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光明日报> 新闻报道
 


美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5月19日10:22 光明日报

  美国独立后到19世纪末,对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拓殖和开发建设,它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在短短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由一个地处一隅的小邦,发展成一个举世公认的泱泱大国,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英、法、德而跃居世界首位,这不能不说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美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甚至是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代价而取得的。这在农业领域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历史虽然不长,但破坏的土壤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争先开发,不顾后果”是当时人们对待土地的传统态度,这就必然给土地资源造成了无法补偿和越来越大的损害。如南部长期种植单一作物--棉花,使土壤肥力迅速耗竭,然后弃之不用,再向西推进,如此步步破坏生态环境,这也是造成南部在历史上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之一;西北部也有大量耕种过度、随意抛弃的农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平均每英亩作物流失的土壤是:棉花为19.9吨,高粱为12.8吨,玉米为7.6吨,小麦为6.5吨。总之,西部大片平原沃土在盲目开拓后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劣地,以至贻害至今。

  在西部开拓中,人们还对森林毫无节制的乱砍滥伐,引起水土严重流失;大规模捕杀珍贵野生动物,如野牛、羚羊、鹿等,使北美多种野生动物资源基本灭绝;对于西部矿产劫掠式的开采,使矿区自然生态严重失衡;随着西部工业的发展,工厂不断增多,排放出的废气、废尘随之增加,空气污染严重,“酸雨”不断;随着西部城市发展,人口增长惊人,城市住房,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废物被随意倾倒,河流污染严重。这种漠视自然环境和不加思考地滥用自然资源的开发建设,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最终导致了1934年发生的美国历史上一次破坏力最大的“沙尘暴”。它席卷了美国2/3的国土,带走的尘土达3亿吨,毁坏农田无数,作物严重减产。教训是惨痛的。当年,美国就成立了国家资源管理局,该局在一份报告中大声疾呼:“愚昧无知,漫不经心和贪得无厌已将我国的资源糟踏到几乎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这以后,美国政府通过了多种立法,付出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已很难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

  近代美国西部大开发中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开发模式很值得我们引以为训。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即使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很长时期也都难以恢复。当前,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正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西部的开发建设中,无论宏观、微观的重大举措,都既要计算其直接经济收益,更要看到其引发的环境生态长期效应。只有这样,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规划才能顺利实施,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才能崛起于神州大地!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欢迎下载信息即时传送软件-新浪点点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光明日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