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芝罘区大疃居委斥资1.4亿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2日18:51 胶东在线

  宁贴千万建广场 不赚2亿盖楼房

  芝罘大疃居委斥资1.4亿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胶东在线网12月13日讯(通讯员 原纲)日前,笔者到芝罘岛大疃居民区采访,但见一排排新建的居民楼代替了昔日的破瓦房,曾经杂草丛生、贝壳遍布的荒滩也变成了10万平米
的文化广场,一个已走过千年历史风云的古老渔村俨然脱胎为现代化的都市新区……正在芝罘岛广场上散步的大疃村民王大爷,最近刚刚搬进新居,看到笔者,便情不自禁地聊起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大疃的变化,真是一天一个样,八十年代初,老百姓从小草屋搬进了大瓦房,心里就美得不得了,现如今,又从平房搬进了楼房,居委会还为咱老百姓建了公园,修了广场,俺们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如今跟王大爷一样,大疃居民区先后有1000多户群众喜迁新居。

  位于芝罘岛中部的大疃居民区共有居民1860户,5000多人,是芝罘区的第一大“村”。近年来,他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海珍品养殖和深加工,膨胀发展工业和旅游业,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去年,全居委会实现经济总收入1.7亿元,人均分配4300多元。口袋鼓了,该干点啥?大疃居民区党委、居委会一班人并没有躺在安乐窝上,他们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立足长远,高点定位,加大投入,不断强化居民区的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大疃的城市化进程。从1994年起,他们从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入手,不断改进居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2001年以来,先后建成住宅楼8万平方米,仅这一项工程,大疃集体就平均为每户补贴4万元,整个工程投入超过8000万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百姓俱欢颜。经过两委一班人和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大疃的近1200户居民已彻底告别平房,住进楼房,享受到了最现代、最时尚的都市生活。然而另人不解的是,作为堂堂小康村的8名“村官”们,至今却依然住在简陋的平房里。不少居民为他们鸣不平,“1000多户都搬了,还差这8户”,居民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胡志光掷地有声:一户群众住平房,两委成员也不能上楼,我自己首先带头。老胡的建议得到了两委成员的一致响应。也有不少人建议,居委会的办公楼已经整30年了,过于简陋,与大疃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还不如从旧村改造的资金里,省出二、三百万,先建一座办公大楼。大疃居民区党委、居委会一班人的态度非常明朗:居委会办公楼就我们十几人,好凑合,只要老百姓能住上新楼,我们苦点心里也舒坦。

  黄金地段不盖楼房,建广场,也是大疃人津津乐道,外面人不得其解的一件“新鲜事儿”。今年上半年,居委会把靠近公路的10万平方米门面地段,辟为广场,邀请云南园林设计院进行精心设计,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集雕塑、灯光、草地、怪石、青树、绿水、亭台楼阁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广场,成为芝罘岛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老百姓拍手称快。可当初决策之前,还有过一些争议,包括两委成员在内的居民们有赞成的,也有不太理解的,理由是,这块地是大疃的黄金地段,如果建商品楼,至少净赚2个亿,而建广场却要白白贴上6000万。个别人有个别人的看法,胡志光书记自有他的主心骨:建楼能赚钱,可钱再多,总有花完的时候。我们鼓了口袋,千万不能忘了脑袋,因为从长远看,大疃要真正“脱胎换骨”,迈向城市化,就得尽快改变渔民几千年来形成的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和陈规陋习,全面提高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建广场虽然赔上6000万,但我觉得值,因为它适应了老百姓的生活文化需要,产生的社会效益将是无法估量的。

  如今,在古老的芝罘岛,平房、土炕、黑烟囱,小巷、泥路、臭茅坑等传统渔村的面貌已不复存在,代之以与现代文明的时尚住宅,宽阔的硬化路面,和充满都市风光的绿地广场。栽下梧桐枝繁叶茂,引得凤凰纷至沓来。优美的的环境不仅陶冶着居民的精神情操,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客商纷至沓来,仅今年上半年,就先后有近10家企业入驻大疃,投资8100多万元,从事海珍品深加工和房地产开发,为大疃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责任编辑:杨胜武来源:芝罘区委宣传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