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爸爸VS现实爸爸(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30日17:13 《中国青年》杂志 | |
理想父亲的五大元素 文/张末 在我们悲喜交集的人生之旅上,父亲——和母亲一样——既是血统意义上的伟大缔造者,同时也在文化传承上具备了偶像的特征。父亲的形象,在更多的时候被比喻成一棵树:开花结果,顶天立地,遮风挡雨,坚强挺拔等等。无 “……他告诉我,他很抱歉,/70年过去了,他才将心扉打开。/我却对他说,我心存感激,/为了打开心扉,/他斗争了整整70年。"(唐·艾里姆《工作的男人》)在外国诗人的笔下,父亲同样是一棵伟岸的树的形象。 那么,在我们的心目中,现代理想父亲具备哪些共性的元素呢? 健康 对一位父亲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了。肢体健全,孔武有力,常常使得父亲在小学生作文中的形象栩栩如生。比如骑在父亲腿上荡秋千,趴在父亲背上吹肥皂泡,被父亲高高地举上天,父亲一顿能吃下三碗饭,父亲轻而易举扛着煤气罐爬18层楼梯......健康问题事实上涉及到一个人的形象问题。比如,提问:在我们心目中,父亲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回答:父亲当然是用来被我们崇拜的。我的一位朋友,小时候常常将自己的黄瓜递给爸爸吃,就是因为偶像的强健牙齿咀嚼时发出的"嘎嘣儿脆"令她着迷。 因此,父亲的健康指数,也是他在子女心目中的崇拜指数。至少,一位孱弱无力、萎靡不振的男子和一位大腹便便、童头豁齿的男子一样,比较不容易获得掌声与尊敬。 责任感 请原谅我不得不描述一位父亲在现实生活中的逃亡之路—— 第一次,这个人出现在布鲁诺·舒尔茨的《鸟》 《蟑螂》和《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之中。我们姑且叫他父亲。父亲就像一个失去了王位的绝望君主,不断地选择着从这个世界逃亡的方式。他专心致志、不厌其烦地模拟着鸟儿的飞翔,又变成蟑螂和螃蟹的形象反反复复地从生活中消失、死亡、复活、回来。父亲既不在人间生活,又没有真正死去,更不是纯粹的动物,他就像悬在半空中的一个“谬种流传”,始终无法获得一个诚实的平民的生存。他出没在家中,却得不到作为妻子的爱情,“他不可能同任何现实打成一片,所以他不得不永远漂浮在生活的边缘,在半现实的领域中,在存在的边际”。 而这个人流浪到了霍桑先生笔下的时候,已经摇身变成了懒洋洋的、跟妻子耍了20年花招的威克菲尔德先生。我充满信任的目光追随着他在10月里的一个黄昏走出家门。他对妻子说去乡下待几天,他自己甚至也这么认为。然而,谁也想不到这家伙就像地下党员摆脱特务跟踪似的,在街上拐了几个弯打了几个来回,就在自家旁边一条街上的公寓里心安理得地住下了,而且一住就是20年!一个人离家出走的距离不超过一条街的长度,在时间上和内心里却斗争了20年,而偏偏他又几乎每天都在暗中注视着家人的生活。天呐!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啊?虽然老奸巨滑的霍桑先生最终让威克菲尔德在离家出走20年后又心安理得地回到家中,继续扮演"丈夫""父亲"的角色,但我已经开始在并不宽广的内心忐忑不安地丈量起一个人与社会、伦理、命运的距离来。 然而在事实上,我的“丈量”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父亲奔跑的脚步声打断。父亲没完没了的逃跑简直让人想起“丧家之犬”这个成语来。当抵达吉马朗埃斯·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的时候,父亲终于金蝉脱壳般逃离了“父亲”的概念,成长为一叶扁舟,在一条离家不到一英里的河流上漂泊,从此再也没有上岸……父亲的最终归宿是如此让人感伤和震惊,而更为可怕的是,父亲无比执著的逃亡精神已经像一条绳子一样拴住了我,“他在河上漂泊,我被永远地剥夺了宁静”。 这个时候,还有必要谈论父亲的责任感吗?需要吗?不需要吗? 爱 没有一个孩子会喜欢不爱自己的父亲,虽然他(她)一直渴望着得到父亲的爱。 一个不懂得爱,也不懂得自爱的父亲,又怎么能得到子女的爱呢? 文学作品中,出于惊心动魄、赚人眼泪的考虑,常常将两代人的爱定格在我们的少年时代和他们的老年时代,也即将父子关系轻率地描绘成哺育与反哺,以情动人。 其实,更多的时候,更重要的父子之爱却是表现在我们的青年时代和他们的中年时代。因为这时我们和父亲都强烈地与社会发生着关系,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也更为直接和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时父亲的爱与关怀(并非那种衣食之爱,而是引领启迪之爱)将使我们受益终生。这个时期的爱,关乎生存,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你一定听说过羚羊与狮子的故事:羚羊妈妈说,孩子,你一定要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不然你就会成为它的晚餐;而狮子妈妈说,孩子,你一定要跑得比最慢的那只羚羊快,不然你今晚就会饿肚子。作为父亲,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不是要赐予他(她)华衣美食,而是要教会他(她)生存的技能。毕竟,你不能罩着他(她)一辈子。 智慧有则笑话: “爸爸,今天老师对我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儿子问。 “你一定又干了什么混账事情!"爸爸怒气冲冲说。 父子关系,东方一向讲究父为子纲,父慈子孝;西方则强调大家都是神的子民,平等互爱。弗洛伊德说:“父亲正要带你到一个应该属于你的世界,他的世界,男人的世界。”作为我们涉世之初接触到的第一种人际关系,父亲的作用对于儿女的成长显然不可或缺。 今日之日,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呢?起码可以这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天天打麻将,又怎么可以教儿子在家好好学习呢?嘴头说孩子你要正直做人、光明正大,自己却在单位溜须拍马、钩心斗角,做子辈的又怎么信服呢? 同样有个段子: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儿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子女眼中的父亲,其实是不断变化的文化象征。而父亲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递给子女的同时,还得承受其对自我权威的不断挑战。其实,这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做父亲的应该感到欣慰。所以,一位智慧的父亲,必得胸怀宽广、目光远大,且富有自信和忍耐,就像一则故事所写: 一个人和一棵树。小时候,他常常与树一起玩耍,春天看它繁花似锦,夏天坐在树下乘凉,秋天采摘累累硕果,冬天佩服它的挺拔坚强,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行年渐长,少年渴望到远方去,树对他说:你爬上来吧,这样你可以看得更远。于是少年站在高高的树巅眺望远方,胸中充满了理想。可是,远方隔着大海。树便告诉他:砍下我的身躯,做成船扬帆远航吧,我在这里等你带回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于是流着泪伐木成舟,从此浪迹天涯,为人生打拼,而树也变成了一截木桩,承受着风吹雨淋,伤口处渐渐长出了蘑菇。多年以后,他老了,带着一生漂泊的故事回来,树还在那里等他,已经成了过往行人休息歇脚的凳子,树桩周围又长出了细细的枝桠。他站在那里,默默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树却十分高兴地邀请他坐在树桩上,听他讲述这些年的故事…… 父亲,正是这样一棵伟岸的树。 创造力 在按需分配的文明社会尚未到来之前,父亲的存在意味着是一种生产力。 而生产力意味着创造力。 父亲能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证明了他天生具备创造力。但在此后的现实生存中,作为家庭经济的支柱,父亲还需要承担创造家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责任人。一个家庭没有点钱儿是不行的,所以有孩子交不起大学学费老爸含恨自尽的悲剧发生;一个家庭没有点儿品位也是不行的,所以常有老爸贪官儿子混蛋的闹剧上演;两者皆是走了极端! 不能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父亲的可持续创造力决定了他的可持续性影响力。 策划/《中国青年》专题部 执行/张杰 刘丽宏 亓昕 统筹/亓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