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丽虹) 大亚湾海域的“水下长城”(本报11月9日曾作报道)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深圳市文管办组成的水下考古队本周对大亚湾海域进行了水下探测,前天结束的水下考古似乎无重大收获。面对记者的采访,参与此次行动的考古人员有的称“水下长城”只是珊瑚礁,也有人认为在珊瑚礁下面还有一个巨型平台。考古人员对探测情况说法的不一令“水上长城”谜上加谜,不过有权威人士表示,考古是一项长期严谨的研究活动,“水下长城”的有关情况还有待考证,人们不应太急于得到结论。
说法一一潜二潜无收获三潜发现大平台
据大鹏古城博物馆参与水下考古的有关人士介绍,11月12日上午,两名身着潜水服的考古人员在知情渔民指点的位置潜下海面,但他们在水下只摸到了零星石堆,和此前掌握的关于“水下长城”的情况相去甚远,认为可能位置不准确,当日无功而返。13日上午,水下考古人员在另一位老渔民的指引下再次潜入海中,第一次搜查仍然一无所获。在调整了入水位置后,两名潜水员再次潜入水下,这次他们在海里呆了近一小时,据大鹏古城博物馆馆长翁松龄称,“潜水员在水下发现了一较为规则的巨型平台,上面布满了各式珊瑚礁,沿着平台一侧游了60多米仍未见尽头……”翁馆长介绍说,这一巨型平台的台顶与台底落差约为1·5米,与海岸线垂直呈南北走向,离海岸线约有一二百米远。他说此次因为有珊瑚遮挡,潜水人员没能触摸到巨型平台,需要申请经费以及声波探测仪才能再次前来确认其形状和位置。
说法二“长城”原是珊瑚礁皆因炒作难下台
不过,昨天记者采访另一位参与此次考古行动的深圳某考古人员时,却得到另一种不同的说法。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考古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潜水的考古人员在海里始终没有发现类似平台建筑的物体,所见只是一些珊瑚礁,而且初步判断并无“水下长城”。这位人士还表示,中央和省里来的考古人员离开深圳后可能不会再次前来考察这一项目,由于考古行动前媒体将“水下长城”炒得过热,使得有关考古工作有些被动,更令某些相关部门难下台阶。
说法三“水下长城”无定论匆忙上阵不严谨
随后,记者就究竟有无“水下长城”电话采访了参与水下考古行动的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员张松。
据他说,当时潜水员在海里见到的是呈巨型平台状的珊瑚礁,珊瑚是否附着在某种物体上、这一物体是人工的建筑物还是天然的目前尚不得而知,对此,有关考古人员将作进一步考察。他同时表示,此次水下考古行动是迫于媒体宣传过热匆忙上阵,而作为长期且严谨的考古研究活动,人们不应太急于得到结论。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