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茅盾文学奖尘埃落定 引发人们深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20:35 山西新闻网

  中国国家最高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于2005年4月11日揭晓,茅盾奖在华语世界体现着汉语言文学的最高成就,如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给文化界带来了巨大的促进和影响,并且引发了广泛的思考,我们并不仅仅是去关注某个奖项,而是思考这种文学奖现象,会对我们的文化和思想产生怎样的影响……

  4月11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名单终于揭晓。张洁、宗璞、
熊召政、柳建伟、徐贵祥等五人,荣获本届大奖。“文学奖”现象一时间为万众瞩目,我国的文学奖大致分为两种:评委会奖和民间奖,评委会奖首推茅盾文学奖,民间奖首推百花文学奖。我们需要的文学奖要以公信力为基础,公信力,就是公众的信任程度。维护自己的公信力,是我们文学奖的生命力所在。

  百花奖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它的原则是“从读者中来”,由读者投票来决定一部作品是否获奖。不设评委会,不设评委,只刊登评奖启事和选票,两年一届,没有任何人可以左右评选结果。百花奖没有搞平均,也打破了“一个作家,只能有一个作品获得一个奖项”的所谓潜规则。出现了一人多奖,一作多奖的局面。主办者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没有对评奖作品有什么期待,读者投票选出来的就是主办方需要并且尊重的。以至于主办方在每次计票结果后,才知道获奖作品的具体名目。

  在非常敏感的计票过程中,所有与评奖“有关”的人员均不参与计票工作,计票邀请文学圈以外的人士。承办方、组织方均与计票评选团体保持着“距离”。

  每届百花奖的评选结果,和评委会奖如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等评选结果大致相同,说明读者、评委的审美和价值取向是大体一致的。

  除了上文提到以茅盾奖为代表的主流大奖之外,我们还有其他很多五花八门的所谓“文学奖”,都想做大做高,都在标榜自己的所谓“权威性”。但是,我们所谓的“权威”的标准是什么?是广大读者评出的权威,还是少数几个人评出来的权威?获奖作品体现着读者的审美价值和取向,还是少数人在故纸堆里的小情调、小审美?是学术独立的评选体系的体现,还是被商业资本意志所左右?是客观的、中立的、学理上的评价,还是人情关系,公信力是我们的时代和社会的基石,我们评论经济奖项,要请经济专家,要评论电影电视剧奖项,也要请影评专家,他们多少年来从事专业研究,或许还是该专业的学术权威,具有着一定的公信力。五花八门的小奖项之所以始终立不起来,关键是评委团体掌握着评判权和话语权,但同时评委团、评奖程序、授奖人等等信息却不公开,形成了主观运作和公信原则的矛盾。评判权和话语权,是基于公众知情权基础上的公权力,公信力是集体主义概念,归根到底是“一致性”,即与公众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一致”。正是这种公信力的缺失导致了国内蝇头小奖层出不穷,却又忽兴忽灭,始终没有茅盾文学奖和百花文学奖这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1978年以来国内主要文学奖项

  (排名不分先后)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全国优秀诗歌奖

  全国优秀散文奖

  全国优秀杂文奖

  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歌奖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

  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

  “五个一工程”奖

  茅盾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

  冯牧文学奖

  春天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 (齐连)来源:北京娱乐信报网络编辑:郭亚婷(来源:山西新闻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