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黄蒙拉屡借小提琴演出令人着急—— 谁来为年轻音乐人才添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14:33 新民晚报

  近日看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青年小提琴家黄蒙拉拉琴,那把琴音色不错,声音也十分洪亮,虽然不是名琴,也算得上是把好琴。但记者发现,2002年秋,黄蒙拉在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获金奖回来后,在大剧院举行独奏音乐会时,拉的却不是这把琴。

  一番感慨

  问黄蒙拉这把琴的来历,想不到,却引起了他与他的老师俞丽拿的一番感慨。原来,黄蒙拉两年前参加帕格尼尼比赛时,用的琴是向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的一位德国教授借的。而目前黄蒙拉使用的这把琴,是由新加坡一位喜欢收藏小提琴的富商提供借用的。因为是借用的,所以小提琴手刚把琴拉得得心应手,乐器就可能被收回或更换。

  上海音乐学院另一位获国际比赛金奖的学生王之炅,也用过这位富商出借的小提琴。但对小提琴的性能充分掌握之后,却被换了另一把琴。如今,尽管黄蒙拉使用的这把琴不错,却随时要被收回。

  出于无奈

  对黄蒙拉来说,这是一种无奈。尽管黄蒙拉偶然也参加一些商业性演出,但出场费很少,他的主要精力还是花在学习上,根本无力购买一把稍微像样点的小提琴。有时候,为参加演出,不得不临时去借琴。

  黄蒙拉是国际著名大赛的金奖获得者,作为一名上海培养的小提琴手,他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涌现的、具有向国际市场发展潜力的音乐人才。由于缺少得心应手的乐器,所以,虽然他已与环球唱片签约,但还不敢开始演奏生涯,还想继续深造以寻觅机会。对此,黄蒙拉的老师俞丽拿教授认为,事实上,有很多年轻人才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之后,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如意,不得不采取到国外留学的途径另谋发展。黄蒙拉如果走这条道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参照模式

  要改变这种状况,其实有很多方法。有关人士指出,青年大提琴家秦立巍的模式,可以参照。秦立巍孩提时代在上海学习大提琴,少年时随全家到澳大利亚定居并入籍,又继续在那里攻读大提琴演奏专业。后来,他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奖。澳大利亚政府便把政府收藏的一把1721年制作的瓜内利大提琴,提供给他终身使用。得到名琴之后,秦立巍便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边任教边签约经纪公司,开始演奏生涯。近年来,他已成为继马友友、王健之后,在国际乐坛上崛起的又一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

  据介绍,这种由政府或基金会以及企业长期资助演奏家乐器的方式,在国际上十分流行。如前不久来沪演出的意大利托斯卡尼尼基金会,就向欧洲部分乐团的首席演奏家提供名琴使用,日本的一些基金会和博物馆,也向演奏家无偿提供乐器使用。

  一些专家认为,向年轻人才提供好琴,既能扶植他们,又能借助他们的流动表演,让收藏行为产生文化效应和保值效应。这对于鼓励年轻人才的稳定并促进其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报记者杨建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