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郧县人Ⅱ号头骨化石
荆楚在线消息:昨日,主持“郧县人”头骨研究的省考古所研究员李天元透露,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郧县人”的脑量和颅骨壁厚度被首次测定,以此可确定“郧县人”属于73万年前出现的晚期“直立人”,而非后来出现的“智人”。
12年前在郧县学堂梁子发现的两件古人类头骨化石(被命名为“郧县人”)震惊世界。由于头骨严重变形,其形态观察和测量存在诸多困难,一批学者当时推测其为“直立人”,但一直未能有科学数据支持此论点。此后出现了古人类研究“郧县人”属于“直立人”或“智人”的大争论。
上个月,李天元领导的研究小组用世界先进CT扫描仪测定“郧县人”头骨,并以国产彩色激光扫描仪进行3D图像重建,科学地得出了结论。这是12年来该项研究取得的最重大的进展。
“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时,外面被坚硬的钙质胶结物包裹,颅内也填充着钙质胶结物。将外面包裹的钙质胶结物修理之后,外部形态特征完全显露,但颅内结构无法了解。10年前对头骨进行CT扫描时,射线无法穿透颅内,内部情况仍无从深入了解。
6月底,省考古所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CT室联合研究,利用该院引进的超快速高档螺旋扫描仪对“郧县人”头骨进行扫描,其颅骨和颅内堆积物的界线很清楚,尤其是颅顶的界线非常清晰。经过3D图像重建,在不同位置的图像上勾画颅内边线。
计算机测定“郧县人”脑量为1064毫升,头骨复原后实际值也不会超过1100毫升,说明脑量很小,接近属“直立人”的“北京人”。根据CT扫描影像,李天元还准确测定出各部位颅骨壁厚度。长期以来,有学者认为“郧县人”属于“智人”范畴,依据即是其头骨相当大,脑量很可能也不小,具有比“直立人”进步的“智人”特征。这次运用高科技手段研究的成果有力地辩驳了此说。它揭示了“郧县人”虽然头骨很大,但颅骨壁较厚,因此脑量小,这是明显的原始特征之一。(韩晓玲 通讯员李桃元)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