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金巍高望
在银川市西郊的贺兰山下,一片奇绝的荒漠草原上,坐落着一座座高大突兀的陵墓,在萧萧寒风下更显庄严肃穆,这就是神秘的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其独特的陵塔素有“东方金字塔”的美誉,与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南巩县宋陵并美于世,因为在战火中湮灭的西夏王朝在历史典籍上记载极少,王陵留给后人的,也是一个个迄今无法破译的谜团。
昨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研究所获悉,到今天为止,备受瞩目的西夏王陵地面挖掘工作已经结束,全部295座陵墓不仅受到了700多年风雨的侵蚀,而且无一例外地遭到了盗墓贼的洗劫。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对这片神秘的“金字塔”进行了详细采访。
对西夏王陵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
风雨西夏,党项悲歌。西夏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公元1277年,成吉思汗的大军踏平了西夏的领土,西夏从此湮没在历史风云之中。
整个王陵建在约50平方公里的荒漠上,共有9座皇帝陵园和250多座达官贵人的墓葬。据西夏陵区管理处的有关人士介绍,西夏王陵的考古发掘与调查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2年,有关部门在贺兰山泉齐沟建设施工时,发现了很多文物,经过专家认定,这里是西夏王墓地所在。此后的30年间,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西夏王陵做过多次的调查、测绘和发掘。
1999年10月,国家下拨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西夏陵3号陵园遗址保护修复,从2000年9月到今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宁夏考古所和西夏陵区管理处3家联合开展。国内著名的考古专家蒋忠义、杨国忠、徐殿魁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在陵区发掘现场指导。这是目前对西夏王陵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一年多来,考古工作者对西夏王陵3号陵一共清理发掘面积3.2万平方米,出土了14万件的瓦当和200件建筑装饰品,其中包括饰以兽面纹的滴水瓦当、形象逼真的龙头脊兽等大量精美的建筑装饰构件。其中以最近在陵城南门献殿出土的、用于建筑装饰的绿琉璃“妙音鸟”最为重要,其数量之多、外形之完美、神态之栩栩如生,实属罕见。
西北荒漠上的“东方金字塔”
据参与西夏王陵发掘工作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研究所技术部的王惠民主任介绍,西夏王陵结构承继了宋代陵墓的基本形态,重要的是,它独特的塔形墓冢突出了党项族鲜明的民族特点。目前,除了位于银川市郊的西夏王陵之外,整个亚洲东部都没有发现类似的墓葬。近年来,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西夏王陵的迷幻色彩愈显浓重,锥形的墓冢被形象地描述为“东方金字塔”。
王主任说,“金字塔”是中亚和美洲墓葬的标志。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墓冢多为土质不同,西夏王陵墓葬群的墓冢为砖瓦结构,有木制房檐,呈塔形,共7层。塔身高度、直径在20-30米之间。虽然风雨侵蚀导致塔身表皮严重脱落,但塔式建筑的形状还是基本可见的。在发掘之初,专家一致认为王陵的墓冢为八角锥形,事实上,从已发掘的3号陵园的墓葬来看,陵塔是圆形塔基,八角锥形只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王主任告诉记者,陵园整个面积达50平方公里,东、南、西、北分别设有大门,但只有作为正门的南门可以通行,其余3座大门都被严密地封闭着。除陵塔外,陵园内建有碑亭、石像生、雀台,陵区四周有4个角台,标志着陵园的范围。走进陵塔,通过几十米长的阶梯式斜坡墓道,可以到达深25米以上的帝王陵墓室,另外,即使是陪葬者的墓室也有20多米深,整个墓室呈漏斗形,里面存放着墓主人的大型棺木。
西夏王陵之“谜”迷人
西夏王陵所在地本是山洪暴发后沟坎交错的地形,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没有一条山洪沟从帝王陵园和陪葬墓园中穿过。西夏建陵近千年,贺兰山山洪暴发不计其数。但是,沿贺兰山一线,仅有西夏陵区这片土地没有遭受山洪袭击。原因何在?至今是谜。
西夏陵园内最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残高23米的夯土堆,状如窝头。仔细观察,其为八角,上有层层残瓦堆砌,多为五层。于是有学者认定,它在未破坏前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实心密檐塔,“陵塔”之说便屡见报端。但塔式建筑缘何立于陵园之内?其功能、作用若何?“陵塔”又为什么建在陵园的西北端?这是谜二。
西夏陵残碑是成吉思汗军队破坏西夏陵的见证,从目前收集的3300多块残碑看,除了仁孝陵残碑缀合出一块能够读通的16字西夏篆文碑额外,其余残碑没有一块能拼集出完整的碑文来。此外,陵区出土的八九座石像碑座,獠牙外露,怒目圆睁,双乳丰腴作跪状,有人说是碑座,有人说是祭床,可谓谜之三……像这样的谜,西夏王陵里还有许多,可以说,西夏王陵宛如一座迷宫,惹得中外学者争说西夏叹兴衰,指点九陵论古今。
近300座陵墓无一例外遭到“洗劫”
西夏陵在历史的长河中所遭受的破坏是历代帝王陵墓所受毁坏和盗掘较为严重的。例如在发掘3号陵墓道的北侧和南侧时,在封土上已发现了鎏金的铜泡(古代在衣服或马具上的装饰物)、铜镜的残片和铁铠甲片。主持发掘的专家认为这是由墓室里盗出的。
除了人为原因之外,西夏陵陵园墙体夯土遗存主要是十余种化学物质所组成,表现为素黄土夯筑和黄土与砾石混合夯筑体,夯筑体主要病害为严重风蚀、风化,季节性洪水冲刷及干湿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开裂坍塌等。在修复前,陵园墙体有剥离体,剥离体边缘部分与墙体相连,中间大部分与墙体脱离或者是虚土相连,形成一个个空壳,遇到雨水冲刷及大风吹蚀时,即脱离墙体剥落,这就是使墙体逐年“变小”的主要原因所在。据专家观察,3号陵所有遗址上均存在这种病害。
据王主任介绍,鉴于西夏王陵毁坏严重,地面发掘工作目前只能进行到地面和墓道。下一步的工作是对发掘出的文物进行比较研究,尽快制定方案,开展对王陵的保护性修复工作,规模最大的3号陵园还将建成露天博物馆,争取明年“五一”恢复昔日恢弘的风采,接待游人参观。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