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1月10日电(记者朗杰 裘立华) 尽管强巴从事翻译工作已26年,但他不时翻阅厚厚的藏汉词典。他说:“日新月异的新名词,只有借助词典来翻译。”
强巴回忆说,1972年他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藏汉文翻译时,能买到一部藏汉对照词典简直是“如获至宝”。
藏文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1949年一位名叫格西·曲吉札巴的僧人学者,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拉萨一贵族的资助下,出版了木刻板《藏文词典》。1957年,民族出版社用现代印刷再版了这部词典,并且用汉文注解。然而这部局限于帮助阅读佛经和藏文古籍的工具书,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伴随着藏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藏文词汇越来越丰富。藏汉族学者先后编著了《汉藏对照词汇》、《藏汉大辞典》、《藏汉英对照词典》等多种版本,其中1991年出版的综合性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藏对照词典》,共收录词汇8万余条,除常用藏文词语外,还收集了大量成语、谚语、名言警句以及各学科的词汇。过去藏文中从未涉及的化学元素新词术语也有了统一规范的表述方法。
随着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古老的藏族语言融入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词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翻译词语中频率最高的是“农奴”、“奴隶”、“三大领主”、“阶级敌人”等特定历史时期的词语,如今频率最高的则是“西部大开发”、“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等新词。
当拖拉机、洗衣机、电视机第一次进入西藏时,翻译工作者将这些机器的原意翻成藏文,但时隔不久,藏族农牧民的日常用语中尽管发音不准还是习惯说汉语的“拖拉机”、“洗衣机”、“电视机”。后来生产的手扶拖拉机,藏族群众起了个漂亮的名字,叫“拖铸”,意思是“拖拉机的儿子”。
藏语新词汇的不断发展、丰富,使词语的规范、标准化问题提到日程。1997年,通过藏文编码标准化使藏文顺利进入电脑信息网络,实现了与国际间的网上交流。藏文正在迅速与现代化、信息化接轨。(完)
订短信头条新闻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