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上海人结缘“二人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1日12:44 新民晚报
  昨晚,一台名为“东北风”的“二人转”文艺专场,作为“上海——吉林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文化交流周”的压轴戏,在美琪大戏院献演。近2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笑声、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幽默风趣有味道

  上海人眼中的“二人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从事教育工作的齐女士,平时对江南一带的戏曲颇有研究,而“二人转”让她耳目一新“很有味道,很风趣,很亲切。”在刚结束的演出中,齐女士最欣赏“二人转”《西厢·观画》“与昆曲的《西厢记》不一样,别有情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上海观众都是第一次看“二人转”,对于这种热闹、幽默、火爆的地方戏曲,普遍感觉新鲜。演出现场气氛活跃,观众中没有一个离场的。

  南方戏曲“双推磨”?

  “太噱头了!太滑稽了!”赵女士显然还沉浸在刚才的剧情中,一边说话还忍不住笑出声。“有点像上海的‘滑稽’,两个演员对唱时,又有点像无锡的‘双推磨’,都叫人看了很开心。”而公司职员徐先生,自从有一次在一家上海的东北人菜馆里看到“二人转”,就一发而不可收,昨晚是特意来“过瘾”的。看了这场表演,这位先生很兴奋,他说,“气氛很轻松活泼,我就喜欢热闹喜庆的民族传统节目!”

  当年知青再回首

  与初识“二人转”的大多数上海人相比,当过知青的周先生显然对“二人转”怀着更深厚的感情:“就像回到了30年前。”据周先生自己说,他原来插队的东北农村很盛行“二人转”,每当忙完一天的活,当地人就喜欢唱几段,而知青们就在一旁应和。“30年过得真快啊,那个时候唱‘二人转’的人,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周先生突然喃喃自语起来,幽幽的灯光里,他的眼睛有些红……

  本报记者张艺实习生郦亮

  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

  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

  在东北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

  宋小丽、赵小飞表演的二人转小品《顶岗》东北味很浓本报记者胡晓芒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