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安居 乐业 生活 子女--零距离接触三峡移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11:51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消息 上个世纪50年代,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写下了这样豪情激迈的语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几十年后的21世纪的今天,在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随着三峡水电工程不断进展,毛泽东“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构想正在变成现实。

  为了崛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几十万三峡水电建设大军在日夜奋战,然而就在
神女“惊世界殊”的同时,她渐渐发现自己脚下的子民随着“平湖”水位的升高,却在慢慢远离三峡这个风景秀丽的美好家园:一部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为了三峡工程建设,必须离开自家的祖居地到别处安家。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历史上长时间、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自1993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开始有计划实施以来,山东作为华东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份,被中央政府列为安置移民的重要地区,从而成为长江以北惟一一个有移民安置任务的省份。烟台市自2001年开始接收首批移民至今已经接收了800户移民,并及时分散到莱州、招远、龙口等县市进行了妥善安置。

  3年了,这些从“巴蜀之乡”迁到胶东半岛的同胞兄弟们怎么样了?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了吗?许多读者都想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近日,记者特地前往莱州的移民村,随机走进了安置在这里的移民家中,零距离探访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安居 陶醉在绿树红瓦的新居里

  早就听说移民的居住条件不错,在走进村庄之前,记者一直在想象着移民的新居是个什么样子。汽车经过莱州市大新庄村南端时,村委主任指着一排房子说,这就是他们村两户移民的新房。越过房前一片翠绿的田地看去,红瓦白墙的大瓦房掩映在垂柳白杨之间,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在村委主任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移民周成安家中。这是一套北方农村典型的带套院的平房建筑。一进门,记者看到在面积不小的院中,主人种了不少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女主人韩先兰正在侍弄她种植的、已挂满果实的西红柿,上小学的儿子周韩正在院子里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见记者进门,韩先兰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将记者让进屋里,并拿出自种的瓜果让记者吃。韩先兰说,他们一家是2001年8月从重庆市忠县忠州镇九莽村迁到这里来的,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公公婆婆和另一户人家。因为国家规定,年龄超过60岁的移民,不再单独立户,而是随子女同住,所以现在公公婆婆也在他家里。

  在这间近20平方米的客厅里,主人摆有沙发、茶几等家具。在靠门的电视柜上摆有一台21吋的电视机。一位老年女性正在操着一口乡音打电话。韩先兰说,这就是她的婆婆冉隆英。老人打完电话后,站起来握住记者的手说:“我们来这里真的很好,吃的住的都满意。时间长了,就打个电话同老家的亲戚聊聊天,报个平安。”

  “我们每户都分了四间大瓦房,算起居住面积,有100多平方呢。”韩先兰面带微笑对记者说:“算上他爷爷奶奶,我们一家5口人,足够住的了,一点不比在老家住的差。”

  烟台冬天零下10多度的低温天气是很平常的,一开始这些移民确实有点不适应。不过,有关部门设计移民的新居时,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住房内全都安装上了取暖设备,冬天可以自己烧煤取暖。另外,在客厅两侧的卧室里,还按照胶东的习惯修建火炕。到了冬天,这些巴蜀汉子们也可以体会一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天伦之乐。

  乐业 双栖在亦工亦农的状态下

  “三峡移民真不差,走到哪里哪开花”。随着移民大军的迁出,移民在迁入地“生根发芽”的消息不断见诸各地报端。经历了短期阵痛的移民,只要给他们一份空间,他们就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开创出一片天地。来烟台的移民也不例外,他们以极为顽强的适应能力,开始了在新环境下的生活。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得最多的是村民对这些移民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的评价。

  在杜家村,记者走进了移民杨方洪家中。他是已年近8旬的移民杨南贵、刘元珍夫妇的三儿子。当时杨方洪夫妇还没有下班,只有放暑假的孩子在家陪着爷爷、奶奶玩。杨南贵夫妇共有4个儿子,3年前,他们举家迁到了山东莱州,分别被安置在附近的几个村,夫妇二人现在轮流在几个儿子家居住。

  说起他的几个孩子,杨老汉脸上笑开了花,他说,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农民,想不到来山东后,他的孩子既有地种,还能在厂子里上班,当起了杨老汉一辈子都没当上的“工人”,还能按月拿工资。原来,杨老汉的4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在附近的华申机械、通宝电瓶、荣华塑料等企业找到了工作。他的三儿和儿媳会一手技术活,现在是一家机械厂的熟练工人,两个人的月收入很可观。

  在荣华塑料厂,记者专门采访了杨老汉的二儿子,他正在装卸车间和工友们往一辆汽车上装肥料。在工间休息时,他告诉记者,来山东不知不觉已经3年了,他觉得其实在哪里生活都一样,只要肯出力,能挣钱,日子都会越过越好的。当初从老家往外搬迁时脑子里还有顾虑,可来山东后日子一点都不比原来差。现在他和妻子种了几亩地,农闲时他们一起到企业里打工,每年的收入足够家里花销的。

  像杨老汉的几个儿子一样,来烟移民依旧保持了川东人民的勤劳与质朴,在迁入地很快找到了工作,找到了赖以生存的方式和依靠。据有关资料统计:来烟移民目前短期就业率达到了100%。据了解,有的三峡移民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目前正考虑在莱州或烟台开饭馆、做生意,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生活 交融在川鲁文化的碰撞中

  翻开中国移民史,历史上多次移民都是大规模集中迁出、集中落户。不过,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哪一块土地可以容纳下如此众多的移民,政府只能采取分期分批分散安置的政策,将移民安置在10多个省市。仅烟台市,800户移民就被分散安置到近50个村庄里。因此,一位社会学家说,三峡移民听起来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实际上是一个被分散的团队。“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突然离开自己的故土,移民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口音、新的习俗的时候,往往会燃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67岁的冉隆英婆婆告诉记者,在老家时她几乎从不摸电话,儿女们三天两头往她家里跑,电话用不着。可来到山东就不同了,她倒成了“煲电话粥”的常客。因为儿子、儿媳要工作,孙子要上学,白天只有她和老伴两个人在家。想找个房前屋后的邻居聊聊天,可由于方言差异难以交流,往往双方聊不了几句就四目相视,尴尬而笑,没了兴致,只好回到家抱着电话听听那头亲人的声音。

  “老家还有几个闺女,她们没有出来,天天想她们啊。”冉婆婆说到这里,眼眶突然就湿了。2002年春节,她还为三女儿的婚事回了一趟老家。生性开朗的冉婆婆抹了一把眼泪后面带微笑地说,尽管语言不通,在村里面街坊邻居待她都挺好的。随着邻里之间交流的增多,她决定开始学习普通话。正说着,冉婆婆就“拽”了一句兼具四川和山东方言味道的普通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老四川”学说普通话虽然蹩脚了一点,但大家都在心底暗暗佩服冉婆婆好学上进、与环境抗争的精神。

  说起生活的变化,听惯了川江号子和轮船汽笛声的冉婆婆说,住在长江边,进出都是爬坡上坎的,过江赶集全是自己撑船。如今来到了“平阳大坝”(方言:指地势平坦的地方),她这双习惯于撑船掌舵的“老胳膊老腿”,倒是先于自己的孩子学会了蹬人力三轮车。好动的冉婆婆此前没有见过大海,有一次,她和另外几个移民专门跑到莱州港去看海,看到泊在港口的万吨巨轮,冉婆婆惊呼:“虽然叫声都一样,可个头比长江里的大多了。”

  在冉婆婆的厢房里,屋角还摆放着四川农家特有的泡菜缸子,墙上挂着两块大腊肉。冉婆婆介绍,腊肉是老家托人给捎来的,在四川老家有个说法,腊肉不能过农历6月,因为天气一热加上雨水多湿度大,就会让腊肉变味。不过这里气候凉爽干燥,腊肉什么时候去吃都行。“看到腊肉就想起了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家”。为了让记者品尝她这个“老四川”的手艺,热心的冉婆婆从缸子里掏出这个季节特有的“泡豇豆”让记者尝,果然,“微酸”、“微麻”、“微辣”川菜风味溢满口中。冉婆婆腌泡菜的手艺渐渐在村里传开了,有的邻居想尝一尝正宗的“农家川菜”,便拿来山东特色的腌萝卜干同冉婆婆交换,冉婆婆十分乐意。

  过年过节的时候,邻村的移民也经常见面,一起说说家乡话,彼此交流着对胶东民俗文化的看法。大家感觉有意思的是,大年三十晚上拜年拜到天亮,饺子汤圆一起吃的习惯与重庆大不一样。冉婆婆笑着说,她活了60多年,还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过新年。

  子女 成长在与时俱进的潮流上

  三峡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子女无疑是这一群体中的弱者。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记者从这些小移民民身上,看到的不是故土文化的羁绊,更多的是对新环境的适应与喜欢。

  目前就读于莱州市成港路小学5年级的周韩是周成安、韩先兰夫妇惟一的孩子,长得非常像他的妈妈,黝黑脸庞上有一双机灵的眼睛。周韩来到莱州3年了,3年前小周韩只有10岁。也许在一个10岁男孩的心里,对故土的依恋还不是那么浓厚,小周韩来到烟台后,感受更多的是离开了大山的新鲜与好奇,很快就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并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

  “我现在可知道海水的味道了。”酷爱游泳、习惯了江水滋味的周韩第一次到海边游泳时,首先掬起一口海水尝了尝。从小就向往大海的他告诉记者说,来到山东后没觉得哪些地方不适应。以前在家我都是吃米饭,现在发现馒头、水饺都挺好吃,而不是像他的奶奶一样固守着米饭。

  “和你家乡忠县比起来,莱州好不好?”记者想让这个小学生做一下两地的比较。“我们老家好,莱州也不错。”令记者吃惊的是,小周韩不但操着一口地道的莱州话,他的回答听起来也蛮中庸的。周韩说,刚来的时候,莱州话他几乎听不懂,学习成绩一度受到影响。不过半年以后,在老师同学的帮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不但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学习成绩也逐渐跃居班级前5名,成为深受老师喜爱和同学尊敬的好学生。周韩还说,他要好好学习,争取7年后考上名牌大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孩子还是挺争气的。”韩先兰指着贴在墙上儿子获得的奖状对记者说:“来到山东后,周韩的学习越来越好了,跟小朋友们相处的也挺好的。”面带微笑的韩先兰话语里透着自豪,目光里流露出对孩子的无限关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记者 孙逸云 何晓波 报道)责任编辑:孙玲姿来源:今晨6点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