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总理亲自加了这些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总理亲自加了这些内容
2018年03月05日 12:18 封面新闻

  原标题:封面专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总理亲自参与 回应社会关切

  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任内的第五次《政府工作报告》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对此,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副司长马志刚,披露报告的起草过程。

  起草组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步成立

  据马志刚介绍,《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是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衔接的,相较于往年,今年起草组成立时间较早,是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步成立,进行报告起草工作的。

  此前,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组一般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到后期时成立。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时任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向东介绍当年起草工作时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开完,中央确立来年大政方针之后,就着手起草。”

  以去年为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举行,2016年12月31日,起草组就拿出初稿。

  同样,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结束后,起草组完成报告初稿。

  按惯例,报告从起草到提交大会,一般经历4次大的会议审议。

  今年1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讨论。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进行讨论并提出重要的修改意见。

  1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此次会议后要对报告做一次比较大的修改。

  最后一次是在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总理对报告的倾注是非常大的”

  据马志刚介绍,报告是在总理亲自领导下进行起草的,总理对报告的指导思想、内容、文风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近年来,总理对报告的文风一再提出具体要求。

  马志刚说,总理要求减少套话,文字要有针对性,回应社会关切,要尽量接地气。

  2017年,总理要求报告要创新,要体现一些新的东西,提出报告要“新、实、精、活”,要求内容要更扎实,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管用的举措,同时还让各部门都要提出一些重点的、重要的政策举措。

  2016年,总理要求报告文风“接地气,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生僻的词能不用就不用。”

  李克强总理每年都会对整个报告进行详细的修改,很多“金句”也是总理亲自加上的。

  据报告的起草组成员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2016年的“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就是总理亲自加上去的。2017年的“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也是总理亲自加进去的。

  “总理对报告的倾注是非常大的。”马志刚说。

  广泛征求意见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中,会广泛征求全国上下各方面意见。

  在起草过程中,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家、经济社会专家,科教文卫体方面人士、民主党派和基层群众意见。

  马志刚介绍,今年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全体会议后,形成的征求意见稿发到全国党政军群149个部门,征求意见。

  “一共收汇集、整理出1300多条意见,经过起草组认真反复研究,将有标志性的和广泛认可的意见吸纳进报告中。”马志刚说。

  近年来,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一直在进行一些创新探索。

  从2016年开始,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召开外国专家对中国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建议的座谈会。

  据马志刚介绍,今年起草组同样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外国专家举行座谈会,就《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起草组还和中科院的部分院士举行座谈会。

  另外,从2015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就通过网络征求网民意见,马志刚说,今年继续广泛开展网上调查,并把其中好的建议和意见反应到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形成过程,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长刘应杰曾对封面新闻记者说:“报告的形成是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是一个最大限度的凝聚全国上下各方面共识的过程。因此,我们说报告的起草过程,是一个深入调查研究和讨论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碰撞磨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字斟句酌千锤百炼的过程,也真正是一个广泛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玉

2018年全国两会专题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