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日电:北京西北郊,著名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附近,绿树丛中掩映着中国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 中央民族大学。它是全国惟一一所聚齐了五十六个民族学生的高校,可以说是中国各民族团结友爱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它的前 身、中央民族学院,兴建于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的一九五0年。近五十年来,该校已培养出六万多名各类毕业生,其 中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的六十多人、厅局级的四百多人、县处级的八千多人。此外,还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中国许多少数 民族的第一位硕士、博士、副教授、教授都是出自该校。 国家民委常务副主任陈虹在接受访问时告诉记者,象中央民族大学这样担负培养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任务的院校 全国共有一百多所。这位负责民族事务的高级官员强调:“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决不是安排几个人的问题,而是政 治上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民族关系是一种相当复杂和敏感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治乱、国运的兴衰、国力的强弱。在民众中享有威信和有 着影响力的各族干部,对民族关系的和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陈虹介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 大,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人才的宏大队伍。从一九五0年的一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 近二百七十万人。现在,全国五个自治区、三十个自治州、一百二十个自治县政府的主要领导,都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干 部担任。少数民族干部正是自治权利的体现者和行使者。在中国各级人大代表和各级政协委员中都保证各民族的名额;在各级 党和政府的工作部门都注意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在新中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不仅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还有法律作为保障。陈虹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和一九八四年五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配备 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等方面,都作了专门规定。 早在五十年代,中央政府就提出,少数民族不仅要有行政干部,要出党的书记,要有军事干部,文化教育干部,还要 有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以及各方面的人才。陈虹表示,这已经成为现实。目前,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中,在企事业单位从 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已达一百六十四点四万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六点二。近几年,从事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数 量也有所增长。中新社记者 张明新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