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网络语言充斥校园 专家:会影响孩子思维逻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09:11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消息 一位张姓家长在她女儿的生活周记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昨天晚上,我姨妈家的GG(哥哥)带着他的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地向我妈妈PMP(拍马屁),那样子真是好BT(变态),7456(气死我了)。我只吃了几口饭,就上QQ聊天去了。整本周记充斥着让人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

  记者采访了市内几所中小学校的部分老师,他们表示:类似于这种“格式”的语言在
中小学生的口头表达中已不鲜见,一些学生甚至还以会用这种“网络语言”为荣,但在正规的作文写作中还没有出现。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大行其道不以为然,几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对记者说:“有时不知不觉这些时髦语言就从嘴里蹦出来,感觉挺好的。”

  市城调队调查显示,去年我市百户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达到36台,同比增长12.4%。电脑和网络的日益普及,给了中小学生大量接触网络的机会,但大多数学生上网不是去浏览新闻、学习英语,而是到聊天室去聊天,耳濡目染他们就学会了这些包含着错别字、英文、标点符号甚至图片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蔓延引起了一些教师的担忧。烟台三中从事语文教学的王老师认为:“多数网络语言、词汇并无正确性和逻辑性可言,妨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进一步规范和普及。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写的字让其他人听不懂、看不懂,沟通和交流就无从谈起。”有着15年教龄的冯老师认为,作为小学生了解一下网络语言是有必要的,但还是应该更多地学习传统规范性语言。小学生过早地使用网络语言,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书面用语上,更不能破坏语言的规范性,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逻辑训练。

  市教育局基教科王科长认为,由于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多是一些学生,他们并不具备鉴别语言好坏的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引导,全社会都要来关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发展。这样,才能遏制某些晦涩难懂甚至低俗的网络语言的流行,从而避免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在学生中蔓延。(高春宽通讯员耿希芳) 责任编辑:丁俊杰 来源:烟台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