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流:张爱玲的上海--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08 17:05 新浪文化 | |
(三) 1939年夏天,张爱玲离开上海去香港大学读书。这时战火在中国大地燃烧,香港却因为各种因素未受战火之扰,在时代的早就下,香港成为中国文学的洞天福地,大批知名作家抵港,香港文学空前繁荣,成为中国抗战前期文化中心之一。那时胡兰成也以“流沙”的笔名在大名鼎鼎的《南华日报》担任主笔,他们当时还未相识,谁能想到彼此之间还有一份宿命的缘分。 张爱玲为着去英国读书的理想,用功读书,所有功课都是第一名,两年内囊括了港大所有的文科奖学金。她还认识了一生的挚友炎樱。张爱玲为了像林语堂那样自如的用英文创作,放弃了中文写作,全部用英文练笔,熟读英文书籍,水平大长,渐渐应用如母语。张爱玲惟一一次用中文创作,便是她的散文名作《天才梦》,这是《西风》杂志创刊三周年的征文比赛的应征之作,但张爱玲的佳作仅名列荣誉奖的最末位。 不久,日本人进攻香港,中断了张爱玲寒窗苦读的生活,张爱玲更加了解了战争的悲哀与残酷,还有战争下人性的扭曲。在香港的三年,是张爱玲厚积薄发的时期,很多生活经历都成了后来作品的线索。1942年初,张爱玲和炎樱搭上了回上海的轮船。战争摧毁了一个女孩子美丽的“英格兰之梦”。 1942年的春天,张爱玲回到了上海。她深深地喜欢着上海。她认为:“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母亲又出国去了,父亲的家是回不去了。张爱玲便住到赫德路1292号的爱丁顿公寓,这里是姑姑租来的公寓,爱玲把姑姑家当成了自己在上海的家。“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然而我对于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姑姑同张爱玲的母亲一样,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与哥哥分家后,就在外面租了房子,做起了自食其力的职业妇女,充分实现了现代女性自力更生的观念。房子很大,有一个大客厅,客厅里有壁炉,姑姑还自己设计了家具和地毯。 张爱玲参加圣约翰大学的考试,结果竟是国文不及格,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张爱玲不上大学还因为经济所迫,仅靠姑姑一人,肯定是入不敷出的。无奈之下,张爱玲只能辍学,走上了卖文为生的道路。这也是张爱玲后半生赖以为生的职业。她终究还是要以文学来发光的。 张爱玲最初投的是英文稿,投给了英文月刊《二十世纪》。她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人的生活和时装》,此文长8页,近万字,且附上了自己所绘的12幅发型及服饰插图。主编梅特涅称赞她为“如此有前途的青年天才”。张爱玲又接连在这个刊物发表文章,一年间就有9篇之多,其中包括6篇影评。英文写作成功让爱玲的自信心大增。事实上,更大的成功还在等着她。 张爱玲开始继续中文创作,就是在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鸥的《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文字让周先生颇为惊艳。同时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万象》的总编柯灵也为两炉香的魅力所吸引,恰在此时,张爱玲登门造访,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心经》,后来发表在《万象》1943年8月号上。但是,真正让张爱玲出名的刊物是《杂志》,《杂志》的背景很复杂,带有“日伪”色彩,但又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作者,走纯文艺的道路。张爱玲不关心政治,所以她不在意《杂志》的背景如何。张爱玲的成名作大部分都首发与《杂志》,包括《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名篇,还有一系列精彩的散文。 1944年,张爱玲的第一本小说集《传奇》由上海《杂志》出版社发行后,四天便销售一空,一时洛阳纸贵,轰动文坛。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也许是中国文坛30年代最耀眼的明星。《传奇》里的故事朵朵都是花,带着爱玲家族、家庭和岁月的痕迹,由爱玲的痛苦的生命所点染。 张爱玲崛起于1942年,仅仅一两年光景,张爱玲就以无比的才情和气度征服了在战争浮世中无以聊生的中国人,尤其是“孤岛”中的上海人。张爱玲一生之中大部分优秀的作品均告完成,发表在《天地》、《万象》、《杂志》等性质不同却同样有名的刊物上。她衣不惊人死不休的照片被用作上海滩最洋派最知名的刊物封面,大街小巷的书店、书摊上炫目地闪耀着她平凡又带点俗气的名字。这时等待这位年轻女作者的,是一场乱世的“倾城之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