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四日电:(记者赖海隆)一只被誉为瓷中极品的宝瓶——外粉彩内青花镂空六方套瓶在海外漂泊了一百四十年之后,今天终于回归故里。 在一个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后,北京的孔庙向国人展示了这件穷极工巧的陶瓷制作。 一个多月前,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这件被标为六百三十九号的拍品在六分钟内经历了四十四次叫价后,被五十三号竞买者——北京市文物局公司代表以一千九百五十万元港币买下。 一个星期后,香江夺宝的幕后决策者——文物公司兼翰海公司总经理秦公因积劳成疾而与世长辞。 这一事件令这只价值千金的宝瓶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那么,这件遗失于一八六0年英法联军入侵时期的圆明园遗物究竟有何奇特之处呢?专家们在今天谈起它的时候仍难以抑制激动兴奋之情。 “这是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制造出来的一个登峰造极的作品。”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是这样评价这只宝瓶的。 这只六方套瓶产生于中国陶瓷工艺达到历史顶峰的清朝乾隆时期。乾隆八年唐英的奏折称“夹层玲珑交泰”瓶等九种新拟式样中,就包括这只宝瓶。 专家们说,制造这只宝瓶至少有三难:六方瓶不能上圆盘拉坯,成型极为困难,此为一难;此瓶镂空后的瓷胎由于应力改变,烧造中极易变形,此为二难;内青花处粉彩套瓶,即瓶中再套一瓶,其工艺须两次入窑烧成,成品率极低,此为三难。 有此三难,令这件传世作品极为罕见。目前已知仅存两件,另一件现藏台北鸿禧美术馆。 今天与宝瓶同时展出的还有北京文物公司历年来征购的珍品,如宋版的《春秋经传》、赵孟(左兆右页)《归去来辞》《水村图》、鲜于枢书《石鼓歌》、钱维舟的《苏轼仪舟亭图》等,还有如“玉版十三行”、“明宣德时期青金蓝釉钵”等,大多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迄今为止,北京文物公司已收集了流散在海内外的文物达百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二十万件以上。(完)
|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