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光明日报> 新闻报道
 


从“向西进军”到15个“发展极”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20日 09:35 光明日报

  巴西东南部以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贝洛奥里藏特为支点的经济三角区是该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中西部、东北部 和地域广大的亚马逊河流域经济相对落后,甚至处于低度开发状态。巴西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所谓“两个巴西”的 说法。巴西政府非常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认为它事关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甚至国防安全。

  因此,巴西很早即提出实现“国家一体化”,从疆域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使国家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向西进军”与移民教训1940年,巴西前总统瓦加斯就提出了“向西进军”计划,通过国家经济重心西移和唤起 国民情感的方式,开发西部落后地区,全面建设国家。巴西最终以首都的内迁实现了该计划的重要一步,新首都巴西利亚于1 960年建成之后,以其为中心的公路网建设也相继完成。内陆边远落后地区对国家的向心力得到增强,开发进程得以加快。

  从70年代起,政府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先后兴建了跨亚马逊公路及其他国道干线,把落后地区同国家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联系起来。在近年来所提出的全国发展计划里,公路与水运开发计划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带动了沿线新兴城镇的发展,地区经济得以繁荣。跨巴西公路自北部的贝伦直抵南部的阿塞瓜,全 长3569公里,纵穿巴西内地。现在公路沿线已成为巴西新兴城镇的集中地区,有些城镇已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增长点,如米 纳斯快乐山城已发展成为巴西的菠萝生产基地,每年平均向阿根廷出口50万箱;伊比廷则成了巴西全国刺绣产品的供应地。

  但巴西的开发计划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梅迪西政府“冲击计划”

  的重要项目--跨亚马逊公路于1970年开始建设,这条原计划纵向贯穿全国的公路现在只有个别路段能够在旱季 通车,整条公路因路面质量低劣而在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根本无法使用。此外,向公路沿线移民的计划也告失败。其中重要原 因之一是移民与土著印第安人和占地农民频繁发生土地权益争执,而且移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也不具备,他们相继返回东北和南 部的原居住地区。另外,由于该项开发计划事先未经充分论证,盲目实施,造成了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被公路建设、农牧业和矿 业企业所破坏的不良后果。

  城市经济圈与“发展极”

  巴西政府按地区经济特点划分开发范围,先后建立了东北部开发管理局、中西部开发管理局等多个地区开发机构。1 966年建立的亚马逊地区开发管理局,管辖与开发范围达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领土面积一半以上。政府在这一地区实 行“财政刺激”政策,规定企业可免交部分所得税以用于在该地区进行投资,但投资方向需符合管理局的计划要求。

  地区开发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依托当地资源,建立“发展极”。

  70年代,仅在亚马逊地区,巴西联邦政府就确立了15个“发展极”,各个“发展极”根据各自的资源特征,确立 经济增长点。目前,巴西内地已形成以城镇或“发展极”为单位的经济发展态势。

  最典型的例子是“马瑙斯发展极”,即马瑙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它是一个集商业、工业与农牧业为一体的经济中心,利用亚马逊州首府--马瑙斯便利的交通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创造 条件。此外,“阿克里发展极”是以发展橡胶生产为主、“阿马巴发展极”则重点发展木材加工、锰矿生产及农牧业等。

  近年来,以经济对外开放为契机,巴西落后地区开发得到了新的推动。1990年巴西实行经济对外开放政策,外国 产品与资金开始涌入巴西市场,本国企业因此被置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之下。东南发达地区的企业纷纷迁往具备一定基础条 件的落后地区落户,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资源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优 惠政策,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企业来本地投资设厂,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专家点评

  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种形态。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非均衡发展往 往占主导地位。但是,非均衡发展又会在社会平等、国家向心力、消除贫困、生态重建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开发欠发达发 区,实际上是追求一种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的均衡发展形态。

  巴西在开发欠发达地区过程中,采用了包括迁都、移民、发展交通运输、建立“发展极”在内的多种措施,很多经验 和教训值得其他国家总结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欠发达地区开发要注重规划和科学论证,在开发自然资源、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保护;其次,向欠发达地区大批移民,不如向这些地区输入一些专业技术人才;第三,要为欠 发达地区引进投资,提供切实的优惠政策,使之能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第四,要注意发展公路、铁路和油气管道沿线经济和 中心城市经济圈,并根据各自的资源特点,创建不同的专业生产基地,全面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 究院付英




相关报道: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速调整农业结构
相关报道: 西藏农牧业科研成果丰硕
相关报道: 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 南大打出“西部牌”
相关报道: 贾平凹:大开发对西部作家是机会

相关专题:西部大开发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光明日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