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有一群香港社工在为求助者奔走……
广州市民政局最新数据显示:在广州,每年有2700多宗涉外婚姻,其中有1300-1500宗是涉港澳婚姻。分隔两地的家庭,每年都在增加。而据目前有关规定,内地人与港人结婚一般须9年左右才能赴港定居。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日益引人关注。
图:咨询者络绎不绝
近年来,在广州,有一个“穗港及海外分隔家庭辅导中心”,一群香港社工在两地奔走,关注分隔家庭,据称,迄今已免费为200多个分隔家庭提供服务。近日,记者在这里撷下了一串鲜为人知的故事。
夫妻沟通:心理辅导
由于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夫妻有效沟通往往是分隔家庭的头等难题,家庭纠纷由此而生。
广州女阿梅6年多前与香港仔黄某“拉埋天窗”,不久生了个精灵可爱的女儿。黄某每月都回广州小住,一家人共享天伦。可惜好景不长,黄某去年失去固定职业,心情郁闷,很快染上酗酒恶习。当时,阿梅的女儿已获批赴港定居,但因年纪太小,仍与母亲一起在外婆家生活。喝醉酒的他开始与岳母出现磨擦,最后阿梅也卷入“战争”。一向疼爱女儿的黄某居然拒绝给女儿抚养费;而阿梅也将女儿藏了起来,不让黄某与她见面。两人甚至打长途电话吵架。
离婚被搬上台面。两人都想取得孩子的抚养权,便找到了穗港及海外分隔家庭辅导中心咨询。
此类个案不少。但香港社工并不像内地传统的做法“劝合不劝离”,而是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需要,作出正确选择。从事了七年分隔家庭服务工作的社工阿清与两人都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谈话,觉得“他们因表达方式不同,以致误会很深”。阿清将两人请到一起,让他们细说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厌恶的,达成书面协议,“不再在言语上攻击对方”。今年初,两人“按章办事”几个月,彼此和好如初。
子女教育:申请援助
按规定,内地一方每年可有半年时间赴港团聚。但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相当部分的人不可能找到一份允许工作半年、休息半年的职业,只能打打零工,或完全靠香港那一方供养,经济不独立,一有意外,生活便陷于困境,求助无门。子女教育也便受到影响。
两年前,由于丈夫在香港突然失踪,一直依靠丈夫生活的李玲带着4岁的儿子惶惶然回了娘家。靠吃老本,积蓄很快耗空。转眼儿子6岁,要上学了,香港身份的他若在广州上学须缴一大笔“赞助费”。李玲一筹莫展。
她从妇联知道了辅导中心,辗转求助。中心社工帮她权衡利弊,李玲决定送儿子到香港读书。社工为她申办了寄养服务,并在香港申请了学校。
如今,儿子在寄养家庭得到了悉心照顾,学习成绩不错。李玲也找到了工作,母子俩还能定期团聚。社工时不时跟进两边的情况。
辅导中心每个月都能接到类似个案,有的是丈夫在港年老多病,无法照顾孩子;有的是丈夫在港失业,无法负担孩子。这种情况一般都由辅导中心出面,或申请寄养,或申请有关基金援助,解决了许多家庭的燃眉之急。
异地求援:热心扶助
家庭一遇变故,即陷入困境,而异地求助,常叹无门。这时,辅导中心就伸出了热情的手。
张女士在香港的丈夫已70多岁,患了严重的糖尿病及老人痴呆症。他在香港孑然一身,张将他接回广州照顾。张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每月几百元的退休金,丈夫高昂的医药费令她债务缠身。
百般无奈,她也找到辅导中心。中心社工迅速为其争取到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的“分隔两地香港家庭服务基金”,缓解了他们的生存压力。不久,她丈夫病情恶化,在广州过世。张伤心欲绝,还得为殓葬费四处奔走。中心社工再次为她申请了基金。
更令张感动的是,在她最彷惶无助的时候,社工始终在她身边,安慰、鼓励她,陪她聊天,让她的情绪有所宣泄。
叶女士比张女士更不幸,短短几个月,经历了丈夫得病、失业、过世。她在香港人生地不熟,连给丈夫办后事都不知从何入手。辅导中心介入后,极快地帮她打点好一切,令叶感激不已。
本报记者曾璇通讯员梁小媚文燕媚摄影报道
小资料:
穗港及海外分隔家庭辅导中心由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及广州市妇联合办,于1998年10月8日成立,是非盈利的社会服务机构。中心为内地与香港或内地与海外分隔两地的家庭提供社会服务,协助处理婚姻或家庭困难,促进家庭和谐,并为内地人士提供移居香港、海外前的辅导。中心求助电话:(020)83323970。
------广东新闻港澳新闻尽在广东新闻中心------
大量Motorola手机铃声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