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偶翻书摊,发现了在一本最新出版的《鲁迅世界》杂志(2002年第一期,季刊)上,刊载了一篇名为《鲁迅先生死于须藤误诊真相》的论文,该文在经过严密论证后,首次明确得出“鲁迅是死于庸医须藤的误诊”的结论。而这篇论文的作者,是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理事周正章,他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研究这件事。
在记者印象中,最早对鲁迅之死提出质疑的是鲁迅之弟周建人。45年后,由上海23位著名医学专家、教授参加的“鲁迅先生胸部X光片读片会”再次质疑“鲁迅死于肺结核病”一说,并得出“鲁迅死于自发性气胸”的结论,由于怕影响“中日友好关系”,此次读片会留下的问题就不了了之了。直到去年鲁迅之子周海婴再次对父亲之死提出强烈质疑。周正章的文章无疑是研究鲁迅之死的一次重大突破,他在文章中指出:“鲁迅死于‘肺结核病’和‘死于自发性气胸’是有重大区别的,就主治医生的责任而言,关系甚大。如果说是前者,属正常死亡……;如果说是后者,作为并非不治之症,可以抢救的自发性气胸,就有一个主治医生诊治是否得当的问题了。”在有了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后,周正章认为:“须藤在鲁迅急症之际,实际上没有作出鲁迅病因的正确诊断————仍误把急症当作支气管哮喘复发来诊治。继而又误为心原性哮喘。……须藤当时在自发性气胸的病理、病因、诊断、治疗上具备挽救鲁迅生命的客观条件————就是说,鲁迅当时可以不死的”。
周正章继而又指出几个本可挽救鲁迅生命的关键失误之处(1936年10月18日3时30分鲁迅发作气喘到19日凌晨5时25分撒手而去,共计26个小时):18日上午11时,须藤请来了福民医院松井医学博士一道会诊,但松井在肺科方面的医学水平并不高明,会诊后,俩人一致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转为心脏性哮喘————请松井是一个严重的失误;18日晚上7时,如果须藤能找到当时就住在上海的美国肺科专家邓医生,鲁迅不会离去————这又是一个失误;18日夜里12时(最后5个多小时),如果当时有人想到当年6月15日拍摄的鲁迅胸部X光片,请一位高明的肺结核病专家来会诊一下,鲁迅的生命还是有希望的————这是最后的失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中,一个伟大的生命终于陨落了。
本报记者陈彦慧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