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长江日报 > 新闻报道
 


走进北京宇航员训练基地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27日 12:55 长江日报

  本报北京消息:

  北京西郊有一座中国的宇航员培训基地,也是世界上第3座大规模的航天城。

  航天城有最快1分钟转24圈的转椅。这里四面封闭,一张类似牙科治疗椅的转椅不但可以做180度顺时针和逆时 针的快速运转,而且可以同时上下前后摆动。转椅主要用于检查宇航候选者的前庭神经功能,以了解其对震动及眩晕的耐受能 力。当宇航候选者坐到转椅上时,双眼要戴上眼罩,头、脚及双臂都被固定。转椅一经启动就开始加速,最快时大约每2.5 秒就要转一圈,那种眩晕的滋味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电动秋千室主要用于适应空间运动和开展对空间运动病的研究。在高达数10米钢架的护卫下,一台貌似汽车的屋式 秋千被4条钢臂凌空提起。电动秋千荡起时,前后能甩出15米。空间运动病和晕车、晕船症状非常相似,飞船一进入轨道后 就会发生,持续2天至4天后症状自动消失。此病是载人航天事业的一大难题。

  几秒钟从4层楼高的冲击塔顶直落而下模拟飞船返回地球时冲击环境的冲击塔室,有一座约4层楼高的绿色铁塔,目 的是加强人的抗冲击耐力及研究多方式的防护措施。早在本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就开始研究人体对直线加速度和高强度冲击 的耐受能力,将高速行进的火箭车6米之内紧急刹车,以此测试人体的最强耐受力。

  飞碟般的人体离心机主要用于训练宇航员对超重的耐力和在超重条件下操纵飞船和通信的能力。训练时,宇航员坐在 固定的座椅上,任由离心机不停地自转和公转。

  离心机不同角度旋转的加速度,等同于飞船发射过程中第1级火箭分离,第2级火箭工作及分离和第3级火箭发动机 工作时的加速度。

  空气必须被抽掉的低压舱训练中心还准备了适应太空生活的模拟舱,包括工作舱、休息舱和卫生舱三部分。

  三间舱里都装有摄像设备,人的一举一动,包括入厕,都会被记录下来。当宇航员穿上特制的航天服走进低压舱之后 ,舱内的空气就被抽掉,宇航员就此进入“太空”,在几天以至长达两三个月的试验中,宇航员要忍受孤寂的煎熬。舱内既没 有电视也没有音响,就连一些摇摆幅度较大的运动也不可能。

  宇航员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就成了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看星认路是救命绝招,天像仪室是训练中的最后一个关卡,当灯光熄灭后,一个极为绚丽的太空世界---太阳系的 璀璨、银河系的广袤无不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恍惚中,“飞船”开始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要在这里识别他未来行走所要经过的 路线,记清引导飞船入轨的一个个路标---那一只只看似相同但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小星星。认路是为了防止飞船在航行过程 中自动系统发生故障,如果出现故障,宇航员不得不用手动装置,那时就只能依靠自己重新回到地球上来了。




相关报道: 清华大学将“两弹一星”精神建世界一流大学
相关报道: 中国太空育种泰乐菌素接种成功
相关报道: 远望四号船安抵江南码头
相关报道: 专家说我国尚无航天飞机计划
相关报道: 跨越2000年特别报道:中国宇航员振翅欲飞
相关报道: 我国已挑选出若干名宇航员候选人

相关专题:我国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江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