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回忆《南京大屠杀》作者 分析三种可能死因(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7 10:11 信息时报 | |||||||
死因二:死于抑郁 “不,当时,我根本看不出她患有抑郁症。相反,她是个很阳光的人,非常注重仪表,采访时还提醒摄影师注意拍摄的角度,非常有涵养。后来,我回到中国,我们一直保护电话、E—MAIL联系,也没有发现她有抑郁症。而且她去世前3天我们还互通过邮件,我们对她正在写作的内容进行充满激情的探讨。一个厌世的人不会那么有热情。你看她笑的如此灿烂!所以,朋友包括她身边的亲友,对她的死亡感到非常意外。就算是自杀,我想可能也是一瞬间,一瞬间产生了某种情绪。” 当记者试图想从抑郁角度探讨张纯如的死因时,叶鸿女士一再强调,她看不出来张纯如的抑郁,她所见的张纯如是一个充满生命热望的女子。 但叶鸿也认为,的确,她写作的题材都是一些涉足人性恐怖、让她内心震荡的事件。从《南京大屠杀》到近来她准备写的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历史,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题材。 张纯如自杀前,正为自己的第4本书进行有关旅行。这本书主要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和日军作战的美军坦克营官兵成为战俘的事情。她丈夫表明,张纯如的精神曾在一次旅行后陷入崩溃,并因此住院五个月。人们不知道旅行中她究竟看到了怎样悲惨的遭遇,然而,这种致力于挖掘人类被遮蔽的历史,揭露惨剧的工作或许正是她抑郁的根源。 死因三:工作压力大过劳死? “她不是奔放开朗型的女人,我觉得她对生活充满热望,性格沉稳,具有哲学家的气质。她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比我们常人考虑的更多更深,对这个世界也可能会产生一种爆破性的思维,但她性格绝不怪异。” 凡是认识张纯如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认真,对自己非常严格的人,认真到甚至让人觉得她偏执。叶鸿女士回忆自己和张纯如交往过程中,有一件很有意思的细节。当叶鸿女士将采访稿发给她,希望经过她同意之后签字。她指出了两个小错误,并强调修改后才能签字。第一,她没有在《洛杉矶时报》当过记者,只是为他们写过文章。第二,她的父亲是读博士才留在美国。张纯如认真的态度令叶鸿女士大为感慨。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张纯如的活动日程表,据说那样忙碌的生活,她一过就是好几年。网友们在回帖中感叹道,一个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如何不把自己逼向疯狂?面对这样忙碌充实的生活,也许张纯如的死,我们更可以把她看作是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过于执着而献出了生命。正如叶鸿女士所说:“也许她来这个世上,就是来表达一种真实的声音”。时报记者 张玥晗 是张纯如,发现了《拉贝日记》 在为写作《南京大屠杀》收集资料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发现了德国纳粹分子约翰·拉贝(John Rabe)记录南京大屠杀情形的日记,而最让她感慨的也是这位“中国的辛德勒”拉贝。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纯如到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有关拉贝的一些文献资料,她还打听到拉贝的一位亲外甥女莱因哈特(音译)还活着,联系上莱因哈特后才知道,拉贝有一封写给希特勒的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书,并且拉贝还有一本关于日军暴行的日记,张纯如很快找到了《拉贝日记》,这份珍贵的材料如今已成了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据日记记载,日本军人对南京大肆屠杀、强暴妇女,连在南京的纳粹头头拉贝也无法忍受,他带领20多位外国人士成立了南京安全区,挥舞纳粹的万字臂章作为防范日本士兵的护身符,拯救了25万南京居民。回德国后,拉贝向希特勒上书递交了一卷影带和他目击南京大屠杀的说明,期望德国能够施压促使日本改变对中国的政策,结果却遭到盖世太保逮捕审讯,命令他从此在这个话题上保持沉默。二战结束后,拉贝又因为纳粹的身份受到盟军的审判,没有工作,营养失调,南京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他集资寄去食品,拉贝很快在1950年就去世。张纯如说: “当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拉贝的故事,并给他念一段拉贝的日记时,我父亲感动得眼泪都涌出来了,称拉贝是个英雄。”现在,拉贝的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各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琪琪) |