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北京晚报

特写:北京世界建筑师大会探营

http://dailynews.sina.com.cn 1999年6月23日 16:23 北京晚报

  今天,来自全球的数千名建筑师云集北京,共庆自己的节日--第20届 世界建筑师大会。

  赶在大会召开之前,记者通过走访大会组委会以及中国建筑学会有关 人士,对大会进行了初步探营。

  揭开大会主题展的面纱

  据了解,本次建筑师大会的主题为“21世纪建筑学”,大会主题展不 仅将对本世纪百年建筑加以总结,同时还将对下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作出前 瞻,因此十分引人注目,再加上此次主题展只对参会者开放,更增加了几 许神秘感。

  6月16日上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负责大会申办和主持大会主 题展的张祖刚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主题展的情况。

  大会主题展将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展览将分成两大部分在两个厅展 出,面积各为1500平方米。第一部将分为序厅、展板、模型三部分,由华 南理工学院负责布展。

  主题展的序厅将特设一个长5米、宽3米的大屏幕,本世纪百年建筑史 将被分为5个时期,片长15分钟,250幅幻灯片将连续在大屏幕上播放。据 了解,这250张幻灯片是从1000项世界经典建筑中选出来的。开篇主打将 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它被视为世纪之交的标志性建筑物。

  幻灯片最后将定格在由著名建筑师 皮阿诺 为新卡里多尼亚设计的 TJIBAOU文化中心,因为这项设计虽是用现代材料建造的,但最终表达的 仍是传统文化,正如皮阿诺所说:“建筑真正意义的文学性应通过寻根、 通过感激历史恩泽、尊重地方文化而获得。”另外,这项建筑还与自然 生态融为一体,符合21世纪建筑的发展方向。

  穿过序厅,迎来的将是80块展板组成的图片展。与以往布展不同的是, 此次全部应用计算机技术,筛选出的建筑方案全部存入光盘,再用彩色喷 墨打印机打印出样,不仅效果好,还省时、省力、省资金。从浩如烟海的 世界建筑中筛选出250项建筑,难度很大,这项工作在以前历届建筑师大 会一直是空白,这次终于被中国填补。

  模型展入选的总原则是,重视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强调生态建筑、生 态城市,提倡节能,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体现地方化的倾向。根据这一 原则,参选的都是1996年以后问世的全球最新建筑艺术作品,如英国爱丁 堡的国际会议中心及高达1265英尺的千年塔、苏黎世的国际机场等。

  主题展第二部分将由北京建工学院负责布展。展览将分三个部分:

  1、国际学生竞赛展。2、建筑教育。3、书展。从已入选的项目看, 都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时空及文化区域的建筑创作趋势与成就,并鲜明地反 映各种建筑文化的相互冲击与影响以及各地域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建筑的影 响,具有很高的学术和信息价值。

  吴良镛教授肩负重任

  今年已77岁高龄的本次大会科委会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清 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无疑是本届建筑师大会的焦点人物。他既是本次大 会总报告人之一,同时又是《北京宪章》的起草者。

  据悉,吴老是两年前被中国建筑学会确定为本次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 并做大会主旨报告及起草《北京宪章》。吴老认为,起草大会主旨报告和 《北京宪章》是一件庄严而艰巨的准备工作,要将整个世纪的历史与现实、 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种种正在发展中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予以剖 析整合起来,绝非易事。用吴老自己的话说:“自接受这一任务之日起, 战战兢兢,食无甘味,不断求教专家,查阅文献,努力思考,简练揣摩。”

  据了解,如果本次大会最后通过《北京宪章》,它将成为国际建协正 式文件载入史册,引导21世纪初叶建筑发展的趋势,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 发挥重大影响。这将是中国建筑界对世界建筑业的巨大贡献。

  不论是组委会有关人士还是建筑学会的有关专家,提起吴良镛先生无 不推崇备至。吴老不凡的经历奠定了他在中国建筑界的权威地位。 吴老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来清华协助梁思成先生创办清 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获美国匡溪艺术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工学硕士学位。 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系副主任、系主任、建筑与城市 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国际建筑协会副主席。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他1993年当选世界人类聚居学会(WSE)主席,是新中 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他规划设计推出代表作品“北京菊儿胡 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被授予联合国1992年度世界人居奖、亚洲建协优 秀建筑设计金奖和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曾主持编写全国通用教 学用书《城市规划》,著有《中国古代城市史纲》(英文版)、《城市规 划设计论文集》、《广义建筑学》等。1996年3月国际建筑师协会授予他 “建筑评论和建筑教育”奖。

  21世纪建筑的发展方向

  时值世纪之交,21世纪的建筑将向何方向发展?吴良镛先生认为,下 世纪建筑的发展将呈现两个基本趋势: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科学 技术与人文结合。从大会已精心编辑的120篇各国建筑师递交的论文中, 建筑师们也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两个基本趋势。

  关于建筑与环境。不少建筑师不约而同地提出建筑与环境应该协调发 展的思想;未来的建筑将更加强调环境意识、生态观念、可持续发展的思 想,要体现在创造宜人环境的建筑中。

  关于建筑与城市。建筑师们提出“建筑-城市-园林”三位一体的思 想,并强调应将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学科来对待。在当前与未来的 信息社会里,城市的结构、形态也必然变化发展,建筑已扩展向融于城乡 流动空间的创造,并在内容上向多方位发展,走向群体设计,走向“巨型 建筑”等。

  关于建筑与技术。建筑师们提出在当今各国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之时, 要重视高新技术、适宜技术、传统技术共存发展的特点,提倡将各种技术 加以融汇贯通从而推动设计观念、方法和形象的创造。杰出的设计,像柯 利亚根据印度气候与技术条件所创造的“通向露天的空间”和利用自然通 风的“管道式住宅”;杨经文的生态气候高层大楼,就是基于在炎热地区 节能观念的新作品,在功能满足、技术运用、形式创造上都非常出色地显 示了这一点。

  关于建筑与文化。建筑师们认为,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背景下, 建筑文化的发展仍应是多元化的;建筑师们要重视发掘、继承、弘扬地区 的建筑文化,把地区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融汇进现代建筑文化中,创造各 地区新的建筑文化;建筑发展的大方向应该是“世界建筑地区化、乡土建 筑现代化”。为此,要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使其交相融合,发展“融贯 文化的建筑”,即“跨文化的建筑”。

  六年前得到的机会

  张祖刚先生向记者讲述了申办此次建筑师大会的情况,回想起申办经 历,他用了三个字概括:不容易。

  中国申办建筑师大会是从1985年开始的。在埃及召开的国际建协会议 上,中国第一次提出申办建筑师大会, 但由于准备不充分, 申办未果。 1987年在英国的布莱顿,美国芝加哥派出庞大的代表团,他们凭借雄厚的 财力和强大的宣传攻势,使中国的第二次申办搁浅。1990年在加拿大蒙特 利尔的申办会上,中国再次失利。中国建筑学会没有气馁,从前三次申办 失利中吸取教训,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第一步,先将国际建协的官员请到深圳参观,让他们目睹中国的发展 变化。第二步请芝加哥领事馆出面联系,召开记者招待会,展开宣传攻势。 第三步,精心挑选竞选演说者。最后确定由建筑学会一位英语出色又富于 激情的副理事长出马。为配合竞选演说,还请专人精心为北京制作了一部 录像片。

  由于准备充分周密,在1993年国际建协第19次代表大会上,中国代表 团一亮相,好评如潮,一下子把韩国、菲律宾及一些欧洲申办国家都震住 了,在不足200张票中,中国得了90多张,终于赢得了第20届世界建筑师 大会的主办权。这也是亚太地区第一次获得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主办权。此 次申办成功,无疑是给了中国建筑界一个极好的机会,扩大我国的政治影 响,促进我国建筑走向世界。(本报记者郭强)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