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天文台台长李启斌逝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3日11:51 新浪文化 | |
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原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李启斌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9月23日19时17分在京逝世,享年68岁。 李启斌先生1936年8月3日出生于湖北省宜都市。1953年9月至1957年9月就读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至1985年在北京天文台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6年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至1982年在德国马普学会天体物 李启斌先生在天文研究中表现出杰出的才华和开拓精神,一生有大量高水平论文、著作在国内外发表。1965年他的论文“北京地区气候研究和北京天文台台址选定”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成果奖。1974年至1982年从事密度波理论研究,解决了密度波理论中长期维持机制和幅度,并扩展到太阳系起源研究。提出太阳系行星起源的动力学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提丢斯——波得定则,此研究成果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成果奖。1980年其著作《天体是怎样演化的》一书,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被授予建国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特别值得我们称道的是,他多次将我国古代天象观测与现代天文研究相联系,研究证明我国古代对天文学的辉煌贡献,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1988年被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李启斌先生在任台长期间创新地构造了科研业绩评估系统,将竞争机制引入科研管理,优化课题组和各台站的队伍,使北京天文台的绩效逐年提升至院先进研究所行列。他大力鼓励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支持台里组建了多个高效益的高新技术公司,有力地推进天文台的改革,提高了职工收入,精化了科研队伍。他为北京天文台的基地建设、设备的改造及运行倾注了心血,1989年参与主持东亚最大的光学望远镜2.16米望远镜的建设。他同时放眼未来,提出“一天一地”重大天文设备的战略设想。励精图治整合天文台的资源,大胆规划、设计、并完成了天文台北郊园区的一期工程建设,为其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不拘一格地培养年轻人,提拔的一批优秀的年轻骨干,已成为目前天文台的中坚力量。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趋势,将天文研究瞄准前沿、面向国际,鼓励交流合作,开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他的杰出管理才能,使得天文台的各项工作日新月异。 李启斌先生把天文教育看成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他热心于天文科普,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利用各种天文事件,影响公众与决策层,启蒙未来的天文学家,在战略上为天文学的发展创造机遇。他在北京大学开创了一门面向全校的“天文与艺术”课程,文理兼容,充满人文精神,成为学生选课的热点。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也迅速地提高了天文台的知名度。 李启斌先生天生睿智,由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严格的治学精神,形成他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及判断力。他的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为众人称道。他为人谦和、办事公道、体恤他人冷暖。李启斌先生把毕生的心血投入他所热爱的天文事业。他深情地热爱自己的祖国,矢志不渝地关注国家、民族的未来。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在两位女儿的成长教育中倾注了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她们成功人生的启蒙者和守护神。李启斌先生的匆然离去,给我们——他的亲人、同事、朋友留下无尽的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