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扬子晚报> 新闻报道
 


特写:昨夜今晨南京10万人大出游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5月01日15:34 扬子晚报

  本报讯:“五一”七天长假,再加上气象台预报天气晴好,南京外出旅游的人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从昨天起,南京火车站、高速公路各发车点、中山码头,都集中了大批整装待发的出游人群。通往旅游风景区的火车票和机票提前售罄。据南京市旅游局预测,“五一”期间南京将有40万市民外出旅游,其中4月30日和5月1日出发的人约有10万人。这10万人是如何离开南京的,昨夜今晨,本报记者分头出动,目击了他们启程时的热闹情景。

  昨晚8点半,记者来到南京站,看到两个候车室和广场上6个临时候车点,拥满了排队等候上车的游客,足有上万人。该站主管客运的副站长刘静仪一见到记者就称“太火爆了,让人受不了”。她介绍说,从29日晚18点到30日晚18点,已经送走旅客4.13万人,而平时每天候车的人不超过两万。到5月1日早晨,还将有两万人在这里乘火车。出游的人潮可分为学生结伴游、举家外出游以及团队出游三大类。发往东西南北方向的列车,趟趟超员,已没有热线和冷线之分。在站台上,记者遇上了家住卫岗的谢老师一家,她和女儿及两个外孙当晚乘426次去天津旅游,而老伴已经带着儿子、儿媳提前赶到那里,做好接应工作,并安排回程车票。来自扬州大学的吴姓学生和南师大的三位同学结伴前往黄山,提前三天买票,仍没买到有号票,只能站到黄山站了。据他们介绍,班上的同学大都利用这难得的长假,结伴外出旅游。

  昨晚10时,记者来到南京港候船室,大厅内极为拥挤,多是出游到庐山、武汉、三峡、重庆、上海的市民和学生。据该港客运值班长徐红生介绍,这种拥挤状况已经多年未出现过,候船的人是平时的三倍。晚上8时,载有450多位南京游客的“庐山”号旅游客轮离港。8时30分,江汉119号轮满载500名游客前往四川奉节。仍在这里等候的人,是夜里12时前往上海的。明天还有一班“燕山”号旅游包船前往重庆。

  今天凌晨,中央门长途汽车站的工作人员迎来了今年元旦以来最为繁忙的一天。5时起,出游的市民便挤满了候车室。6时,车站广场也挤满了背着小包等待班车的旅客,此时,沪宁线、黄山、九华山等线的车票便已售罄,车站只好大量增开临时班车。车站值班室的同志告诉记者,今晨出行的旅客人数,已超过春运最高峰时的人数,其中沪宁线及开往各旅游景区的班车尤为繁忙,昨天,仅沪宁线车站就增开了140个班次的班车,今天,增开的班车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长途汽车东站同样人潮如涌,至早晨6时30分,计划上午开出的所有线路的班车车票全部售完,其中,开往扬州、宜兴、溧阳等南线地区的班车尤为紧张。记者在广场看到,往扬州方向合乘的桑塔纳轿车生意也是特别好,全家人出行的见班车紧张,干脆包车出游。等待临时增开班车的旅客,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他们多是准备到扬州、宜兴等地作短期旅游的。在车站调度室,手持增开班车申请的车主,挤满了房间,调度由于过度忙碌,以至于不能与记者说上几句话。车站周站长对记者说,今天的繁忙,将远远超过春运。

  7时10分,记者来到了高速公路南京段收费站。此时,高速公路往上海方向的汽车已较多,记者稍作计算,一分钟内通过的车有18辆。收费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的车辆较往日明显偏多,而且与平常不同的是,这些车辆基本上是旅游客车和轿车,货车极少。

  上午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一派繁忙。8时许,南京飞往广州的5337航班准时起飞。昨晚的机场总值班张军先生告诉记者,30日出港的旅客达到5500人,而平时每天只有两三千人,这些满员的航班,大多飞往北京、西安、大连、厦门、海南、桂林、昆明等旅游城市。飞往青岛、张家界、南宁等地的航班,因游客突增,不得不临时增加多个航班。他说,仅5月1日上午出港的游客,就有2000多人。

  据调查,南京人“五一”出游的热点地区首推北京,乘卧铺去北京旅游的人超过任何一年,浙江人春节后来宁促销“真山真水真空气”如今有了丰厚的回报,天目山、浙西大峡谷、桐庐等地成为众多旅行社的首选线路。江西的龙虎山、庐山,安徽黄山,山东泰山的线路也满员。省内游最集中的地方依然是苏州和无锡,到江南古镇周庄、直、同里游览的,因放假时间充裕,多选择两日游





相关报道:图文:古都南京迎来旅游高峰
          杭州宾馆“五一”期间住宿价“封顶”
          图文:“五一”旅游广东水陆空全线爆满
          特别提醒:外出旅游要防狂犬病

相关专题:假日旅游专题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欢迎下载信息即时传送软件-新浪点点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扬子晚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