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天津:学生择校现象令有关方面鞭长莫及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6月23日 14:49 天津日报

  本市小学的招生刚刚结束,然而就此招生的话题意犹未尽。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按理说,不应存在教育上的不平等。然 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本市各小学的教育水平实际上差别较大。据 此,许多学龄儿童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到哪个学校就读,是一件 大事。

  根据“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无论是重点校,还是普通校,对待学 片内符合条件的学龄儿童,都要做到来者不拒。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取得重 点校“片内生”的资格,一些家长费尽了心机。

  家长用心良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个别家长做假的手段十分高明,单从文字材料上 来看,校方很难辨其真伪。

  过去通行的做法是,家长将孩子的户口迁至某个亲属家,而这位亲属 刚好在一所重点小学的学片内,一切都顺理成章。为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教育管理部门规定,除极特殊情况外,孩子的户口随直系亲属(父母、祖 父母、外祖父母)的,方可上本片内小学。而大多数重点校又规定,随“ 四老”(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必须超过3年以上,有的是5年以上,校方 才认可。

  由于种种限制,“半真半假”的老办法行不通了。个别家长把心一横, 干脆做起了全须全尾的“假活儿”,倒也落得个爽快。

  例一:“挂靠”空房。在学片内找一间空房,烦人托窍,把自家的户 口“挂”到这间房子上,再开一个假房证,“材料”就齐了。

  例二:冒认“干亲”。在学片内找一户同姓人家,让孩子认个“亲”, 户口本上添个名,事成后“必有重谢”。

  例三:一房多户。通过关系,一个偏单,可以上几户人家的户口,大 家的孩子上学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校方苦寻对策

  同样不符合“就近入学”的条件,有的家长设法使自己的孩子成了“ 片内生”,而更多的家长只能咬牙出资为孩子“择校”,这无疑是一种不 公平的结果。对于弄虚作假者,了解内情的家长自然要向校方和教育管理 部门积极举报。

  本月初,就在小学招生工作全面展开之际,塘沽区一所区属重点小学 的做法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为仅从“三证”(户口本、房证、独生子女 证)上看不出真假,这所小学决定在招生期间,组织教师对“片内生”逐 户进行访查,验证其是否住在学片内,及与户主的亲属关系等。

  一位家长给本报写信说,校方让家长请假陪孩子在家等候,老师来了 问这问那,还暗地里找邻居核实情况,这种对家长不信任的态度,令人十 分反感。学校没有理由怀疑,所有的家长都有做假的可能,你有查户口的 权力吗?

  也有的家长认为,如此全面访查,对于企图靠做假蒙混过关者,是一 种有效的鉴别方法,校方的行为可以理解。

  学校解释说,因为一些“择校生”家长认为校方“打假”不力,造成 事实上的不公平,反映非常强烈。面对舆论压力,只好出此下策。那么, 校方耗费人力物力,结果如何呢?该校报名“片内生”近200人,经过深 入访查,实际具备“片内生”资格者仅有110余人。也就是说,占报名总 数的约40%是假“片内生”,要被拒之门外。

  无独有偶,几乎与此同时,一市属重点小学经过认真鉴别,也查出占 报名“片内生”总数约20%的不合格者。

  呼唤解决良方

  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的情况表明,这一问题目前在本市各重点小学中普 遍存在。记者采访了多家重点小学的负责人,发现假“片内生”确实是令 他们感到头疼的一个大难题,许多学校采取了类似家访式的对策,但做假 者仍层出不穷。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造假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如何彻底杜绝这一 社会现象,我们确实没有什么高招。那些为家长帮忙造假的人,总认为自 己是帮人做了件好事,犯点小错误也情有可原。反正是为了孩子上学,假 材料用完后立即销毁,不留后患,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基于这种心态,个 别家长在搞小动作的时候,常常会有人网开一面,亮起“绿灯”。

  看来,要解决这个带有社会性的问题,教育部门作出努力的同时,也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

  本报记者费涛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天津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