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古地磁年代测定发现 136万年前人类已现身华北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0月29日09:01 新闻晨报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历时三年,对河北小长梁遗址进行古地磁年代测定发现,136万年前,人类已现身华北

  9月27日,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主持的一份研究报告。该项研究通过对中国华北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进行历时3年的古地磁年代测定,将早期人类在东亚北部的活动最早回溯到了距今136万年前,至少证明了人类从非洲迁徙出来的速度和适应能力要比想象的惊人得多。报告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仅隔1天,与《自然》齐名的美国《科学》杂志随即发表评论文章,对此项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英国BBC、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巴西费加罗报也相继给予了详细报道。

  昨天,一向对媒体持低调态度的朱日祥研究员破例接受了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这项备受国际同行赞誉的研究工作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科学不是故事,不过这次倒真像故事一样。一切还得从20多年前讲起———那时我还是个学理论物理的学生呢……”朱日祥向记者娓娓道来。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在河北省北部、距北京100多公里的泥河湾盆地东端,发现了出产丰富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小长梁遗址。由于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发现石制工具和动物遗骸无疑是早期人类生存过的最好明证。

  朱日祥认真地说:“它靠的是古人类学家敏锐的嗅觉。”原来,这个泥河湾盆地可不是地质学中的“无名鼠辈”。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这个保存着巨厚的河湖、河流和黄土沉积的地方,就成了中外科学家公认的东亚北部早更新世的河湖相地层标准剖面,也是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泥河湾动物群的命名地。“于是,古人类学家开始猜想:有湖,就有水喝;有动物,就有肉吃。这两项条件都具备了,会不会有人类存在过呢?”最终,考察队在盆地东端的小长梁证明了这种直觉,随着4000多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的出土,泥河湾盆地迅速成为东亚早期人类科学考察的热点。“然而,一个问题马上又萦绕在大家心头:这个遗址倒底能追溯多久呢?100万年?200万年?当时的技术很难测出令人信服的结果,这一悬就是20多年。”

  用“尺”量“三明治”

  朱日祥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也是因为年代测定的挑战强烈地刺激着他那不愿服输的神经。1998年,在反复思考了几年后,他觉得介入的时机成熟了。

  “90年代初,中美科学家曾用古地磁的方法先后独立地测定了小长梁附近的东谷坨遗址,”朱日祥说,“这对我启发不小。”当时,他们在石器层位之上的堆积里发现了地磁学上的“贾拉米洛事件”也就是指距今99万———107万年,这表明该遗址时代相当或略早于距今100万年。由于小长梁的石器层位比东谷坨的还低,年代也应该更早。“最初我们设想在‘贾拉米洛事件’下面,能找到另一个‘奥杜威事件’也就是指距今177万———195万年小长梁的石器层就像三明治一样,夹在这两个地磁事件之间。而这两个事件之间,地磁的极性与现在正好相反———也就是说,这段时间里,指南针恰恰是‘指北针’。”朱日祥解释得很耐心。

  地球的磁场有时会发生颠倒。而最近几次磁场颠倒的确切年代,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于是,找到这把“度量尺”的另一端———“奥杜威事件”,就等于找到了测定小长梁年代的金钥匙。一切看似近在咫尺。

  “搭天桥”巧过难关

  然而不久,朱日祥就有些失望:在小长梁石器层下面很快就到了古老的基岩,河湖相没有了,就意味“奥杜威事件”找不到了,“度量尺”的另一端无法对上,整个设想遇到了困难。

  “后来,我想想也就理解了,”朱日祥说,“古人类不可能生活在湖里,他们大都生活在靠近湖泊的小山包上。后来,湖水涨高了,把小山包也淹到湖里,这时古人类就不得不迁走了。”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后来,他在小长梁以西1公里处找到了一处洞沟剖面。这里的河湖相地层是小长梁地层的水平延续,剖面直上直下100多米也看不到基岩,是进行古地磁测定的理想场所。“在地下81.12米,我们发现了‘奥杜威事件’,‘度量尺’终于找到了。”朱日祥笑得很开心。

  好戏还在后头。他们通过标志层将该洞沟与小长梁“连接”起来,在两地进行高密度的平行采样,每个样品平均相距仅20厘米。这样做,就可以把“量”得出的洞沟年代一一对应到“量”不出的小长梁上。在大量的地磁测定实验后,研究小组最终确定的136万年的数据很快就为国际学术界认可,这是迄今为止东亚北部确知的最早的人类存在。

  然而,这项年代测定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同样是研究小组的成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承担的任务主要是为小长梁的石器把关。他像展示宝贝一样,拿出6件小长梁石器,小心翼翼地给记者看。正如他所讲的,这些石器都属于“小石器”———每件最多拇指长,像昆虫标本一样静静地躺在小盒子里。“可别小看这些小家伙,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最原始的石器,它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制作程序和工艺。”

  记者拿起一把看似刀片的石器仔细观查,感觉上“刀口”很薄,“刀刃”很滑。黄慰文解释道,这是用来割肉的。记者又看到其余几件分别标有“小石叶”、“单边刮削器”等字样。对此,黄慰文说,相对国际上已经系统研究过的“大石器”,关于“小石器”先进性的认识目前尚没有达成共识。不过,他的一位日本朋友、模拟打击石器专家松泽亚生曾经边试验边感慨地说:“我现在能够体会到古人的酸甜苦辣。这些石器,他们可不是随便打打出来的。”

  “所以,136万年的年龄对应这种发达程度的石器,看来我们是低估了古人的智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至少我们也不应该太担心自己的祖先。”

  136万年的想象空间

  “小长梁136万年的确认并不能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论,”不是学古人类学出身的朱日祥最怕别人漫无边际地发挥,“最多只能说明在136万年前,(迁徙的)人类已经能够在北纬40度的温带地区生存。”

  黄慰文的观点似乎更加大胆些。他说,关于人类的起源一直有两个不同中心的分歧。一是在非洲,二是在亚洲。近几年亚洲的材料渐渐多了起来,东亚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又使亚洲起源论显得“证据确凿”。他最后说:“如果小长梁遗址136万年的确定尚不足以支持亚洲起源论的话,那么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要比想象的短得多:从250万年前的非洲到136万年前的小长梁,又没有飞机和汽车,古人走得确实是够快的。”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发表评论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亚洲最早古人类遗址“人字洞”出土乳齿象化石 (2001/10/16 14:57)
科学家确认至少136万年前中国就出现古人类 (2001/09/29 07:38)
《科学》:古人类狩猎导致巨兽灭绝(附图) (2001/06/08 14:09)
重庆奉节地缝中发现古人类活动迹象 (2001/05/30 08:52)
河南考古专家考证古人类曾以象为食 (2001/03/21 15:43)
深圳发现四处古人类文化遗址 (2000/08/17 11:30)
古人类学家认为“曙猿”不是类人猿 (2000/08/07 11:33)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信 息
北京
  • 1.8元租别墅办公
  • 零投入=高回报
  • 专业大屏幕电视墙
  • 农家大院转让
    济南
  • 热气球庆典广告
  • 全国CAD培训
    上海
  • 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 奥索卡攀岩馆
    广东
  • 0.38元国际长途
    河南
  • 跨入汽车新世纪
    天津
  • 环保产品暖通空调
  •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 移动IP记帐卡
  • 省钱打国际长途
  • 联通IP卡31.99
  • 吉通IP卡 67折
  • 40元/月天天上网
  • 下一代上网卡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