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南方周末》为什么不招“熟手”?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7月30日00:50 21世纪人才报

  7月11日,一则平常的招聘启示引起了不平常的关注:

  你当过记者吗?没有。

  你想当记者吗?想。

  南方周末欢迎有意从事时政、经济、国际新闻背景人士(曾有国家机关、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工作经历者尤佳)加盟本报,有意者请将简历寄至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邮编:510601)南方周末办公室李小姐收。信封上请注明“应聘记者”记样。

  光从启示的内容上来看,平常得很,无外乎是有家报社想找几个没做过记者的人来做记者,不过,由于这则启示刊发的位置是《南方周末》——中国发行量第一的周报的头版,它一下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南方周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中国的新闻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从业人员”诸如此类的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

  惯用手段的终结?

  在中国,很难有一份周报能达到《南方周末》这样的影响力。它有着众多无人企及的记录和荣耀:

  《南方周末》创办之初发行量只有7000份,但今天已经是中国发行量第一大的综合性周报,有数字说它单周发行曾达到130万份;

  《南方周末》以50人的采、编队伍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广告收入。《南方周末》至少造就了“100个百万富翁”,各地《南方周末》的报商俨然都是当地的主流渠道把持者……

  对于南方周末的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它是敢言天下人不敢言;有人说它是唯一坚持下来的周报,而中国又需要这样一份周报;有人说它的市场化步伐走得比较早……

  用比较体面的待遇和清晰的新闻理想来吸引成熟的新闻人,然后给大家比较宽松的空间,使记者和编辑能够自由地发挥,可以说是《南方周末》一贯的模式。

  换句话说,南方周末一直在招有经验的人,“挖角”是南方周末最常用的招人方式。1999年,时任《南方周末》记者站副站长的刘洲伟奉命组建南方周末经济部的时候,挖来的李甬和陈涛就来自《财经》杂志;刘洲伟的继任者,现《南方周末》经济部的掌舵人冯启若则来自《南方都市报》。

  难道现在他不想再挖了?

  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打电话到《南方周末》办公室,接电话的是一位略带点广东口音普通话的小姐,她对自称从事新闻行业不久的记者说,具体招聘的条件她不能确定,所有的材料发过来以后都要交报社领导审阅。当记者向她确认是否一定不要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人时,她笑着很有耐心地解释说:“我们并不是完全排斥有记者经验的人,由于这次招聘的是经济类记者,考虑到有很多人没有当过记者,但又有经济工作经验,所以才这么提的。”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又听到了几种说法。

  栓住人才的绳索?

  7月20日,《南方周末》驻外的记者们都回到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周末广州总部所在地参加半年的总结会。

  由于这次会议与招聘启事刊发的时间相隔甚近,因此在这次会议上,此次招聘成为记者编辑们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对此事说法众多:

  说法1:这次招聘无外乎是传递一个信号,南方周末缺人,要补充新鲜血液;一方面,因希望工程事件提前推出的城市版人手短缺;另一方面,经济热线也要增加汽车和金融两个专题版面,而南方周末一贯的人员配置是:一个版面两个记者,两个版面一个编辑,新增版面后人手的确有些短缺。

  但由于以往历次刊登招聘启示均效果不佳,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个启示更多是指东打西,最终还要靠私下“挖角”才能解决问题。事实上,南方周末的几个部主任也正在为此四处走动。

  说法2:这次招聘表明南方周末要主动出击,巩固自己在中国传媒市场的王者地位。一个事实是:南方周末一直以批评报道著称,这就造成了被报道对南方周末敬而远之;以往在竞争不够激烈的态势下,南方周末采取抢第二落点的方式进行新闻的二次利用和深度挖掘;但如今,在一波又一波的媒体热前,南方周末“毁人不倦”的劣势越来越凸现,因此这次想通过招聘新人把触角伸展到企业和政府内部。

  事实上,与南方周末同处于南方报业集团的《21世纪经济报道》,就起用了大量新闻圈外的人做记者,比如做啤酒市场报道的一个记者曾是华润市场部的副经理,做饮料市场报道的某记者曾在该行业从事广告,而资本市场报道的某记者则是投资行出身……

  说法3:这次招聘正值南方周末主编向熹从常务副主编的位置上扶正之时,因此这次招聘也被人看做是向熹本人施政纲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江艺平、钱刚等《南方周末》前掌舵人相比,向熹显得默默无闻,即便与当年的新闻部主任沈灏(现《21世纪经济报道》总编)、经济部主任刘洲伟(现《21世纪经济报道》常务副总编)相比,向熹的名气也显得小很多;但这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同样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在这些因素中,人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客观事实是,南方周末在此方面做得并不出色。据不完全统计,《南方周末》现有的50余人中,有一半以上是一两年内进入,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人在一两年内选择了离开《南方周末》。这里有整个报社大环境的原因,但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是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南方周末以往的松散管理开始显露弊端。对此,一位观察人士的观点是:找没做过新闻的人做新闻,就象找没有内功底子的人练功夫一样,虽然初期慢点,但少了化解别门别派内功的烦恼。

  媒体泡沫中的挣扎?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关于媒体泡沫的感受分外强烈,这种泡沫的冲击甚至让南方周末这样的老牌媒体都有些应接不暇。

  媒体大战的结果,是对记者,尤其是经济类记者的需求扶摇而上;一位朋友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一份全国发行的财经媒体想在成渝地区招个人,有人知道此事后向该报打听的第一件事就是月薪有没有一万,否则免谈。负责招聘的这位朋友为此对记者感慨:怎么现在的记者都这么浮躁呢。的确,在成都和重庆,一万月薪是个天文数字,它所对应的工作强度和需要的智力水平、能力和经验值也不是常人能企及的。而在北京、上海,有一定经验的新闻人员价码也高的惊人,一份今年5月创办的经济日报给某报北京站站长开出了20万年薪,而且,这个数字居然未能将他请动。由此,甚至出现了一批流浪记者,他们一年内换3、4家报社,哪家报社给的钱多,哪家报社是新生的,就去哪儿。反正媒体多,你不要有地方要,只要有从业经验,好像到哪里都可以抬抬价,至于他本人值不值这个数,反倒并不重要了。

  在这种态势下,南方周末以往所引以自豪的比较体面的待遇和清晰的新闻理想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论待遇,你不可能体面过那些新创办的媒体,他们手上有大把大把投资人给的钱;论理想,有什么比一个新生载体更容易传达新闻理想呢?

  也许,这是南方周末这次出此招人之策最深层次的动因。  -本报特约记者正军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相关链接
“招聘”条件真够邪 能写三种不同字体就可以录用 (2002/07/26 13:21)
香港到上海高薪招聘人才 最高年薪可达50万港元 (2002/07/25 13:42)
江西省留昌大学生遭遇“招聘陷阱” (2002/07/25 11:06)
200多家大中企业将在深招聘中高级人才 (2002/07/25 08:18)
“普通话标准流利”成为招聘新条件 (2002/07/24 13:15)
律师坐堂:大学生求职识破美丽的招聘谎言 (2002/07/24 10:30)
中介机构想靠它发财 申城招聘会串味了 (2002/07/23 11:55)
TCL大规模招聘人才实施国际化战略 (2002/07/22 11:41)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漫情缘,约会帅哥美女,手机酷表香水浪漫有礼
短信图片铃声推荐
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N]单人房双人床
[N]天地有情
[M]为爱痴狂
[M]冷酷到底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美丽生活,尽在易趣
  • 二手笔记本3折售
  • 最新电脑配件低价
  •   雪山音乐节
  • 订演出票
  • 订相关旅游线路
  • 香水热卖
  • 佛裸蒙性感香水
  • KENZO竹子香水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