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新华通讯社 > 新闻报道 |
新华社烟台12月3日电:(记者张松青) 近日的南风给烟台海域连日的严冬送来了一丝温暖。打捞“11-24 ”沉船“大舜”号遇难者的工作正日以继夜地进行。记者来到离沉船最近的渔村姜格庄镇云溪村,从这里向海上望去,只见多 艘救捞船和其它船只在沉船四周作业,一片忙碌。夜晚灯火通明,作业不停。 夜访渔家识海性。为了弄清事故发生和抢救的有关情况,记者多次到云溪村调查采访。11月30日夜找到了一些深 识海性的老渔民。他们介绍说,从烟台七夼到威海双岛,有上百公里一浪接一浪的“三浪”区,滩长水浅船难行,风浪天历来 令渔家望而生畏,而“大舜”号沉沿之夜海上阵风达到11级,浪高五六米。围着火炉,老渔业队长林连贵说:“能不能出海 看三浪,三浪三浪不能闯;它前浪连后浪,浪浪都开花,中间没间隔,叫人难喘息,年年都有渔家葬身三浪中,那天夜里我们 从海中捞起的人身上还是软的,肚子也不鼓,正是在三浪区里刚呛死的。”这个“三浪”区中的云溪村东距威海33公里、西 距烟台55公里,平时是移动电话的盲区,因“大舜”号在这个偏僻渔村的浅海养殖场中搁浅沉没,一夜间为世人瞩目。 从25日凌晨至今,一直坚守在滩涂窝棚里指挥部队的烟台警备区副司令高全福说,海难是不幸的,抢救遇难者遗体 是对遇难者及其亲属的安慰。从29日开始,部队才有固定的营区。参加抢助的部队多、兵种多,有我们警备区的、威海水警 区的、威海军分区的、北海舰队的和武警烟台支队的,烟台武警支队刚由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来换防。 有着给解放军送衣、送饭、送温暖的光荣传统的胶东老区人民,像当年一样爱护子弟兵。25日凌晨抵达云溪村抢救 遇难者的官兵匆忙出动,许多人只穿着迷彩服,有三分之一是刚宣布退伍命令即将离开胶东的战士,许多人冻得索索发抖仍顶 风冒雪坚持在海边巡查。云溪的群众及时送来了棉衣,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战士穿。记者夜里在部队 的窝棚采访时,正碰到姜格庄信用社、地税局、教委和一中的同志来劳军,送来了一桶桶冒着热气的姜汤、一个个煮熟的鸡蛋 、一箱箱苹果和一袋袋花生。云溪村还专门派人为部队做饭、做菜;让出了海滩边渔业队、虾场的窝棚给部队住,虾场的人搬 到虾池边住。记者在村部见到一脸倦容的村党支部书记贺传选,他从25日以来已经三四宿没合眼,忙抢救的事,忙村里的事 ,忙部队的事。 夜幕低垂,涛声依旧。逝者已去,生活之树常青,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永驻。 相关报道: 船长曲恒民誓与“大舜号”共存亡纪实 相关报道: “大舜”轮沉船第一笔保险赔款给付 相关报道: “大舜”号已打捞出一百二十五具遗体 相关报道: 综述:近年我国最严重的“11-24”海难 相关专题:烟台附近海难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华通讯社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