从少到多,最后却造成一些不协调的尴尬;从鸡鸭到兔子再到蟒蛇,从家养到野生,范围在不断扩大。

  据南普陀寺知客德煌法师介绍,来寺庙私自放生的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没顾及到被放生动物此后的生存状态,以及此种行为会给寺庙带来的麻烦。有些放生者,不忍心看到家里喂养的鸡鸭猫狗在自家自然死亡,或因某种因素不能继续喂养,便带到南普陀寺来放生,这些人只是打着放生的名义,实际上是把南普陀寺当成动物“难民收容所”。

  在南普陀寺门口,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大多数人表示,只知道“放生”但自己没有参与过放生。在厦门从事导游工作多年的杨先生认为,根据自己接待游客的经验,可能是大众在放生的理解上出了问题,他接触的大多数游客认为放生只有在寺庙才会功德无量,在其他地方放生会影响效果,这可能是导致南普陀寺放生无序的主要原因。

  外来物种 不可乱放生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王荣国博士告诉记者,随意放生家禽和家畜是很不人道的,也是不受欢迎的。放生应该和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尽量放生野生动物,尤其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放生的地点,最好选择在大自然中,厦门岛内已很少有适合放生的地方了,如果寺庙能组织到岛外的江河、山野中放生最好。从另一层面来讲,放生还要多考虑放生后的动物是否真正获得了自由,放生后的动物有没有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不好影响,以及有没有对生态造成破坏。

  “其实,南普陀寺可以加强对放生活动的宣传,”王荣国博士说,“这样可以加强与信徒的联系,并让他们明白有序放生的重要性。”规范放生在宣传、组织、环保各方面一个都不能少。

  王荣国建议南普陀寺可以出面组织成立类似“放生协会”的机构,吸纳有放生意愿的市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纪律的放生活动。这样既可以与市民形成良性互动,也可以把放生活动引导到保护生态的主题上。

  王荣国提醒,放生外来物种时要特别注意,要看这些外来物种会不会破坏生态,要注意这些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下能不能生存。没有专家指导下,最好不要放生外来物种。如果寺庙出面组织放生,可先规定放生对象的范围,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