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历史画卷上的郑州 ——感受3600年中原文化 (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6日14:06 新民晚报
历史画卷上的郑州——感受3600年中原文化
历史画卷上的郑州——感受3600年中原文化
历史画卷上的郑州——感受3600年中原文化
历史画卷上的郑州——感受3600年中原文化
历史画卷上的郑州——感受3600年中原文化
本报记者黄惠

  人们到了郑州,进可融入二七广场周围的繁华街市,退可漫步巩义北宋皇陵;好动者能在少林寺欣赏到名闻天下的少林功夫,喜静者能在“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遥想程颢、程颐等大儒当年讲学的情景。

  物价不贵,路不堵,大人小孩有问必答——徜徉其间,心情自然不错。近日,全国70多家晚报的记者汇聚河南省会郑州,参加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郑州晚报承办的“感受郑州3600年”大型采访活动,体会到了这个城市的朴实和亲切。

  大家奔波了4天,终于将典故与实地实物一一对上了号,自是欣喜不已。

  商代遗址走一走商都城墙

  翻开郑州市地图,紧挨着市中心东侧有一段锯齿状的曲线,代表城墙,这就是专家们认定的商代亳都的遗迹。据史料记载,商汤创立商朝后,以亳为都,他之后的9个商王也定都于亳,距今已有3600年左右。

  1950年秋,一个叫韩维周的小学教师在郑州东南郊的二里岗一带,意外地发现了商代文物,引起考古学家的重视。他们不仅由此找到了周长7公里的长方形城垣,还陆续发掘出许多宫殿遗址、祭祀遗址和大型青铜器。想象一下,在4平方公里内分布着宫殿区、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区,还拥有大型供水系统,当时的这座都城该是怎样一种繁荣景象!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认为,郑州商城比安阳殷墟的年代早,其规模之大,不但商代少见,在同时期的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

  3600年过去了,如今,二三层楼高、十来米宽的夯土墙坐落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与民居、工厂及学校相邻相伴。城墙全开放、不必买票。

  河南博物院听一听音乐文物

  古人“钟鸣鼎食”的排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里的“俎”是什么东西?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人们的穿戴习俗如何?所用器具有什么特点?他们欣赏什么乐曲?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河南博物院都能找到真切的答案。

  看累了,坐下来,听几曲古乐。

  华夏古乐团由河南博物院组建,总共12人。这些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小青年,将专家整理出来的古乐以现场表演的方式活色生香地展现给游客。他们能演奏近40首曲子,如描绘舜帝祭祀天地时人与神交流的《神人畅》、表现周王招待群臣时的迎宾乐歌《小雅·鹿鸣》、反映楚汉相争时楚霸王项羽自知大势已去悲凉心境的《楚歌》等。随着环叮当声,身着古装的姑娘小伙各就各位,复制的骨笛、灰陶埙、编钟、虎座木鼓等交织出或幽远或激越的曲调。在解说员的帮助下,我们慢慢“入门”,越听越有味。

  黄帝故里看一看华夏之源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坚持同一个观点——我们是炎黄子孙,黄帝是我们的祖先。不过,黄帝的故乡就在郑州下辖的县级市新郑市,却不是人人都知道。

  黄帝是传说中远古时期中原部落联盟领袖,住在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亦即现在的郑州新郑市。轩辕故里祠在汉朝便已建成,后来时有毁建,2002年春,黄帝故里景区扩建告成,规模宏大、视野开阔。故里的甬道竖有石坊两座,分别刻有“中华圣地”“黄帝故里”及孙中山创作于1912年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轩辕黄帝自古传”等诗句。故里祠前两侧各有一座呈昂首坐姿、身体健硕的古熊石像;故里祠门内迎屏镌刻着陈云的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庭院正中大殿中央是轩辕黄帝像,身披金黄色及地长袍,美髯飘飘,神采奕奕。黄帝像周边的三面墙上是彩绘的黄帝故事,大殿两侧厢房供奉着黄帝元妃嫘祖、次妃嫫母像。

  在黄帝故里,“华夏第一碑”尤其引人注目,它是国家一级珍贵文物,被罩在玻璃罩里。这块碑1996年出土于新郑市黄帝故里西侧600米处的韩国宗庙遗址,碑的两面磨光无字,碑上有孔。据《封氏闻见记》记载,此碑可测日影,更用来祭祀祖宗。这块碑的出土,印证了华夏民族追根求源、祭祀祖先的习俗。

  黄河景区尝一尝母亲河水

  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古人逐鹿中原的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的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在历史上曾留下许多妇孺皆知的故事。

  这一段的黄河河床深浅不一:浅处沙滩露出水面,有的上面还长了草;深处则深不可测,甚至暗藏漩涡。这里无法行船行车,唯一可以一显身手的是水陆两栖气垫船。气垫船充足了气,驶离码头后,自东向西逆流而上,黄河南岸的景致一览无余。沿途,导游一一指点给我们看:这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处桃花峪,那是当年项羽和刘邦中分天下的鸿沟……

  正说话间,气垫船在一大块干燥的沙滩上停稳、“泄气”,这里正好面对着竖有“鸿沟”两字的山谷。“啊!黄河,我来了……”整船的游客兴奋地下船拍照留念。

  “去踩踩看吧,不会掉下去的。”在导游的提示下,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走上湿软粘稠的沙土层,感觉就像走在装满了水的热水袋上,一晃一晃的,有惊无险。于是,我放大了胆,越走越远,在近水处蹲下,伸手蘸了点黄河水,送到舌尖,咂了咂嘴:味道淡淡的、不甜也不咸,只是咂过之后,嘴里还留有沙子的异物感。这里的水由粗大的水管逐级提升,经水厂处理后,可满足郑州近七成的用水需求。

  不一会,蘸过水的手指干了,上面却留下沙的痕迹。导游小张说,黄河严重干枯时,含沙量高,几乎是“一河水半沙”,直接用黄河水洗东西总会留下沙的痕迹,这就是那句“跳进黄河洗不清”的来由了。这沙虽不能用来造房子,却是制做砚台的好材料。

  中岳庙闻一闻袅袅香烟

  位于郑州登封城东3公里太室山南麓的中岳庙,是我国创建最早的道教庙宇,也是五岳中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它是历代帝王祭祀封禅中岳嵩山神的场所,又是我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道教尊为“第六小洞天”。当地人信奉道教的为数不少,所以,这里至今香火旺盛。

  中岳庙受到历代皇帝的重视,不断地扩建和整修使得它与北京故宫的布局颇为相似,有“天中故宫”的美称。中岳庙总面积有11万平方米,沿中轴线共有11进院落,纵深650余米,汉代的翁仲、唐代的巨碑、宋代的四大铁人和道教经典木刻等等,都极具历史、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嵩山的最高峰、海拔1494米的峻极峰就映衬在中岳庙的背后。这里的峻极殿因《诗经·大雅》中“嵩高维岳,峰极于天”而得名。这个殿的外形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似,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庇殿,气势不凡。以前,“少林寺”三个字如雷贯耳,不料,同在郑州的登封还有这般气派的中岳庙,感慨之间,不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汗颜。

  康百万庄园想一想留余之道

  表示赞同,上海人说“好的呀”,河南人只说一个字:“中!”透着直爽和憨厚。

  河南人不惊不乍,深藏不露。你看,郑州有8000年文明史、5300年建城史、3600年建都史,历史上曾五代为都、八代为州,国家及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37处,文物古迹动辄有上千年的历史。

  曾经富及12代、历时400多年的“康百万”家族也是这种“守中虚外”秉性的注脚。明清时期,与沈万三、阮子兰齐名的“三大活财神”之一的“康百万”把庄园建在嵩山、邙山、黄河、洛水交汇处,整个建筑群占地240余亩,是个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现在人们能参观到的为主宅区部分,仅是其中的十九分之一。然而,就是这“十九分之一”里,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工艺,严谨的布局和处处流露的勤俭、好学家风,已经令人叹为观止。

  “康百万”家族以河洛文化为核心,认为五行之中,土为中,土生万物,所以,他们以经营口粮、棉、盐为主,处处设栈房,赚钱就买地,以致“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还曾把生意做到了日本。

  虽然富甲一方,康氏不事张扬,庄园内的“留余匾”提醒后人“……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康氏家族注重教育后代刻苦学习,连马上、厕上、枕上的时间亦可成文;在修黄河大堤、建学校、赈济灾民等方面舍得疏财,为自己赢得好名声。万事留点余地,不穷奢极欲——这种经商、为人的观念至今仍不失借鉴意义。

  黄帝在征服炎帝、蚩尤之前,以熊为自己部落的图腾

  商代遗址

  郑州景点示意图 新民图表 制图董春洁

  黄河南岸的“鸿沟”是当年项羽和刘邦中分天下之界

  本版摄影黄惠

  “华夏第一碑”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东周时期的宗庙碑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