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力自新疆库尔勒报道 南北两线科考队在库尔勒会合后,于13日清晨前往最后的目的地楼兰。由越野吉普和大型沙漠车组成的车队,在无路的戈壁和雅丹地形中整整走了两天,汽车无数次地“趴窝”,我们终于在14日傍晚的落日余晖中望见了楼兰故城的佛塔和三间房遗迹。
一路上我们亲眼目睹了50年前还可以荡舟的罗布泊已经完全变成了罗布荒原,在最后的300公里尘土飞扬的行进中,我们再没有发现过一滴水;也看不到在沙地生命力极强的胡杨、红柳或骆驼刺,只有沙石和细成粉末的干土,车辙会深陷一尺有余。彭加木和余纯顺都没有能够从这里回来,而我们的一位向导正是曾经带领过余纯顺的人,他已经25次穿越罗布泊,这可能是一项尚不为人知的吉尼斯纪录;但他却显得相当谨慎,每走一段,都要下车去查看地形、确认方向。他无论何时身上都带着水壶和馕,于是我们也尽力效仿他。
科考队在遗址区外面搭起了一排帆布帐篷,大家钻在睡袋里挤在一起,昼夜温差大,夜里很冷,庆幸的是眼下不是大风期。天亮以后,我们在巴州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带领下,小心地去寻访向往已久的楼兰遗址。据介绍,楼兰是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于100年前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的故城遗址地处罗布泊西岸,是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交通咽喉。故城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曾经繁盛数以百年,却于公元四世纪消失了,留下千古之谜。其出土的大量文物,显示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并出土了汉代木简和“楼兰美女”的古尸。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