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由“三维增高仪”看蒸发骗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08:55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消息 市民购买商品或购买各类“消费卡”后,常常面临店家撤柜走人,购买者投诉无门的窘境。这种店家“蒸发”如今非常普遍,工商部门几乎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投诉。

  我们将此种现象统称为“蒸发骗局”。从投诉案例中可以看出,这种欺骗所涉及范围广,名单可以列出很长,如美容店、保健品专卖店、家政公司、小手机店……

  投诉回放

  “‘三维增高仪’虚假宣传骗走了我们的钱,如今居然连人都找不到了!”11月8日,开发区的姜先生热线投诉。

  姜先生今年23岁,身高160厘米。2003年9月19日,他被“三维增高仪”的夸张宣传所蛊惑,花995元在“三维增高仪烟台授权公司”购买了一台“三维增高仪”。购机《合同》上承诺,一年后可增高6厘米,达不到效果可退还仪器,若效果不理想就退款。今年9月20日,姜先生发现自己远没有增高到理想中的6厘米,便请求换机。店方负责人收回了合同,并交给姜先生一份《用户更换表》后告知:仪器要送到济南进行检查维修,请于11月5日来领取新仪器。

  《用户更换表》盖着“烟台芝罘区北三维增高仪”的红色印章,留下的店方联系人名叫郑伟。姜先生说:“我近日多次来到专卖店想领取仪器,却发现大门紧闭,电话无人接听。”

  记者调查

  “三维增高仪”到底哪里去了?在位于南大街文化宫附近的“三维增高仪烟台授权公司”,记者果见防盗门紧闭,还贴着一张“此房出租”的启事。据附近店铺的老板称:“‘三维增高仪’关门已经近1个月了,这段时间上门来要求退机的顾客络绎不绝。”

  记者自市工商局芝罘分局获悉,显示注册名为“烟台芝罘区北三维增高仪”的商家未做注销。据负责注册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的1月到5月为企业年检时间,注册单位若不办理年检手续,将自动注销。至于如何对“蒸发骗术”进行监督,工商人员表示:如果消费者不能找到欺诈者踪迹,消协也无能为力。

  为探询“三维增高仪烟台授权公司”是否是真正的三维增高产品代理公司,记者与西安三维增高仪总部取得联系。对方称烟台有本公司的一家代理分店,但地址不详,只给记者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记者多次拨打,但该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

  专家视点

  由于无法与“三维增高仪烟台授权公司”业主取得联系,市工商局“12315”中心也难以给受骗的姜先生维权。增高产品真有神奇疗效?查阅各地媒体可以发现,关于增高类产品投诉难以计数。省工商局、省消协近期联合公布的10起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中,增高产品夸大宣传“榜上有名”。

  市妇幼保健院专家认为:从医学角度上来讲,大量的增高都没有得到相关例证支持。烟台市消协提醒:消费者投诉增高产品时一定要持有效的厂家联系方式,针对外地企业可向厂商所在省市的315部门投诉,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蒸发骗局”何其多

  像“三维增高仪烟台授权公司”一样,敛财后迅速失踪的“蒸发骗局”还有很多。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长张淇宣告诉记者:“蒸发现象”说到底还是一个“骗”字,我们经常会接到类似的投诉。他分析:店家“蒸发现象”多发生在美容、保健品、通讯类产品等领域,而且多是“小店行为”,最典型的就是“消费卡”类骗局。

  家住立交桥市场附近的刘先生,在音像店老板的蛊惑下,交100元钱押金购买了一张“卡”,老板承诺:拥有此卡,仅用20元钱就可以看100张碟片。结果,音像店不到10天就关门大吉。家住幸福办事处的张先生投诉,他在一家小型手机店购买了一款手机,想维修时发现店家早已“人去楼空”。张淇宣科长说,撇开“手机三包”政策不说,按法律规定,商家应该保证商品5年配件供应。

  “蒸发骗局”还不仅仅局限在消费领域,劳动部门的投诉记录显示:雇工后携款失踪,拒绝支付工人工资的案例也是非常普遍。据分析,这些店铺的业主往往无固定资产、无固定住处,见赚钱的买卖就敢上,没了市场就跑。至于公众利益、诚信经商等概念,在此类业主眼里根本就一文不值。

  面对频发的“蒸发骗局”,张淇宣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工商部门对注册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每年1到5月工商部门都要对企业进行年审,可有些私人业主早拿着钱溜之大吉,根本不在乎你吊销他们的执照。“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经营者,没有资金、没有债权债务承担能力,这样的法人如何能让人放心?”张淇宣说:“每年为数不少的单位拒绝年审,最终销声匿迹,受害的还是广大的消费者。”

  防人之心不可无

  法律法规完善尚需时日,作为消费者究竟该如何规避风险?根据案例进行分析,会发现有些“蒸发骗局”有的其实很简单,很容易识破。但不少上当者为所谓的“小利”所吸引,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从事消费者维权工作多年的张淇宣对此极为痛心,他认为:消费者学法懂法,增强自身防范能力、增强鉴别力才是最为关键。张淇宣说:有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手里有合同,可以起诉商家。其实,保存相关证据固然重要,但在商家“蒸发”、无处寻人时,往往有证据也难以维权。

  市消协的负责人也认为:对于街头小店,对于摸不清底细的商家或品牌,不要轻易投资,卖力鼓吹宣传的产品未必就是可信。责任编辑:张涛来源:今晨6点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